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幼河的博客  
在美国混日子。  
https://blog.creaders.net/u/3328/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华人爱得糖尿病 2018-03-12 23:40:00

华人爱得糖尿病

 

  糖尿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世界三大顽疾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与癌症,发病率居三大顽疾之首。全世界已有2.9亿人患有糖尿病。

  世界上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国家,就是从穷暴富起来的太平洋岛国瑙鲁;患病率最高的民族就是代表富国中穷人的美国皮玛印第安人。

  瑙鲁人十个有九个胖,百分之三十的人有糖尿病,是世界之最。统计显示,美洲印第安人和华人糖尿病发病率是白人的两倍以上。世界上除了瑙鲁人和印第安人,华人恐怕是最容易得糖尿病得群体了。

  如果饮食以天然碳水化合物或粗粮全麦为主,糖尿病并不会大规模爆发。粗粮全麦的血糖指数并不过高,而且营养较丰富。真正的杀手是精制碳水化合物,例如糖、精粉和白米。瑙鲁人在过去没有糖尿病,但在二战结束时,引进可乐等垃圾食品后不到二十年,糖尿病大规模爆发,发病率曾经高达60%。美洲印第安人在过去基本上没有糖尿病,但在大量食用高糖高碳垃圾食品后,糖尿病如期而至。印第安人和华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饮食以高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为主。瑙鲁人喜欢吃糯米、喝可乐。

  几十年前,中国人几乎没有肥胖和糖尿病,何以今天迅速泛滥成灾?是生活方式变了。事实上,肥胖和糖尿病基本上是生活方式病,主要是饮食方式病。据估计,中国目前至少有四千万以上糖尿病人,世界上数一数二。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估计,中国大约有一亿人血糖不正常。其中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受损)人群约六千万左右,当中每年有10%,即六百万人,转换为糖尿病。因此,中国每天新增糖尿病人超过一万六千,而且越来越年轻化。

  中国大城市的糖尿病发病率(例如上海10%)已经超过美国(6.3%)。未来二十年,中国糖尿病将迅速向城镇扩散,并最终到广大农村大规模蔓延。如果不进行干预,2025年整个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将可能高达20%,糖尿病总人口可能增加到3亿。

  现在人们基本都知道饮食结构与糖尿病关系极大。现在一般总结出:

  1、常常不吃早餐,常常很晚才吃晚餐,就餐时间不规律。

  2、经常在外边餐馆里就餐,喜欢大米饭配红烧肉、大米饭配卤肉之类的吃法。喜欢用有油的菜汤拌饭吃,喜欢吃肥肉和油炸类食物。

  3、喜欢收盘子,饱了也要把剩下的两口饭吃掉,经常清理家人吃剩的饭菜而撑饱了肚子。

  4、吃东西速度很快。饭后容易觉得困倦。饿了就觉得特别难受。

  5、喜欢喝很甜的饮料,喜欢吃蛋糕、饼干等甜食。

  6、经常边看电视,边吃零食。

  7、几乎天天都饮酒过量。

  8、三餐吃白米饭、白馒头或白面包。主食吃得比蔬菜多。

  总之,就是吃得太多,且碳水化合物多。吃得多便发胖。

  1. 超重肥胖人群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2. 四十岁以上中老年人;

  3. 有糖尿病家族史(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及兄弟姐妹);

  4.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

  5.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

  6. 吸烟、体力活动少(平均每日少于30分钟)、生活压力大和精神持续紧张者;

  7. 长期失眠或睡眠时间过长人群;

  8. 长期接受抗精神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人群。

  以上这些人群易得糖尿病。而糖尿病的病前症状有以下各方面。

  1. 明明吃很多,体重却在下降;

  2. 视力减退,视线模糊;

  3. 伤口难以愈合;

  4. 刚刚吃完饭就感觉饿;

  5. 慢性疲劳感,身体乏力;

  6. 足部出现麻痹或疼痛;

  7. 夜间出现尿频;

  8. 睡眠不好:

  9. 喉咙干燥;

  10. 皮肤干燥、发痒。

 

  为什么华人比洋人爱得糖尿病?先看看西方人得糖尿病的特点。

  现在先来看看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西方的饮食往往以高蛋白质、高动物脂肪例如牛肉为主,蛋白、脂肪的比例往往高达70%以上,而面包类的碳水化合物比例常常小于30%。这样的食物结构,意味着他们吃进去的少量碳水化合物仍然会使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双双快速升高,粮食的血糖指数几乎和葡萄糖接近,升血糖很快。但是他们的饮食中粮食的比例很低,所以,由于进食的碳水化合物总量低,血糖升高的水平、胰岛素分泌增多的量这两者就都是有限的、可控的。而大比例的脂肪、蛋白质的进食量再大,也不会去升高血糖、当然也就不会让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很多。所以,高蛋白质、高脂肪饮食是不会升高血糖水平、也不刺激胰岛过度分泌胰岛素的。

  这种饮食结构,将使生命历程的很长期内血糖的水平都是相对稳定的,胰岛素水平也是相对稳定的。但是,这种高脂肪的饮食毕竟比碳水化合物含有更多的热量,如果不加以适当的控制,是很容易导致摄入饮食的总热量超高的。因为脂肪所含能量远远高于碳水化合物的粮食,所以尽管因为碳水化合物吃得太少、血糖水平升得不高、胰岛素的水平也不高、胰岛的长期负担并不太重,但是,长期的高热量摄入结果却是肥胖、内脏脂肪累积过多、能量代谢负担过重。所以这些总热量负荷过大的问题,最后还是会因为出现肥胖、代谢综合症而导致胰岛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的质和量都降低,结果当然就是今天所说的糖尿病了。

  所以,西方长期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结构并不是一开始就通过进食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而导致高血糖,而是经过漫长的、血糖平稳、胰岛素水平正常的情况下逐渐增肥、慢慢变胖的过程,然后再通过肥胖所致的代谢综合症一举摧毁了原本正常的胰岛功能,使胰岛素的分泌与全身的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同时都受到一定的损伤,直到此时血糖才会因为胰岛素的不给力而不能被组织细胞所利用,从而慢慢累积在血液里久久不能降低。

  从某种意义上讲,胰岛的损伤导致的高血糖更像是累积性的发病过程。当胰岛损伤导致糖尿病的时候,几十年的光荫就那么过去了,肥胖到致胰岛损伤的程度是很花时间的,而且西方的肥胖是在胰岛素分泌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要产生足够的、科学家正在研究的那些损伤,就会更加的漫长。所以,西方糖尿病的平均发病年龄确确实实是必须发生在60岁以后。而西方糖尿病的核心问题是胰岛素分泌量的不足、细胞对胰岛素的不够敏感,这是长期饮食里总热量过高的必然结果。解决的方案要么是用口服降糖药促进胰岛素分泌多一点、促进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更加敏感,要么是注射胰岛素直接补充缺少的那部分。另外,在确保每天有足够足量蛋白质供应的同时,他们有必要大幅度降低高热量的脂肪摄入量,替代以适量的低热量的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这样调整的目的就是要尽一切可能降低饮食中总的热量,使肥胖不再因为热量过剩继续进行下去。胰腺破坏损伤的结果是无论血糖的高低,胰岛素的绝对分泌量和胰岛素的质量双双受损,补充胰岛素就是必须的手段。所以,西方糖尿病首先鼓励倡导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其次,其饮食调整的方向就是把过高的总热量降下来,实现降总热量的方法是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适当减少脂肪摄入量。总量控制为目的的饮食结构调整,这是西方对付他们那种吃多了的糖尿病的不二选择。

  中国糖尿病的特点而在我们中国,饮食总热量平均比欧美低了三分之一以上,平均也就2000大卡左右,总体热量并不高。但是在饮食的结构方面中国、东亚、南亚国家都是以粮食为主,这与西方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有明显的不同。而粮食、无论是什么品质的粮食、粗粮或五谷杂粮还是精粮,归根到底统统都是碳水化合物。每天从大米、面食等主食里面,中国人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可以高达60-70%,许多人一碗面就是一餐,这碗面的碳水化合物几乎接近了100%。

  假如吃同等重量的脂肪,脂肪所含的热量比碳水化合物要高出一倍还多,可是胰岛素却对脂肪并不敏感,所以爱吃脂肪的西方人尽管多了一倍以上的能量,他们却可以在生命周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着血糖和血中胰岛素水平的正常。而中国人吃那种高碳水化合物的米、面,这类食物提升血糖是有快又高,胰岛素的分泌量当然也就随着你进食碳水化合物自然而然的快速升高了。一进主食,血糖就快速升高,胰岛素总的分泌量也随着进食的总量而增多,时间一长,胰岛素促进的脂肪合成也会越来越多,让你不知不觉就长胖了。胰岛素永远都在拼命用糖去合成脂肪,人不长胖不足以消耗过多的血糖。最终,胰腺被这永无止境的长期大负荷、甚至满负荷、超极限的分泌所累,受到损伤也就成为了必然。所以,中国人是因为饮食的高含糖而率先发生了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随后才慢慢出现胰岛的损伤、肥胖和代谢综合症,这和西方肥胖致病的机制正好相反。

  这种高比例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习惯直接决定了无论年龄老少,无论体型胖瘦,只要一开始进食你的血糖就要开始升高。食物的性质决定着血糖升不升高和升高的速度,总的进食量则决定了血糖升高的水平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中国过半数的人口出现糖尿病前期的高血糖表现、青少年糖尿病比西方国家高出数倍、糖尿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西方提前20年以上,就是因为我们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过高而导致的,但是中国人的饮食蛋白比西方低,脂肪只及西方国家的一个零头,所以总热量是低于西方三分之一左右的,出现代谢综合症的肥胖率也因此远远低于西方。所以中国比西方高出很多的糖尿病发病率,并不是饮食中总热量过高所致,而是碳水化合物比例过高所致。

  中国是在没有发生过高的总热量、没有发生肥胖和胰岛损伤的情况下就已经发生了快速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多,进入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之后才会因为高胰岛素血症而继发肥胖和代谢综合症,这和西方糖尿病发病机制确确实实属于本质差别。应对中国的糖尿病,首先就是调整饮食结构,使高得很不合理的碳水化合物比例降下去,以确保血糖、胰岛素水平不因进食而快速升高。同时适当提高蛋白质、脂肪的摄入比例以维持总热量的相对稳定,这和西方的饮食调整方向刚好相反,调整结构比例优先于控制总热量,这是中国糖尿病人应该把握的原则。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目前西方人比中国人的平均蛋白质摄入量高出了近一倍,而他们的碳水化合物却只占了总热量的13%左右,相比之下,中国人拥有平均60-70%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真的很合理吗?由于血浆中胰岛素的水平是很被动的跟着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走的,所以不太胖的糖尿病病人使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之前,应该根据饮食结构调整以后的血糖变化情况再作决定,毕竟胰腺的损伤并不是中国糖尿病的原发因素,而是继发于高碳水化合物摄入之后。盲目的让饮食导致的高血糖和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的分泌量跟不上饮食性血糖升高的水平)的人群,去按照西方胰岛受损后胰岛素分泌量绝对不足的情况,不加区别的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是永远都控制不住血糖水平的,因为根本没有解决好糖从饮食里来的问题。既然高血糖全部是吃出来的,那就必须先解决好吃的问题。

  最后的总结起来,西方的高蛋白、高脂肪、维生素相对充足的饮食,不会导致血糖和胰岛素分泌量的直接、快速升高。但是西方长期的总热量过高却会引起肥胖,最终导致代谢综合症从而损伤全身,当然也损伤了胰腺功能,最终产生糖尿病。西方糖尿病发病晚、胰腺功能损伤在先、高血糖发生在后,饮食结构不是导致西方糖尿病血糖升高的先行和主要因素。

  由于维生素B1、B12在肉类含量相对丰富,所以糖的细胞内代谢损伤小,西方糖尿病的糖去向受阻程度比中国要轻一些。中国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的饮食结构,在总热量并不高的情况下可以过快、过高地升高血糖,导致胰岛素在胰腺尚未发生任何损伤的时候就被迫进行过度的、超极限的分泌。血糖升高永远早于肥胖和胰岛损伤的发生,从而表现出发病早、发病年轻化、糖尿病前期发病率过高这些特征。饮食结构中大比例的大米、面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直接导致了餐后快速的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负担从孩提时期就开始了。

  维生素B1的缺乏又使糖的去向严重受阻。这就是中国糖尿病与西方糖尿病的明显差别。这些差别的提示我们,西方人摄入的总热量只要不过量,是比较容易用出去的;中国人的热量吃得进去还不一定能用得出去,原因就是缺乏一个简单的维生素。另一方面,西方代谢综合症由于是以总热量过剩、肥胖造成的胰岛损伤为核心问题,不能够成功的减肥往往就意味着不太可能康复胰腺的正常功能;而中国的胰腺功能是因为饮食里的糖(碳水化合物)太多而被动的分泌过剩,并非由肥胖、代谢综合症抢先于高血糖而造成的永久性的胰腺损伤,所以,我们调整饮食结构的目的就是要控制血糖的升高和胰岛素分泌的过多过快,同时还要继续控制摄入的总热量,只要不肥胖,恢复胰岛的功能正常就有希望。

  近些年来科学家发现了动物体内的“饥饿基因”。修改实验鼠的“饥饿基因”,它们就会丧失饥饿感。实验中发现,在进食时间到来前几分钟,普通实验鼠开始寻找食物。而“饥饿”基因经过修改后的老鼠则反应消极,没有显示出饥饿感,在见到食物之后才开始准备进食。上述发现有可能为治疗人类身体肥胖、睡眠紊乱、抑郁和酗酒等开辟新途径。

  科学家发现和证明人类体内有一种叫PYY-3-36的内分泌调节肽(麦殊岭);这便是人类的“饥饿基因”。科学家对合成的“麦殊岭”类似物进行研究,证明它能作用于摄食中枢,稳定维持人体摄食中枢的正常机能,减少饥饿感,增强饱腹感,有效抑制病理性过多获取食物。希望这种药物能及早研究出来,以帮助过于贪吃的人们。


浏览(2843) (8)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幼河
注册日期: 2010-01-13
访问总量: 11,593,68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真正恐惧的是他们
· ZT:MIT陈刚教授自述
· ZT:我的岳母
· 王朔:美国走马观花
· 大神于敏
· ZT:赤脚资本家孙立哲
· ZT:一个知青偶像的沉浮
分类目录
【小说】
· 我的约翰
· “我怎么会后悔呢?”
· 回顾与情感
· 聊斋新编
· 爱的传递
· 面子
· 哭的孩子有奶吃
· 自尊
· 感情
· 嘿嘿,“法治 ”
【随感杂谈】
· 那时的什刹海……
· 美墨边境墙
· 反光
· 请根据常识判断……
· 川普被“翻篇”之前
· 川普的竞选策略
· 麦凯恩的风度
· 洋“芝麻酱”
· 新冠肺炎疫情简述
· 侃“正人君子”
【摘编文章】
· 真正恐惧的是他们
· 大神于敏
· 美国是民主国家
· 女知青和农民丈夫
· 生死之痕
· 撒谎成性的川普
· 你怎么想?
· 川普心理分析
· “华川粉”白描
· 美国华人的根本利益是什么?(外
【旅游】
· 糟糕天气的旅游
· 马蹄湾
· 犹他州南部的三个国家公园
· 象海豹
· 加州的红杉树
· 太浩湖和优胜美地
· 从陡峭点到大苏尔
· 彩色海滩
· 墨西哥城逛街
· 观赏帝王蝶
【纪实】
· 进了急诊室
· 欺诈之都(下)
· 欺诈之都(上)
· 是诸葛亮也没用
· Liz是个小狮子狗
· 罗将军
· 农场轶事
·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变迁
· 母亲在“文革”之初
· 针对华人的盗贼
【散文】
· 老北京的景儿
· “两害相权取其轻”
· 最后的告别
· 渐渐远去
· 多想相聚在梦中
· 我不懂养狗之道
· 我是个普通人
· 老北京有特色的景儿
· 自斟自酌
· 回忆像陈年老酒
【转贴文章】
· ZT:MIT陈刚教授自述
· ZT:我的岳母
· 王朔:美国走马观花
· ZT:赤脚资本家孙立哲
· ZT:一个知青偶像的沉浮
· ZT:太平军残部没到过智利
· ZT:“英国辛德勒”尼古拉斯.温顿
· ZT:世界上最伟大的骗局
· ZT:民国不是个美好时代,也没男
· ZT:美国的分裂正在加剧
【随手一拍】
· 反光
· 下羚羊谷
· 等待
· 向着太阳唱起歌
· 小海湾里的鲱鱼群
· “丑小鸭”
· 珊瑚虫和海葵
· 海湾边的白鹭
· 野果子
· 梦幻
【删除】
· 删除
· 删除
· 删除
· 删除
· 删除
存档目录
2022-04-11 - 2022-04-11
2022-01-23 - 2022-01-23
2021-11-03 - 2021-11-22
2021-10-21 - 2021-10-21
2021-09-01 - 2021-09-30
2021-08-27 - 2021-08-27
2021-07-08 - 2021-07-31
2021-06-12 - 2021-06-12
2021-05-05 - 2021-05-11
2021-04-06 - 2021-04-30
2021-03-03 - 2021-03-27
2021-02-01 - 2021-02-16
2021-01-15 - 2021-01-30
2020-12-10 - 2020-12-28
2020-11-03 - 2020-11-29
2020-10-01 - 2020-10-31
2020-09-04 - 2020-09-28
2020-08-01 - 2020-08-31
2020-07-01 - 2020-07-30
2020-06-01 - 2020-06-27
2020-05-01 - 2020-05-27
2020-04-02 - 2020-04-30
2020-03-01 - 2020-03-31
2020-02-20 - 2020-02-29
2020-01-17 - 2020-01-17
2019-12-02 - 2019-12-18
2019-11-03 - 2019-11-27
2019-10-01 - 2019-10-31
2019-09-02 - 2019-09-30
2019-08-01 - 2019-08-30
2019-07-01 - 2019-07-31
2019-06-01 - 2019-06-30
2019-05-01 - 2019-05-30
2019-04-01 - 2019-04-29
2019-03-20 - 2019-03-29
2019-01-01 - 2019-01-31
2018-12-01 - 2018-12-31
2018-11-02 - 2018-11-30
2018-10-01 - 2018-10-31
2018-09-03 - 2018-09-30
2018-08-01 - 2018-08-31
2018-07-01 - 2018-07-31
2018-06-01 - 2018-06-30
2018-05-01 - 2018-05-31
2018-04-01 - 2018-04-30
2018-03-02 - 2018-03-30
2018-02-01 - 2018-02-28
2018-01-09 - 2018-01-31
2017-11-01 - 2017-11-02
2017-10-01 - 2017-10-31
2017-09-01 - 2017-09-29
2017-08-01 - 2017-08-31
2017-07-02 - 2017-07-31
2017-06-01 - 2017-06-29
2017-05-01 - 2017-05-31
2017-04-02 - 2017-04-30
2017-03-01 - 2017-03-31
2017-02-01 - 2017-02-28
2017-01-01 - 2017-01-30
2016-12-01 - 2016-12-22
2016-11-02 - 2016-11-30
2016-10-23 - 2016-10-31
2016-09-01 - 2016-09-27
2016-08-01 - 2016-08-31
2016-07-01 - 2016-07-31
2016-06-01 - 2016-06-30
2016-05-01 - 2016-05-31
2016-04-01 - 2016-04-30
2016-03-01 - 2016-03-30
2016-02-01 - 2016-02-29
2016-01-05 - 2016-01-31
2015-12-01 - 2015-12-25
2015-11-08 - 2015-11-30
2015-09-01 - 2015-09-26
2015-08-01 - 2015-08-31
2015-07-01 - 2015-07-31
2015-06-01 - 2015-06-30
2015-05-02 - 2015-05-31
2015-04-01 - 2015-04-30
2015-03-02 - 2015-03-31
2015-02-02 - 2015-02-13
2015-01-01 - 2015-01-31
2014-12-02 - 2014-12-31
2014-11-01 - 2014-11-30
2014-10-17 - 2014-10-31
2014-09-09 - 2014-09-25
2014-08-01 - 2014-08-30
2014-07-01 - 2014-07-30
2014-06-01 - 2014-06-30
2014-05-01 - 2014-05-31
2014-04-01 - 2014-04-30
2014-03-01 - 2014-03-31
2014-02-01 - 2014-02-27
2014-01-02 - 2014-01-31
2013-12-09 - 2013-12-25
2013-11-01 - 2013-11-26
2013-10-01 - 2013-10-31
2013-09-01 - 2013-09-30
2013-08-01 - 2013-08-31
2013-07-01 - 2013-07-31
2013-06-01 - 2013-06-30
2013-05-01 - 2013-05-31
2013-04-01 - 2013-04-30
2013-03-12 - 2013-03-31
2013-02-02 - 2013-02-07
2013-01-01 - 2013-01-31
2012-12-01 - 2012-12-21
2012-11-04 - 2012-11-30
2012-10-02 - 2012-10-29
2012-09-01 - 2012-09-29
2012-08-01 - 2012-08-30
2012-07-09 - 2012-07-30
2012-06-01 - 2012-06-28
2012-05-01 - 2012-05-31
2012-04-01 - 2012-04-30
2012-03-01 - 2012-03-31
2012-02-01 - 2012-02-29
2012-01-01 - 2012-01-31
2011-12-01 - 2011-12-31
2011-11-01 - 2011-11-30
2011-10-01 - 2011-10-31
2011-09-01 - 2011-09-29
2011-08-04 - 2011-08-31
2011-07-29 - 2011-07-31
2011-06-01 - 2011-06-21
2011-05-03 - 2011-05-29
2011-04-08 - 2011-04-30
2011-03-12 - 2011-03-26
2011-02-03 - 2011-02-25
2011-01-02 - 2011-01-26
2010-12-08 - 2010-12-28
2010-11-08 - 2010-11-21
2010-10-06 - 2010-10-28
2010-09-01 - 2010-09-24
2010-08-02 - 2010-08-19
2010-07-03 - 2010-07-09
2010-06-02 - 2010-06-29
2010-05-04 - 2010-05-22
2010-04-01 - 2010-04-28
2010-03-02 - 2010-03-27
2010-02-02 - 2010-02-28
2010-01-14 - 2010-01-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