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期链接见贴文结束处) 71,在传扬福音的事工中,如果把加尔文主义的纯正教义原则合宜地反映在全备福音信息当中,是一项事关重大的当务之急。我认为这也是阿民念主义和加尔文主义分道扬镳的肇因之一。基于其神学系统的主张,阿民念主义在对听众呼召他们信主时,必定从他们的自由意志入手,告诉他们他们现在有知识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作出正确的选择。他们的这个选择十分紧要,一念之间,生死相隔。行动正确,前程似锦;一失足则成千古恨事。我的理解这种泛福音派的做法应该是福传事工的主流。对此,加尔文主义者,如果遵循自己的纯正教义原则,从只有从神来的人才能认识神这个基础出发,认识到凡是心里赞同态度上认同行动上接受福音的人实际上已经是神所拯救的人了,就应该把中心放在被神重生的人应该如何反馈神的恩典上,教导他们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而是要按照神对新生命的要求,悔改认主,为耶稣做生命改变的见证。同时教导他们,作为神的子女,自此开始,就应该始终如一的信靠神,不断在生命成圣上进阶。这样,由于对神的救赎之工认识不同,作为福传必不可缺的一个部分,对重生得救的新生命的引导,就必须包括在福音内容之中。
72,以加尔文主义纯正神学教义为基础的福音内容,作为基督徒的认识论和世界观,可以预防性地解决许多导致基督徒信心摇摆不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缠绕阿民念主义和受阿民念主义影响的福音派诸多问题的根源之一。许多基督徒一生都在受信心不足的困扰,甚至和认识到因信称义真理以前的马丁·路德一样,整天怀疑自己没有得救。原因就是把信心看做是自己的意志上坚持,是自己的一种努力。把根基建立在人的身上,即使最有毅力的人,在神面前也是摇摆不定的。这种先天不足,如何能保证信心的坚固不移?如果如同加尔文主义的教导一样,认识到信心是神的恩典礼物,是从神而来作为人的生命根基与神同在的桥梁的,有神的信实神的旨意做其保证,就不会随风飘摇动荡不定了。神赐给我们的信心是我们信心的来源,我们的信心是神的信心的感恩反馈。神的信心常在,我们的信心永远稳定。
73,从福音的内容上,也可以看出阿民念主义立足点之一的先在恩典论的无效性。如果如同阿民念主义的侧重点是启发人们做出正确选择,必须把接受福音信主的益处和拒绝福音不信主的害处用对比的方式宣讲清楚。这二者的强烈反差对认识神的人来说是如此清楚,以至于所有已经良心复苏的人都会自然接受福音认信耶稣为救主,只有良心蒙昧的人才会颠倒黑白,拒绝福音这上好的祝福。而按阿民念主义的理念假设,由于有了先在恩典的作用,所有人都站在了一条地平线上,对好坏的辨别能力都是一样的。换句话说,他们对好坏的辨别标准也是一样的,好就是好,没有人认为好的是坏的;坏就是坏,没有人认为坏的是好的。在同样的事情面前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被选择的标的好坏难以分清。福音是好消息的客观性是显而易见的,不存在福音本身好坏不清的问题。那么就用排除法推论出剩下的可能了:即讲道人把本来清晰的福音转达成了混淆不清的信息了。不管哪种推理,持阿民念主义观点的弟兄姊妹可能都不会认为有发生的可能,也就是说,福音信息本身,讲道人的信息都不会含混不清,而是清晰的好消息。在同样面对清晰的福音时,为什么拒绝福音的人会做出如此违反常情的逆性之举?这个恐怕用他们会因此受到永死的惩罚这种倒果为因的回答不能解释。原因到底是什么?回答不出原因的任何理论都是空中楼阁。
74,阿民念主义和加尔文主义之间的矛盾也涉及谁是福音的真正听众这样的辨析。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按神的旨意福音是给谁的。耶稣教导说,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约10:27)毫无疑问,我们宣扬福音时,面对的听众,有的是主耶稣的羊,有的不是。我们之所以面对这样的混合听众宣扬福音,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谁是主耶稣的羊,谁不是;而不是因为他们都是主的羊。对于信的人来说,福音是名副其实的福音,从失丧的灵魂中呼召神拣选的子民聚集到神的国度,国王的周围。而对于不信的人来说,不管他们是置之不理,还是断然拒绝,福音都不是福音,而是索命的判决。悖逆当死的罪人拒绝神的赦免救赎,走上了自取灭亡的不归路。从福音的直接意义看,福音对所有的人都是真实的福音,信耶稣,得永生;从实际效果看,福音对信而得救的人是祝福;对不信而最终沉沦的人是保持了原来的定罪和惩罚。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心里很明白,我们的实际听众是接受福音的人,因为我们的大使命是救人,而不是审判人。我们的责任是把所有失丧的灵魂全部找出了,引领他们回归天家;而不是普救世界,让所有的人都得救。到底失丧的灵魂有多少,具体是谁,我们不知道,也许包括现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关键一点是我们不能心里认为口里宣扬神的旨意是救所有的人。若如此,地狱和审判就成了虚设。从实质上说,我们传的福音是主耶稣的福音,是主耶稣的话语。主的话语,主的福音,不会泛泛而谈,对空气说话,而是对主的羊说话。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也只有主的羊才听主的话,接受主的福音,然后跟主走。因为耶稣并没有说,他的羊可以不听他的声音,他也可以不认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跟着他。
75,再进一步深入寻找这个矛盾的原因,又回到了有限赎罪和无限赎罪这个不同认识上。我理解,阿民念主义认为耶稣的赎罪祭是没有限制的,是对每一个人都有效的具有无限价值的赎罪,不应该限制在少数人身上,只对被拣选的人有效。这种强调是注重耶稣赎罪祭的价值,加尔文主义也是同意的。而加尔文主义主张的有限赎罪,这样的赎罪是针对神计划拯救的人,保证他们一定得救,这种赎罪祭是足够的,不必当事人自己再添加什么,就能够满足神的公义要求。这种有限的赎罪,只是为了被拣选的人,而不是为了没被拣选的其他人。这样的有限性,阿民念主义也是同意的,不过是作为接受福音的人所受到的效益看待,只有认承耶稣是救主的人才能得到。而作为先在恩典给所有人的赎罪只是一部分,远非全部。对耶稣所献的赎罪祭这两种不同认识的本质区别在于:根据阿民念主义的观点,这样的赎罪祭不保证任何人得救;根据加尔文主义的观点,这样的赎罪祭保证所有被拣选的人全部得救。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