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幼河的博客  
在美國混日子。  
https://blog.creaders.net/u/3328/ > 複製 > 收藏本頁
我的名片
幼河
註冊日期: 2010-01-13
訪問總量: 11,620,960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最新發布
· 真正恐懼的是他們
· ZT:MIT陳剛教授自述
· ZT:我的岳母
· 王朔:美國走馬觀花
· 大神于敏
· ZT:赤腳資本家孫立哲
· ZT:一個知青偶像的沉浮
友好鏈接
分類目錄
【小說】
· 我的約翰
· “我怎麼會後悔呢?”
· 回顧與情感
· 聊齋新編
· 愛的傳遞
· 面子
· 哭的孩子有奶吃
· 自尊
· 感情
· 嘿嘿,“法治 ”
【隨感雜談】
· 那時的什剎海……
· 美墨邊境牆
· 反光
· 請根據常識判斷……
· 川普被“翻篇”之前
· 川普的競選策略
· 麥凱恩的風度
· 洋“芝麻醬”
· 新冠肺炎疫情簡述
· 侃“正人君子”
【摘編文章】
· 真正恐懼的是他們
· 大神于敏
· 美國是民主國家
· 女知青和農民丈夫
· 生死之痕
· 撒謊成性的川普
· 你怎麼想?
· 川普心理分析
· “華川粉”白描
· 美國華人的根本利益是什麼?(外
【旅遊】
· 糟糕天氣的旅遊
· 馬蹄灣
· 猶他州南部的三個國家公園
· 象海豹
· 加州的紅杉樹
· 太浩湖和優勝美地
· 從陡峭點到大蘇爾
· 彩色海灘
· 墨西哥城逛街
· 觀賞帝王蝶
【紀實】
· 進了急診室
· 欺詐之都(下)
· 欺詐之都(上)
· 是諸葛亮也沒用
· Liz是個小獅子狗
· 羅將軍
· 農場軼事
· 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變遷
· 母親在“文革”之初
· 針對華人的盜賊
【散文】
· 老北京的景兒
· “兩害相權取其輕”
· 最後的告別
· 漸漸遠去
· 多想相聚在夢中
· 我不懂養狗之道
· 我是個普通人
· 老北京有特色的景兒
· 自斟自酌
· 回憶像陳年老酒
【轉貼文章】
· ZT:MIT陳剛教授自述
· ZT:我的岳母
· 王朔:美國走馬觀花
· ZT:赤腳資本家孫立哲
· ZT:一個知青偶像的沉浮
· ZT:太平軍殘部沒到過智利
· ZT:“英國辛德勒”尼古拉斯.溫
· ZT:世界上最偉大的騙局
· ZT:民國不是個美好時代,也沒男
· ZT:美國的分裂正在加劇
【隨手一拍】
· 反光
· 下羚羊谷
· 等待
· 向着太陽唱起歌
· 小海灣里的鯡魚群
· “醜小鴨”
· 珊瑚蟲和海葵
· 海灣邊的白鷺
· 野果子
· 夢幻
【刪除】
· 刪除
· 刪除
· 刪除
· 刪除
· 刪除
存檔目錄
04/01/2022 - 04/30/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02/01/2010 - 02/28/2010
01/01/2010 - 01/31/2010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為形象而戰
   

         為形象而戰

  為祖國的形象?然。但首先要有自己的好形象。比如我是個矮胖子,體重向兩百磅逼近,這形象就糟糕,“有礙觀瞻”。幸虧我是在國外,這在國內叫“影響市容”,到了國外就可以證明“資本主義的腐朽”。當然,我還可以調侃:正好,我可以扮日本人啦,弄成個相撲者的樣子。不過那總不是長久之計。那怎麼辦?減肥吧。

  肥胖不單單引起形象問題,而且和糖尿病、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病直接有關。如果您想自己的後半生活得好些,最好保持適當的體重。像我這一米六五的矮個子,四十歲之後應該保持在135斤,六十歲之前保持在140斤以下。有人說,按照一般醫學的計算方法,一米六五的中年男子的體重應該在130斤左右。我認為這是對四十歲以下的人來說的。人到中年後,皮下脂肪逐步增厚,體重也緩慢增加;但到了進入老年,腸胃吸收能力減弱之後,身體所需營養入不敷出,體重又會慢慢降下來。我父親也是個矮個兒,他非常高壽,92歲辭世,他在六、七十歲是體重的最高峰,之後就逐步下降。九十歲時已相當瘦弱。從醫學角度講人到老的時候並不是“人生難買老來瘦”,越瘦越好。有證據表明,微胖的老人身體相對好於精瘦的。我想也是,如果一位老人腸胃吸收能力以及很差,如果他/她相對胖些,生病時身體的脂肪能補充因生病腸胃功能更差引起的能量不足。這樣說來,如果您是中年以上的人,不妨把體重的標準定得高點兒,特別是小矮個兒。我就可以定在135斤到140斤之間,換算成磅數該是150磅左右。但如果您是個一米八的瘦高個,中年以後體重160斤(176磅)就挺標準,要是到了170斤(185磅)就有點兒重。我的一位朋友將近一米八,體重只有145斤。瘦是瘦了些,但還過得去。矮個兒有個好處,內臟相對比高個大,所以重點兒內臟負擔相對小些。

  我是到了五十歲時認為體重過重了。二十出頭的時候我110斤左右,三十多歲在130斤左右。那時我注意鍛煉身體,早上總要跑步。後來我到美國來了,鍛煉身體的意識差了,年歲也大了,體重漸漸增長上來。記得十年前,我的體重達到160磅(145斤)。這顯得有點偏胖,我想和我幹活的工作量有關(那時在電腦公司里混事)。但我這人不忌口,特別愛吃,而且腸胃一點毛病沒有,體重就愈發地增長。五年前時我的體重超過170磅(155斤)。就在這個時候,我被公司Lay off了。那時我在家裡待了三個多月,後來就想到減肥。

  我的措施是,每天步行十公里,或者更多;吃飯上嚴格控制,只簡單吃些炒蔬菜(油不能放得多),澱粉類食物每天不超過二、三兩。兩個月內我的體重講到150磅。後來熟人遇到我都有些吃驚,看我瘦下一大塊,以為我得了什麼重病。當然,這樣的降體重是快了點。那兩個月裡,我有時都有低血糖的感覺。

  可後來我去個軸承倉庫幹活。這地方可以說輕省得很,只要記清楚各種軸承零部件放得位置就很好干。每天我都有大量的時間坐在那裡沒事兒干,不是看點閒書,就是打瞌睡。不過每天幾乎都有個別很重的軸承零件需要用手搬動。這些物件的重量都超過100磅,有時甚至到130磅。要用紙盒子包裝這些物件,並且包得結結實實,就需要力氣。我的體會,爆發力是需要的。我這人過去幹過很長時間農活,而且基本上都是在場院上乾重活,爆發力是有一些的。但五年前我已經五十歲,這麼幹有點兒力不從心。不得已,我每天都要吃得飽飽的。不然剛包裝了一個“大傢伙”就頭昏腳軟,下面的活就沒法兒幹了。

  當初我覺得這活兒干不長,可空閒時間那麼多,就不想再找別的活兒干,一晃將近五年過去。不過今年年初我跟台灣小老闆說“不幹了”。小老闆很吃驚,問“不是幹得好好的嗎”。我說身體吃不消。這是實際情況,55歲的人還要搬一百多磅的重東西,容易受傷。我跟小老闆說:“這活兒四十歲的人乾乾還可以,我現在關節都不那麼牢靠了,哪天一下子傷了,您都是出不出工傷費呀?”這小老闆不說話了。後來他說要等他再找個夥計來,我帶他一陣子再離開。這不,一個月前我離開了軸承倉庫。

  這將近五年下來,我的體重由150磅到達175磅(160斤)。每天都吃得飽飽的,那還能不胖?走路像鴨子似的,而且走一會兒就喘。肚子鼓得,我老伴兒講話――懷孕五個月。得,趁在家休息的這幾個月好好減肥。計劃還是減到150磅,甚至到145磅。

  這一個月下來體重接近160磅了。計劃還是五年前的,每天十公里步行(上午五千,下午五千),嚴格控制飲食。我估計再有一個月沒什麼別的情況,減到150磅左右應該沒問題。如果再有一個月鞏固、鞏固,把體重降到145磅就差不多了。

  我知道現在很多人都為自己體重過重發愁。另外,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很長的時間專門減肥的。這我理解,都得為生計奔波,那能每天都擠出3個小時走步呀。再說,吃那麼少,工作也沒法對付的。

  是啊,我這樣減肥真是個full time job。我每天走十公里是計算過的,大約一萬六、七千步,消耗卡路里500大卡。走需要三小時,也可以慢跑,在兩個小時內完成。可我不願意跑得氣喘吁吁。另外,我居住地區附近就有大片樹林的公園,在裡面走路是享受。反正我也沒事兒,每天花三個小時在樹林裡走,享受一下大自然吧。

  如果一個成年男人,在不工作的狀態下,大約每天消耗1800-2000大卡熱。現在我每天走十公里,在干點別的什麼,大約消耗2500大卡熱。飲食上每天攝取熱量1000大卡左右,澱粉類食物二、三兩,食用油和肉類限制在一、二兩,加上些低熱量的蔬菜,就這些了。吃的時候要少吃多餐,不餓即止。如果感到特別餓,可以喝水。我現在歲數大,脂肪轉化成熱能比較慢,運動時容易造成低血糖。所以我走步時都要帶上根香蕉,如果有頭暈的感覺就吃進去。很有效。在家裡時,如果感到低血糖,也可迅速喝點桔子汁。

  減肥要注意營養補充。維生素是必不可少的,每天按量服用。

  一個人如果消耗一公斤的脂肪,需要7700大卡熱。剛才我說了,我每天多消耗1500大卡熱,五天就是一公斤,一個月六公斤(13磅)。這一個月的減肥我去掉15磅,這是因為減肥開始會比較容易。下一個月,從160磅減到150磅就不那麼容易了。但只要你真想減肥,還是減得下去的。

  減到150磅以下,以後是否保持體重?我很難說。有關減肥的書多極了。但說得並不定完全準確,人畢竟不是機器。比如每天吃多少東西,並不是完全吸收的。你吃半斤肉也許吸收了80%,但你一次吃了一、兩斤肉,大概能被腸胃吸收的就大打折扣。如果我一絲不苟地按照書上說得每天吃多少東西,我會感到很彆扭,影響我的生活質量(也就是得不到吃的享受)。我為什麼不能每天都吃得感覺很好呢?對,會增加些體重。我五年間增加了25磅,每年五磅,分攤到每天中也就0.014磅(6克左右)。這點脂肪換算成熱能也就50-60大卡熱。你能相信我每天就多吃這麼點兒東西?我肯定吃得比這多得多,甚至多吃好幾百大卡的食物,但並沒有被腸胃吸收。你說我為什麼每天總要處於“半飢餓”狀態?

  但我又不希望日後又成一個170-180磅重的“土豆”。那我可能會短時間減肥。比如在一個周末的一天不吃什麼東西。或者在整個周末進行些體育鍛煉,同時少吃些東西。另外,也可以在每天下班後散步二十分鐘等等,用這樣的方法阻止體重上升。

  我們減肥的目的是什麼?為了個人健康,為了個人形象,總之,是要增加生活質量。我這次減肥之後,還會一如既往地享受口福。我特愛喝酒。但現已經喝不多了。年輕時喝小一斤二鍋頭(65%的酒精)也可以,現在大概就二、三兩。這以後再過十年,我到六十多歲的時候,恐怕也就喝個一、二兩。現在我能有口福的時候,還是不能忌口呀,除非我生了什麼病,不得不戒酒。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