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专制的黑暗 ――重读《回答》 《回答》是诗人北岛最著名的诗歌。他1949年生人,“文革”前在北京最好的四中读高一。北岛从小就表现出文学天赋,日后能写出大量脍炙人口的现代诗歌不是偶然的。说起他的诗,人们一致公认最棒的是《回答》;那首诗写于1976年四月,正是北京市民自发抗议“文革激进派”被镇压之时。下面就是这首诗: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在北岛旅居美国期间,布朗大学因他在诗歌方面的突出成就,于2011年5月29日举行的毕业典礼上,向他颁发了文学博士荣誉学位。布朗大学校长路斯·西蒙斯在为北岛颁发文学博士(Doctor of Letters, Litt.D.)的褒奖词中写道:“你用深邃的、充满力量、让人难以忘怀的诗句,向你的祖国和世界发出了声音,谱写自由和表达的乐章。你曾经写道:‘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从天安门广场到更远处,这些诗句激励着青年们改变世界的热望。作为一份民间文学杂志的创始人和出版者,你常常不惜以自身和家人付出的巨大代价,为你的同胞创造并培育一个向世界表达自己的平台。为了你对于人性根本之美德的坚持不懈的信仰、为了你对于书写文字之力量的信心,为了你对于人类之自由的深切的信念,我们授予你文学博士学位以致敬意。”可见《回答》这首诗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在写重读《回答》的感慨之前先说个小插曲。多年前北岛先生曾来我所居住的美国新泽西州进行诗歌讲座。我慕名而去。老实说我并不懂诗,但《回答》始终震撼着我。讲座会上,我那“追星族”的女儿,拿着本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买的朦胧诗小册子让北岛先生签名。那本朦胧诗歌小册子里有当时很多位现代诗人的诗,排在第一首的就是《回答》。在北岛签名后我顺便和他攀谈了几句,表达了对《回答》的赞许。没想到北岛先生说,他已经不认为《回答》是他写的最好的诗歌了。他没过多解释,只是说那时年轻,内心充满激情。事后我想,北岛写《回答》时是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到我见到他时已经过去三十年,此时北岛先生对激情的认识已大大深化了;简言之,激情常常是很可怕的东西。 是啊,有时激情这玩意儿特别可怕;想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纳粹德国的民众吧。但人又不能没有激情。怎么说呢?现在先不剖析这个论题吧。 我认为对任何文学作品都不该过度解读,诗歌更是这样,特别是现代(朦胧)诗。当然,不过度解读也要有个大致的评说。北岛先生的《回答》到底是回答谁?就写此诗的时代背景,是回答那时猖獗一时的“文革激进派”对全国黑暗的高压政策。“四五”北京市民的自发抗议被严厉镇压,无形中我们似乎听到了一个蛮横的声音,“你还敢不敢了?!”于是,一位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当时的北岛先生写了这首诗,非常激愤和决绝。他发出宣言,“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有位诗歌评论家说《回答》就是对谎言盛行,压制心声,不敢说真话,而且一旦说真话就可能遭到巨大迫害的世界,专横的世界的回答。当今,三十六年过后,中国大陆的人们又必须站起来回答外强中干,倒行逆施的中共专制统治了。 这首诗最著名的一句就是: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我的理解,只要您卑鄙起来了,想干什么都会毫无顾忌。“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呢?墓志铭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照我的理解,第一种解释,人到死去后才能盖棺定论――此君是否高尚。这似乎有点牵强,因而第二种解释,一位高尚的人会一直用高尚的品格来约束自己,应该更合理些。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这句是描述当时政治上的高压气氛的。想想,那时我所在农场还抓人呢,我身边的人就被告发有“反动日记”。他被抓到农场的“小号”,也就是私牢关押。之后,农场的干部逼大家表态,说必须枪毙他。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是啊,想到1976年“文革”后期“文革激进派”的种种无法无天的行为。这两句诗就是表现诗人内心的激愤的。诗人有大无畏的气概,听: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下面便有了诗人豪迈的宣言和对所谓权威的挑战后的自信: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我读到这儿,仿佛回到了1976年“四五”事件后的悲愤之中。我那会儿是个一文不名的“知青”。清明节前一天从北京赶回农场,特别兴奋地向同伴们诉说天安门广场群情激愤的场面。没想到第二天就传来“官方消息”,空前的镇压开始了。当时我真是咬牙切齿,可惜不会写诗。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诗人要战斗!这就是我对这两句诗的理解;而且是充满必胜信念的战斗!我在有关资料中找到这样的,对这两句诗的评述:“那些津津乐道于一地鸡毛蒜皮吃喝拉撒睡、矫揉造作地无病呻吟风花雪月的‘小男人诗歌’、‘小女人散文’,只配装饰老鼠的地洞。什么是诗?什么是第一流的大作?我从这首诗里找到了答案。”这种解释正合吾意。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对《回答》最后两句诗的理解,网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评述。我的呢?请别笑话,我是这样想的:诗人抒发了自己的豪情之后,有一种由衷的释怀,他那会儿当然不可能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以至中华民族的命运的轨迹,甚至第二天会发生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但他对展望未来充满信心。 有人对这首诗是这样感觉的:“非常震撼……北岛的《回答》带给我理性的地震,感性的饱和轰炸。”如此评价并不为之过。 《回答》实际上就是对中国黑暗政治而言的。1976年的四月正值色厉内荏的“激进文革派”发狂之时;三十六年后的今天历史又重演。啊哈,又是龙年。好吧,让我们勇敢地回答!让“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滚NM蛋,并轻蔑地说“恬不知耻”。总有一天中国民众会再次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