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王瑶卿先生,一位京剧界的划时代的艺术大师,在梨园行和戏迷中可谓是任人皆知。他被尊称为"通天教主",与老生泰斗谭鑫培并称为"梨园汤武",名气可谓是无人之下、万人之上。"通天教主"的来历,作者未查阅其准确出处,仅知是神话小说家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中一位"教父"级大人物。"梨园汤武"之"汤"是"成汤",中国商代的开国君主; "武"即周武王姬发,周朝开国于牧野一战定天下的帝王。 这么大能耐? 是的。自他开始,旦角戏与老生戏并驾齐驱。京剧"四大名旦"等几乎所有的青衣大家都曾受教于他,包括他为他们量身订制的独特唱腔。他的唱腔被作为旦角的基本唱腔,他的戏《玉堂春》、《红鬃烈马》等被列为旦角行当的开蒙戏,尽管圈外人知道“王派"的不多。他首开先例,将旦角的唱、念、做、打、舞集于一身,于是有了"花衫"、"刀马旦"行当。想当初,他也曾与许多顶级名角一样,是宫里的"供奉",按现在说法,叫"体制内",给超级戏迷慈禧老太后叶赫那拉氏唱过戏、排过新本子。四九年后,是"中国戏曲学校"的首任校长。这些仅是一种概括性总结,展开来说太费神,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网上扒一扒。 那地主想提哪一壶呢? 俺表一表您在网上找不着、地主若不写他自己都不明白的一些事儿。 先说王瑶卿作为梨园之"汤"之"武",一定是干过功勋可比成汤、周武的大事,方可有些盛誉。要说他所处的时代,由于满清皇家的喜爱,皮黃戏是艺术的主旋律,真正的国粹。这里俺得为大清贵族说几句公道话。想当年民国初创以先,孙文等倚仗外部势力的支持,将"驱除鞑虏、还我中华"的口号喊得震天响,那是一种政治策略。其实满人汉化自顺治朝以降就没有停过。别的不说,看看当今留传下来的清朝历代帝王的"御笔"、盖有乾隆帝"三希堂"印章的字画,对中华文化的喜爱均与汉人无异了。作者在西安市南城的碑林博物馆内亲眼见过一些清代皇族的书法,有四字评价:佩服之至。看客也许问: 说这些干嘛? 挨得上吗? 这是天时。在这样的环境下,京剧自创立之初,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鼎盛发展时期。所以,时势造英雄,遂有了谭、王一代人对于生、旦主流唱腔的规范、升华。遍观对旦角流派唱腔的介绍文字,多有称某某大师在传统旦角或青衣唱腔的基础上创立了某一流派的特色唱腔。这个"基础"就是王瑶卿时代的唱腔。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戏曲的唱腔是在发展的。王瑶卿的青衣唱腔,若想进一步了解具体的艺术形式内容,得从具体的剧目中去体验。 不过,这个先放一放。由王瑶卿首开先河的壮举还不是这些,而是他首先将花旦、武旦、青衣等行当里出彩的东西拼在一起,使旦角戏在台上令人耳目一新。这个道理容易懂,学术界讲究"跨学科发展",手艺行讲究"艺不压身"。但是,操作起来却是有阻力的,因为采用了别的行当的玩艺儿,等于是抢了别人家的饭碗,所以,旧的梨园行的艺术交流与借鉴相对比较保守。而要突破这种障碍,也许只有少数的艺术家才能做得到,不但要有超一流的多面才艺,更要有足够高的威望压得住台面。京剧的旦角行当里,得这份"头彩"的不是别人,正是王瑶卿。像许多成功的艺术家一样,王的戏注重使人物好听、好看,不但是唱腔优美动听,更能量体裁衣,为角色配置特色的念、做、舞、打和行头装饰。当然,这也是市场驱动下的必然结果。试想,让青衣站台上立根木桩似的干唱,他可以唱得眉飞色舞,也可以唱得声泪俱下,但总是不如加些手势、身段、舞动起来更吸引眼珠子。同样地,早期的叶佩英、关牧村、苏小明等也是站在长杆唱筒前唱女声,忽然间朱明瑛上来一摇一摆地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鴨",不也是惹得全中国的小媳妇、大姑娘们不约而同地 "回娘家"。"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本是极普通的一句酒肉和尚的戏词,若不是出现在武打片《少林寺》中,有谁能记得住呢? 这就是由青衣到花衫、由武旦到刀马旦的技术进步。此后,许多青衣演员将这种艺术的升华进一步发挥,创演出各自的流派代表作,例如梅兰芳的《穆柯寨》、《霸王别姬》,尚小云的《福寿镜》、《汉明妃》,王派名剧《白蛇传》等。当然,这可不是说 "戏不够,舞来凑",画龙点晴也不能点到腮帮子下边,您得会编排。举个极端的例子,现在电视上经常看见一个独唱节目当中让导演弄来一大群的舞蹈团队在台上满世界地跑圆场,想一睹歌星的芳容您都找不到她被猫到哪儿去了。再举个例子,钢琴曲《黄河颂》是一首著名的曲子,当年殷承宗演奏时,只看到低头面对黑白键阵、两手十指上下翻飞,时而和风细雨、时而暴雨倾盆,听得观众是心潮澎湃,仿佛看到了国民革命军又抡起了抗日的大刀片。这是一种精神。现今有些变了味儿,看到一位青年艺术家也是弹得精彩纷呈,却时不时扬头、甩发型、做闭目沉思状,再右手缓缓扬起略过眉梢,那感觉,看得俺一身鸡皮疙瘩后脊梁冒凉气。问: 又说谁呢? 啊? 哈哈! 书归正传,且听地主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