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火气大 不开玩笑,我确实这么觉得,当然,是说这一、二十年来我们中国人像吃了“枪药”。或许咱这种感觉不对?因为出国二十多年毕竟没探亲回去过几次。可是一回去就觉得满街的人都那么横。有一次我在便道上被一位骑车小女中学生撞了一下,她跳下车对我一声断喝,“会走道嘛你!”她这“孙二娘”的态度让我一下子乱了方寸,脱口而出“Sorry”。那姑娘见状“哼”了一声,蹁腿上车扬长而去,剩下我一个人在那儿摇头。国内呀――咱只是说北京市区街头啊,只要是上街就会瞧见脸红脖子粗的争吵,人们现在觉得相互礼让已经是“傻逼”或“脑残”的表现。这是不是因为北京空气污染太严重,人们的精神受到很大影响?您看北京总是污突突、油腻腻的,天空老是显得很低,阴沉沉的,一里地开往就看不清了,这恐怕会让人焦躁和压抑。不过我在美国也没见多少中国人心平气和呀?一聚会就人人“诉苦”,从来没有“思甜”;平心而论,美国的中国人的平均家庭收入高于美国白人家庭,可为什么一肚子怨气?我们的朋友们大都是在美国的公司里干活,收入水平差不多属于工薪阶层最高的那5%的范围里,可怎么总觉得大家活得“死去活来”的样子?您在看网上,这我就不用说了。 我和老伴儿这几年不断地到南美各国旅游,对照南美各国和中国民众,觉得人家活得比中国人高兴得多,街上从来没见吵闹(或许他们吵架都带笑脸,咱听不懂);他们还特别爱帮助人;有一次我们在多米尼加有点不知道东南西北,一位黑人给我们带路,一连走过很多街口;我们有点担心,怕他到了地方要钱,他看出来了,表示自己就是义务帮助人,因为帮助了别人自己会很高兴。当时我们真难堪。 大家都知道“南美化”这个词。意思是南美各国城市化后,民众贫富差别悬殊。的确,像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城市的边边角角处有五百多个贫民窟,里面赤贫的人比比皆是。市区明显地表现出“富区”和“穷区”。穷人根本别想住到“富区”,因为那里的消费水平极高,一份同样的早餐,“富区”的价格是“穷区”的好几倍。这种现象在南美各国司空见惯,可那里的人们总是显得快活,街上的人们只要相互认识,必定彼此热情寒暄;一到周末的晚上就到广场上载歌载舞,尽情欢乐。这种景象在中国是看不到的。 我听说印度的人们也比中国人快活得多。也许您撇嘴说他们有多穷、多穷;这是事实,但挡不住人家高高兴兴地过每一天。也有人说,印度教让教徒安于现状。这么说,中国人不安于现状了?我以为是,特别是现在。 那么“不安于现状”意味着什么呢?起码表现出很强的欲望。直言不讳,我认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带动经济发展后,人们希望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欲望念头越来越强烈;越是“能折腾”的人就越觉得自己该得到的更多。在无限膨胀的欲望的驱使下,人们总或多或少地认为自己“亏了”。总觉得别人占便宜自己吃亏,那火气当然就越来越大。 有人或许要驳斥这种“谬论”,说南美人才是欲望最强烈的人,他们就是要享乐,纵容自己,不愿意刻苦工作。其实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论点。享受生活和追求个人欲望并不是一回事。南美人的享受生活是要尽可能地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而中国人,以至东亚人对欲望的追求,首先是物质上的,通过不断的物质索取使精神得到满足。这就是为什么南美的穷人可以在周末通宵达旦地在广场上纵情歌舞,而很多中国人银行里存着大把的票子却忧心忡忡。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最大利益,渐渐地,不择手段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谦让就是“白痴”的表现。也许国内的人们已经“适应”种种形式的互不相让,我在国外日久,回国连过马路都过不去;根本没人让我一下,甚至看都不看我一眼。 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结束了传统中国的一些理念,当物质生活相对提高后,失去某些传统理念的,相对空虚的头脑便更加被追求物质的思维统治。 当国人追求物质的冲动越来越强烈之时,偏偏社会分配因体制问题出现越来越严重的不公平。其实中国的社会贫富差别没有南美那么显著,但让中国大陆人变得空前的焦虑和浮躁。因为社会分配不公,有些人轻而易举地暴富。人们希望社会的各个方面体现出公平,但社会各方面的腐败却让社会更加的分配不公。得,中国人火气只能越来越大。 中国人火气大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有,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找。传统中国文化特别推崇一个人的要“干事业”,一辈子不白活就要功成名就。这没什么不对,只是会有些“副作用”,就是为了事业或多或少地舍弃个人生活的幸福。这样,让中国人的火气又大了点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