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放大作用 这个议题近几年已经有很多人议论了,当然是指网络上对社会上的一些事和人的评论往往偏激,且负面。所谓“网络的放大作用”就是针对这种颇能“呼风唤雨”的效果而言。敝人原曾天真地想,只要网络的管理者们真正重视,通过有效的管理,让各种评论趋向于客观还是可以做到,其实不然。您想,如果网站的建立是商业目的,就得有尽可能多的人来看。为了吸引眼球,耸人听闻的消息应该越多越好。噢,办个老夫子纯学术的论坛,这能有几个人来? 另外,网络的管理者想限制博客和论坛上的人们“胡说八道”、相互“骂街”和“灌水”也太难了点儿。又不是实名制,存心在网上搅合的主儿谁能拦着?“孙悟空”似的,想变出多少就有多少。您如何轻而易举地追究他们的过失?既然这样,你干嘛还来?别这么质问咱,毕竟网络上不完全是这样。这好比旅游,一个个都嚷嚷着“花钱找罪受”,可还是“屁颠”着去。 那天我看到一个帖子,是对到网上投票“孔三妈”的粗口的感慨。在网上投票,六百多万张票(也许有大量重复计票)中竟然有三分之二的人赞成孔庆东教授破口大骂。作者说他对孔的口无遮拦厌恶,可也“不得不服”,敢情网上有沉默的大多数,而且其看法并不完全被网上激烈的议论所左右。如此说来,网上的张扬者原来是少数啊。我还真对万维网每天博客的帖子进行过粗略的统计,大约是六十到一百之间。但看博客的人可就多了,至少该有上千。这就是说,看的多,写的少。我想网络上的各个网站大都如此吧? 当然,大肆鼓噪者应该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力,但多是些偏激的看法。我很讨厌孔庆东,因为他的很多议论都缺乏根据,还大嘴啦啦地胡咧。一次我偶然打开他评论中国计划生育的视频。他咒骂农村的强行计划生育的官员们说他们“惨无人道”。这可能是事实,但他忽略了一点,就是中国“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实际上只是在城市有效,如果我问孔教授,为什么农村的家庭很少有一个子女的,他该如何作答?前两天他又对部分香港市民有歧视内地来访者的嫌疑大放厥词。他给我的印象就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 据说孔庆东是什么“左派”,同时还是“乌有之乡”笔杆子的司马南先生也是曝光度极高的人。“右派”中前两天猛跳的当属余杰先生,到了美国就不停顿地诅咒,咬牙切齿,亏他还自称基督徒。其实我不在乎什么政治观点,因为言论自由是我们大家向往并追求的东西。人有七情六欲,复杂的思想,不同的境遇,怎么会有一致的政治观点呢?但有“曝光欲”的人们并非完全要表达他们的想法和观点,他们更希望人们认为他们无所不能,是“智叟”。他们的自以为是已经成了习惯,以致越发地顺嘴胡说。成天在网上泡着,您说他们能做什么学问?“天桥把式”嘛。我敢说,中国日后真正的政治明星绝对不会在“网络红人”中诞生。 既然他们有“曝光欲”,那就自觉不自觉地走极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喝彩(其实很多是起哄)。但我敢断定,沉默的大多数对他们不以为然。 我在想现在在中国大陆有多少人能上网?恐怕也是城市的年轻人比重大。有件事我受启发。这次“春运”,铁路运输部门为了方便旅客实行网上订票。可民工们说了,他们根本不会上网。想想吧。大陆有多少农民兄弟姐妹们并不上网。那他们的政治观点就无从在网上得到表达。有些事情,网上已经说得“天塌地陷”,可农民们恐怕截然相反的看法。 前面说了,尽管网上“苍蝇蚊子”太多,我还是愿意来逛的。蚊虫多了就不上厕所了吗?但必须认识到,这里是“无法无天”的地方。既然来了――如同钻入了一片有趣的密林,就不要抱怨“无缘无故地被骂”。我相信谁也不愿意看着自己身上被蚊子咬起的,又红又肿的大包赞叹蚊子的可爱。忍着点儿吧。当然,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果我常来的万维网站相互辱骂者太多,灌水者太多,我就要想想是否还来找乐儿。原来我是在多维网站上逛的,后来因为那太“味儿”,就退避三舍了。但愿现在的万维网别往那个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