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這玩意兒 這張照片可不好看。您是否覺得莫名其妙?照的這是什麼呀?這是我在散步的園林進口處的一個…一個樹墩子吧。園林的工人們每隔幾年就要將園林道路兩邊自己長出來的雜樹伐掉。這就是其中一棵。從樹墩的樣子看,這棵不知名的樹第一次生長的時間還不短呢;不然不會有三十公分的直徑。但它最終還是被園林的工人伐掉了。不過樹墩周圍又長出了很多新枝。沒兩、三年,這些新枝又遭到了“屠殺”。其中最粗的一個新枝已經有六、七公分粗,並且就在原來的樹墩上盤了根!現在正值春天,第三輪新枝又不屈不撓地冒了出來。我們可以看到那些細小的,綠色的新芽。如果園林工人不管它,幾年後就能長成一叢小樹;再不管就會長得越發高大。 這有什麼值得好奇的嗎?哦,我的意思是這樹的“屢敗屢戰”,生命力就這麼頑強。也難怪,不長出新枝,這個樹墩就會死去;這是它的本能。當然,植物的生命力有時也表現得極其脆弱。一百多年前,美國東部阿巴拉契亞山脈百分之四十的樹種是北美板栗。不幸的是,北美板栗無法抵抗亞洲板栗攜帶的病毒。當日本移民引進了亞洲板栗後,北美板栗一下子就被病毒感染,並極其迅速地傳播,跟着就忽然間成片死亡,以致在幾年內在北美絕跡!那時作為高大喬木的,枯死的北美板栗樹在阿巴拉契亞山脈是一景,到處都是它們死去但仍然挺立的枯樹幹,黃褐色,極煞風景。想想真悲哀。 這是個極端的,證明植物生命力有時會非常脆弱的例子。通常情況下,植物都表現出驚人的生命力;否則它們就會被自然界淘汰。它們是植物,只有本能。可這本能真神奇,表現出的頑強讓我驚嘆;這個屢敗屢戰的樹墩就是例證。屢敗屢戰?當年曾國藩與邪教一般的太平軍作戰才用了這個詞兒,應該是屢戰連敗。我就是要用屢敗屢戰,因為本能這玩意兒永遠存在。 任何生命都有本能。人的本能――本身固有的、不學就會的能力,是什麼呢?實話實說,貪婪是其中之一。貪婪?一個人若有拯救民族的雄心大志,你說他“貪婪”?好吧,您要非和我鑽“牛角尖”,那就把我對貪婪的定義再說說:貪婪就是為了個人私慾無所顧忌。拿人類來說,貪婪成性的人會絲毫也不考慮他人的利益,只是要不斷地滿足自己越發膨脹的私慾。至於動物、植物嘛,沒有思想意識,它們的貪婪出自本能;這是自然界的規律,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弱肉強食。 我們人類社會能達到今天精神和物質文明的程度,就是在不斷地通過逐漸進步的社會抑制人性中本能的貪婪。這種“抑制”有一種揚棄,為人類進步發展的鼓勵;反之,千方百計地限制。例如先進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始終在完善中的法制。 不過現在我有點兒“杞人憂天”。因為現代社會中有人總有意無意地把動物性作為時尚來推崇,並聲稱“人性”。人性有動物性的一面,同時也因為人有思想而高於動物性。追求“個性解放”的人們千萬不要忘記“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實際上理性的社會是人類所必需的。 您可以譏笑我“一個破樹墩子引發了這麼多陳詞濫調”。隨您怎麼說。最後我還想說一句,如果人類不建立越來越理性的社會,就會像阿巴拉契亞山脈中的北美板栗樹一樣,一朝覆滅;至少面臨滅頂之災的潛在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