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的乌克兰
乌克兰近来忽然闹腾起来,首都基辅的人们不断地上街示威游行,甚至占据市中心广场。他们与政府防暴警察发生冲突,最终赶跑了现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其实我对此事不甚关注,但看到一些网友称这是乌克兰闹民主,觉得可以谈点自己的个人看法。
乌克兰自从1991年从崩溃的前苏联中独立起就宣布是自由民主的制度了。这个新生国家从正式独立起,其政府都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根本不存在共产党独裁。乌克兰前共产党高官改头换面在自己所属的政党中成为领袖人物,然后通过选举获胜执政的情况是有的;但我们必须看到,这是选举的结果。
我们还要注意到,乌克兰的民主制度的运转是艰难的。正因为其民主制度不能有效地起作用,国家和社会的种种问题多多,特别是腐败现象。现任总统亚努科维奇和前总理季莫申科(她所在的党是总统亚努科维奇的反对派)都被指责有贪腐行为。至于对他们的指控是否属实我不清楚,但乌克兰各级政府的腐败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被乌克兰议会罢免的现任总统亚努科维奇的执政理念倾向同俄国加强合作;而被投入监狱的前总理季莫申科是亲北约的。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把乌克兰的动荡理解成内部民众对俄国和北约有不同的认识呢?在如何看待乌克兰政治动荡问题上,我们实际上更要了解乌克兰的历史。下面是我在网上下载的有关历史资料的摘编:
时敌时友:乌克兰与俄罗斯爱恨交织三百年
乌克兰:俄罗斯的发源地
公元9世纪,乌克兰民族的第一个国家基辅罗斯崛起。基辅罗斯是东欧平原上最早出现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弗拉基米尔大公及其子雅罗斯拉夫统治时期,基辅罗斯的人口达到500余万,疆界空前广阔,成了当时欧洲最大的国家。基辅罗斯与拜占庭、西欧北欧各国、东方阿拉伯各国有着频繁的贸易关系。基辅城也被誉为第聂伯河上的“帝王之城”。
其后,基辅罗斯逐渐衰落,被后来沙俄的始祖——莫斯科公国所灭。所以,从沙俄时代直至苏联时期,乃至在今天的俄罗斯,基辅罗斯一直被奉为俄罗斯历史的发端,基辅城也被称为“俄罗斯诸城之母”。
抗击波兰统治,乌克兰主动加入俄罗斯
约在12—13世纪,“乌克兰”(本意为“边区”)一词开始使用,随后,这一称谓逐步扩大到今天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并以这一称谓为纽带,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然而,乌克兰当时只是作为一个地理学概念和民族学概念存在,却不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因为不存在乌克兰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土地分别被划入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的版图,乌克兰人成为一个丧失了自己国家的民族。
1648年,乌克兰人民在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的率领下起义,反对波兰的统治。他致函沙俄政府,希望得到同样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的帮助。在信中,赫梅利尼茨基表示,乌克兰哥萨克愿意接受俄罗斯沙皇的领导。随后,在给沙皇的一系列的信件中,赫梅利尼茨基又多次表示愿意服从沙俄的领导。但沙俄政府反应谨慎,没有迅速给予答复。
1650年,沙俄与波兰之间的领土问题谈判破裂,沙俄决心援助乌克兰。1654年3月,乌克兰代表团在莫斯科觐见了俄国沙皇。随后,双方签订了《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基本条约》,亦称《三月条约》,乌克兰在得到了高度的自治权力之后,与俄罗斯正式结盟。
沙皇将乌克兰变成“小俄罗斯”
与乌克兰的结盟,一方面使俄罗斯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出海口,另一方面也打开了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大门,欧洲的先进文化通过乌克兰的黑土地,源源不断地传入俄罗斯。与俄罗斯的结盟也成为乌克兰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此前,乌克兰的文化主要受西方影响;此后,乌克兰历史发展的轨迹转向了俄罗斯的沃土。
1700年,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发动与瑞典争夺波罗的海的“北方战争”。战争期间,彼得征调大批乌克兰哥萨克充当炮灰。彼得还以战争为由,强行取消了乌克兰的地方自治,引起了乌克兰贵族的不满。1708年,乌克兰首领玛泽帕与瑞典结盟,寻求重获民族独立。闻听此讯,沙皇彼得大怒,派军队血洗了哥萨克营地,俄乌自此结下深怨。
1709年,俄军在乌克兰境内彻底击败了瑞典军队,乌克兰的独立梦想破灭。随后,彼得大帝专门组成了小俄罗斯部,在乌推行全面俄罗斯化的殖民政策,按照俄罗斯的社会模式、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重新构建乌社会结构。沙俄用刚柔并济的办法,同化了乌上层统治阶级,确立俄语的官方地位,把乌克兰语贬为“乡巴佬”语言,禁止乌克兰文书籍和教科书的出版,强制乌克兰人抛弃自己的母语和文化传统。此后200年间,沙俄一直牢牢控制着乌克兰。
乌克兰投靠德国寻求独立
1917年,沙俄发生“二月革命”,帝国瞬间解体。1917年3月,乌克兰成立了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中央政权“拉达”。为了获得德国的承认,“拉达”抢在苏俄政府之前与德国媾和,以提供粮食和农副产品为代价,换取德国派遣45万军队进入乌克兰,抵抗苏维埃武装。但没想到,德军一进入乌克兰,就找借口推翻了“拉达”政权,扶植了一个亲德的傀儡政府。德国投降后,苏俄红军展开反攻,乌克兰重回苏俄版图,然而在随后与波兰的战争中,苏俄红军先胜后败,被迫将西乌克兰地区割让给了波兰等国。
1922年12月,乌克兰作为第一批四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加入了新成立的苏联。1939年,苏联政府用武力夺回西乌克兰地区,乌克兰就此完成统一。
苏联错误政策加深俄乌裂痕
在苏联时代,乌克兰的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从30年代开始,苏联发起了工业化运动,中央政府向乌克兰投入了大量资金,将乌克兰建成了全苏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如苏联最大的造船厂就设在了乌克兰。乌克兰人民的生活也因此获得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由于苏联政府的一些错误政策,导致乌民族主义情绪不断滋长。
苏联时期,农业发达的乌克兰一直是苏联的“粮仓”,但在苏联建立初期,由于领导人推行强制征粮政策和强行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乌克兰出现大饥荒。上世纪30年代,乌克兰又成了“大清洗”的重灾区,大批乌克兰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监禁和枪决,还有大批乌克兰民众被迫迁往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这些都让俄乌之间的裂痕不断扩大。
1991年“8·19”事件后不久,乌克兰趁着苏联中央政府陷入瘫痪,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虽然俄乌自此从一家人变成了邻居,但300年来,俄乌两个民族彼此融合,相同的宗教信仰,相近的语言文化,相似的风俗习惯,已将两个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注定了两国的恩怨情仇仍将继续书写下去。
有关乌克兰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争执的基本原则本就是立场优于事实,无所谓“对错”。通常先是有了“民族作家”,然后有了“民族主义”,最后产生“民族”,俄乌两国都未背离这个规则。当这个构建过程完成后,一些古人自然被强行赋予了后世才产生某种意识,成为符号,又为“民族认同”的构建贡献精神力量。其实古人在那个时代,压根就没有这种意识,自己都不懂后世赋予他的那些观念。
说起来,乌克兰历史上,还真有一个“布尔巴”这样的人物原型,成就远比布尔巴卓越,他叫“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第聂伯河的哥萨克领袖,反抗波兰起义中于1649年曾占据乌克兰中部的大多数地区,建立起哥萨克政权(不算是国家,不具有国家特征)。赫梅利尼茨基被今天的俄乌两族都视为追求民族自由的英雄,他的崛起对中东部乌克兰历史走向有巨大影响。沙皇后来为赫梅利尼茨基造了一尊塑像,今天还立在基辅圣索菲亚大教堂对面。
蒙古摧毁基辅—罗斯公国,却未建立起有效的直接统治,除了收税、册封、征讨,与罗斯诸城邦很少有交流,使得基辅为中心的乌克兰中部出现权力真空,给波兰、立陶宛的东进和哥萨克的崛起造就了机会。
波兰是欧洲较早崛起的大国;然而波兰在列国争战中走向衰败。18世纪,俄、奥、普三次瓜分波兰,西乌克兰转入奥地利之手,中东部乌克兰渐被沙皇纳入版图。
一说到乌克兰就提哥萨克。其实哥萨克并非民族群体,而是一个军政集团,其民族成份和成员身份复杂。东欧演化出农奴制后,各族的逃奴、逃犯、饥民、流民、破落贵族、叛乱人群逃亡至边远富裕地区形成哥萨克群体。哥萨克既包含了今天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也包含摩尔多瓦人、波兰人、希腊人,甚至还有少量犹太人和鞑靼人(随蒙古西征的突厥部族,中国称为塔塔尔)。
后世俄罗斯(包括苏联)、乌克兰各家各派文人、学者各取所需,给哥萨克及其领袖赋予了各种“精神”和“意义”,什么“爱国主义典范”、“民族自由斗士”、“阶级斗争先驱”、“骁勇无敌的战士”……其实都是胡说八道。
哥萨克既为波兰打仗,也反抗波兰人;既对奥斯曼帝国及其盟友鞑靼人实施袭击,也曾与他们联合征讨波兰;他们有时既向沙皇求助,为其打仗,也起兵反抗沙俄,甚至与外国力量联合对俄罗斯作战;波兰和沙俄惩治不听话的哥萨克,把他们变为农奴,取消自治权,哥萨克也经常外出抢劫,把“异教徒”掠为奴隶,哥萨克贵族本身也是农奴主,赞同农奴制。
哥萨克的政治选择,没有鲜明的“民族立场”,甚至都没有后世附会的“民族观念”。赫梅利尼茨基领导了最大一次哥萨克起事,在乌克兰中部建立“盖特曼政权”,无论这个政权还是他本人,同样具备前述复杂特征。
这个时代,外来的游历者们也注意到了,在今天乌克兰地区生活的这个族群,与俄罗斯人虽然语言属系有相近性,但仍有重要差别,他们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亦与俄罗斯相异,他们是什么人呢?
当时连乌克兰人也没想好自己是什么人,因为还没有自己的文字,更没有自己的作家和国家,甚至还没有“乌克兰”这个词汇。一部分乌克兰人自称“萨尔马提亚人”后裔,另一部分乌克兰人自称“鲁塞尼亚人”。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则完全没有“族群观念”,若有人问起,他们会说“我是正教徒”、“我是天主教徒”,或者说“我是种田的”。
乌克兰语
乌克兰语是斯拉夫语族中使用人数仅次于俄语和波兰语的语言,属于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乌克兰语的音韵、文法以及词汇都跟俄语和白俄罗斯语很类似。
乌克兰语使用西里尔字母书写,所使用的字母同俄语字母有一定的差別。
尽管相互可理解性极高而且也被一些语言学家认可,但是现在的乌克兰语和俄罗斯语是否是一种语言的分支还尚不明瞭。同时虽然俄罗斯语和白俄罗斯语常被列在其他分类下,但是它们和乌克兰语一样可能同样从属东斯拉夫语支。
附录:俄罗斯乌克兰千年恩怨史(摘编)
麦金德说,她是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
布热津斯基说,她是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战略支轴”。
亨廷顿说,她是西方基督教文明与东正教文明之间的“断裂带”。
在国际政治巨擘的眼里,乌克兰是历史上冲突的最前线。
乌克兰境内有一条南北流向的河流——第聂伯河。她是乌克兰的母亲河,就好比是黄河长江之于中国。然而,这个国家也被这条大河大体分为东西两部分。第聂伯河河谷,恰恰就是历史上“西方”与“东方”之间的“大裂谷”。并非巧合的是,这个国家的首都基辅——此次乌克兰内乱的核心地带——就横跨第聂伯河。
第聂伯河是俄罗斯民族和乌克兰民族共同的摇篮。公元9世纪初,基辅罗斯建国,成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人的祖先。由于基辅罗斯与信奉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关系密切,东正教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东部广泛传播。15世纪,在摆脱蒙古人统治后,莫斯科大公国成为权力核心,并将乌克兰的第聂伯河以东地区囊括进来。与此同时,莫斯科还在拜占庭灭国后成为东正教的中心。从此以后,乌克兰东部一直在东正教和俄罗斯的影响之下,直到今天。
不过,当时新生的俄罗斯一度面临强大的波兰。在对外关系上,除冷战时期,波兰几乎始终与俄罗斯为敌。如今的乌克兰东部曾长期在俄波两大民族的拉锯之下,在那里爆发了无数次战争。直到1772年,俄罗斯占领了乌克兰东部,并长期保持控制。
俄罗斯人信奉一个逻辑:军队打到哪里,哪里就是国界。通过对土耳其的多次战争,俄罗斯打下了如今乌克兰南部的广大地区。1795年,俄罗斯和普、奥第三次瓜分了波兰,俄罗斯得到长期在波兰统治下的乌克兰西部。与乌克兰东部不同,乌克兰西部长期在天主教文明浸润下,更把自己看作“欧洲人”。在长达一百多年的俄罗斯统治下,乌克兰境内的各民族逐渐融合,形成乌克兰民族。不过,乌克兰内部的东西分野从来没有真正弥合过。
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生的苏维埃俄国主张“民族自决”,也希望为自己留有缓冲,于是建立了面积广阔的乌克兰共和国。不过,苏俄也镇压了主张独立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同时,亡国一百多年的波兰复国,占领了乌克兰西部,并与刚刚建国的苏俄爆发战争。战争的结果是苏俄先胜后败,西乌克兰大片领土被划归波兰。脍炙人口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反映的就是这段历史。
此后,苏联和波兰对各自统治下的东、西乌克兰都实施了民族压迫和同化政策。苏联的政策导致并加剧了1932-1933年乌克兰大饥荒。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少乌克兰人曾一度欢迎纳粹德国的占领,这从侧面体现了苏联时期的俄乌矛盾。1939年9月,在纳粹德国进攻波兰之后,苏联出兵占领了当时的波兰东部,其中包括西乌克兰。战后,西乌克兰被划归苏联领土,成为今天乌克兰的一部分。
1991年,乌克兰独立。然而,乌克兰内部的东西矛盾从未停止。这是历史上俄罗斯与波兰(以及西方)、文化上东正教与天主教势力范围争夺的缩影。如今,倒向西方还是倒向俄罗斯,再次撕裂了这个“文明断裂带上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