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占中”运动简介
“占领中环”运动争取2017年香港行政长官民主普选产生。
“占领中环”(Occupy Central),全称为“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Occupy Central with Love and Peace),简称“占中”或“和平占中”,运动争取香港行政长官“真正”民主普选,没有任何筛选程序。
2013年,香港大学法律教授戴耀廷在报章撰文,以《公民抗命的最大杀伤力武器》为题,要求北京方面确切履行在《基本法》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关决定,落实香港特首及全体立法会议员由普选产生的承诺,文中鼓励市民及民间领袖以公民抗命等形式表达港人自决的权利。
戴耀廷的见解,获中文大学陈健民副教授及朱耀明牧师支持,因而发起“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行动,他们三人被称为“占中三子”,提出“占领中环”是最后手段,只要香港政府拿出诚意,拿出真正普选方案,可以避免“佔中”。
“占领中环”运动的目标是争取2017年“真正”普选特区行政长官。他们认为运动成败取决于公民的觉醒,通过对话、商议、公民授权和不合作运动等展开。
发起人形容运动像“传道者”,积极与不同群体进行对话,把民主普选、公平公义这些普世价值传扬给香港市民,希望他们愿意为了香港的制度和社会,去落实这些价值而付出代价,为了实践理想而愿意共同承担责任。
该运动由个人在其所属的群体自发组合而成,不受任何组织或政党主导。
运动的基本信念是:
一、香港的选举制度必须符合国际社会对普及和平等的选举的要求,包括每名公民享有相等的票数、相等的票值和公民参选不受不合理限制的权利;
二、透过民主程序议决香港选举制度的具体方案,过程包含商讨的元素和民意的授权;
三、争取在香港落实民主普选所采取的公民抗命行动,虽是不合法,但必须绝对非暴力。
“占领中环”步骤
签署誓约、商讨日、公民授权和公民抗命。
经过商讨日和公民授权后,运动将对2017年特首选举提出具体方案,假如有关方面漠视公民的民主要求,提出不符合国际普选标准的选举方法,会在适当时间进行包括「占领中环」的公民抗命。
“占领中环”指出,不是挑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香港的主权地位,不是挑战“一国两制”,更不是搞“港独”,没有意愿用行动促使梁振英下台,这更不可说是“革命”,因“占领中环”行动不是要去推翻现有的制度。
“占中”时间表
“占领中环”认为, 由于行动策划需时,也是“终极武器”,故不适宜过早动用。行动预计香港立法会可能在2014年夏天对2017普选方案进行辩论和决议。若建议符合真普选要求,毋须“占领中环”,但若不符合,“占领中环”最好的时机应是2014年7月初。
“占中”地点
为何在中环?“佔中”认为公民抗命行动能成功,其中一方面就是要令对手若不让步就要付出相当的代价。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经济是香港命脉,中环是香港这个金融中心的中心。选择中环就是要攻向香港的最脆弱的地方,令特区政府和北京政府如不落实真普选承诺,就得付出沉重代价。
中环并非住宅区,对一般人的生活影响减至最小;“占中”希望集中人力,令政府要驱散的难度增加,除非采用更大的武力。
公民抗命
“占领中环”认为,争取在香港落实民主普选所采取的公民抗命行动,虽不合法,但必须绝对非暴力。参与公民抗命的人因公义目的而受惩处所产生的社会震撼和道德感召力,带动整个社会反思民主普选对香港未来公平、公义及有效率的管治的重要性。
全民投票
“占领中环”委托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与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在2014年6月20日至22日举行“全民投票日”。目标为“占领中环”运动,就2017年香港特首选举办法向特区政府提出的具体方案及原则立场,取得香港市民的授权。香港市民可以在投票日就有关政改方案的表决题及政改原则立场表决题进行投票。
……………………………………………………………………
“占领中环”运动发起者认为,“政治紧张气氛的中心是改革选举制度,香港行政长官目前由一个成员约1200人的委员会任命,人们认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在按中国政府的命令行事。中国政府已经允诺,从2017年开始,行政长官应该由普选产生。但批评人士表示,如果变更后选举制度只是适于筛除有争议的候选人并选出北京青睐的候选人,这个承诺就会变成空话”。然而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明确表示反对“占领中环”运动。他重申了中国政府的立场,称香港的行政长官“必须符合爱国爱港的标准”。而“占中”运动发起者称,这一说法是在委婉地表示,香港领导人应当成为对北京诉求言听计从的执行者。
李源潮表示,“占领中环”运动(Occupy Central)是非法活动,将会危及香港繁荣,这是中国共产党官员对香港金融区内可能发生的抗议活动的最直白警告。
………………………………………………………………………
反对“占领中环”运动的香港人士认为,“占领中环”不论如何掩饰或包装,其本质是“占领”,是一场挑动社会冲突的政治运动,具有高度的“对抗性”,与“和平”没有半点关系,最终会以流血骚乱告终;但至今为止,发动这场运动的戴耀廷等人没有一人明确表示,一旦发生流血事件,会否负上责任。为何如此?原因在于,流血与暴力,正是他们所期望见到的结果,否则如何能赢得与中央对抗的“政治筹码”?
目前戴耀廷的“占领中环”运动已经势成骑虎,就算戴氏明知这场运动极其危险,有可能对香港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但“食人之禄担人之忧”,答应了别人的事已不可能收回,更何况幕后缠绕了太多的政治利益。因此,现阶段要求戴耀廷就此收手,已无异于与虎谋皮。但是,“占领中环”真的如戴氏所说的,是一场“爱与和平”的“不合作运动”?恰恰相反,所谓的“爱与和平”根本是一套政治谎话,如果依足戴氏的“占中”计划,最终流血的暴力冲突将是必然之事。“佔领中环”实质是一场政治暴力运动,这正正是反对派所期望看到的结果。
戴氏上周在报章发表的《和平佔中四个阶段》一文,曾明确指出他的“佔领中环”构思,以及清晰的落实步骤:“在‘占领中环’定出日子之后,就会发动全港性的不合作运动,并逐步升级。由不违法的不合作方式,到提升为违法、非暴力但不直接影响其他人生活的方式;直至最后是违法、非暴力、但也会影响其他人生活的方式,也就是万人堵塞中环要道的行动。”
据其构思,“占中”将经歷如下几个步骤:从不违法到违法、从不直接影响他人生活到会影响,最后成为违法但非暴力的运动。在戴氏眼中,一场社会运动原来可以如此“完美”,每一个步骤都是可控、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完全掌控。但事实会如此完美吗?如果综观世界近十年来的社会运动例子,市民能不用费太大力气发现,决定社会运动“暴力”与否的关键,不在于口号也不在于发动者的身份,而在于“对抗性”。所谓的“对抗性”是指抗议的一方与持相反意见的另一方相互针对的激烈程度,其情况好比球迷关系,若两支死对头决战,球赛演变成骚乱几率就越大。
以外国为例,两年前的茉莉花革命,从突尼西亚、利比亚、巴林、埃及、阿尔及利亚,反政府与支持政府人士的相互敌视,导致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而近年发生在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的大型示威事件,大多也都演变成骚乱,流血事件无一避免。
当然,香港的反对派或者会说,以上例子都是“暴力革命”,与和平理性的“占领中环”有本质区别,不能一概而论。但“和平理性”的抗议活动就百分百会避免流血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