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重视生活的品质吗? 就我个人感觉,中国人传统上不够重视生活的品质。我在网上看到 美中两国人口死亡原因;下面是有关统计。 下面是2011年美国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1、心脏疾病 2、恶性肿瘤(癌症) 3、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4、脑血管疾病(中风) 5、阿茨海默症(老年性痴呆) 6、糖尿病 7、肾炎、肾病综合征 8、流感引起的并发症 9、败血症 10、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11、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疾病 12、帕金森症 13、肺炎(吸入灰尘和病菌引起肺部疾病) 中国近几年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1、心脏病 2、恶性肿瘤(癌) 3、脑血管病变(亦叫中风或脑溢血) 4、胃肠炎(包括痢疾) 5、流行性感冒及肺炎 6、支气管炎(包括肺气肿和气喘) 7、糖尿病 8、肝硬化 9、结核病 10、感染性疾病及外伤 在中国统计的人口死亡率最高的10种疾病中有肠胃炎和结核病,而美国人口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中不包括。这应该是中国卫生和医疗条件相对差,可以理解。可中国人口因疾病死亡的主要疾病不包括阿茨海默症(老年性痴呆)。难道是中国人得阿茨海默症的人比例低?我不这么认为。这种病并不跟生活水平的高低成正比。 有必要简介一下阿茨海默症。阿茨海默症或称脑退化症。俗称早老性痴呆、老年痴呆症(但医界不建议使用此名称)。阿茨海默症是一种发病进程缓慢、随着时间不断恶化的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当患者的状况变差时,往往会因此脱离家庭和社会关系,并逐渐丧失身体机能,最终导致死亡。虽然此病的进程因人而异,很难预测患者的预后,但一般而言,确定诊断后的平均余命是三到九年,确诊之后存活超过十四年的病患少于3%。 目前此病并没有可以阻停止或逆转病程的治疗,只有少数可能可以暂时(缓解)改善症状的方法。疾病会使患者会越来越需要他人的照护,这对照护者是一大负担;这样的照护压力涵括了社会层面、精神层面、生理层面和经济因素。 阿茨海默症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倍上升,在整个人群当中,患病率平均为4.2%。年龄每增长5-10岁,发病率约增长一倍。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约为5%;85岁以上,发病率增加到25%;而95岁以上的人群当中高达60%。老年痴呆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妇女患老年痴呆,通常是相匹配男性的2到3倍。现在全球有将近2100万到3500万名阿茨海默症患者。 既然在美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中阿茨海默症排在第5位,怎么中国死亡率最高的10种疾病中会没有阿茨海默症呢?我认为很多中国人并不认为阿茨海默症是病,老人得了此病也没有去医院看大夫;所以很难有全面的统计数字。在几十年前,中国人恐怕认为阿茨海默症就是因为“年纪大了”。中国向来有“老小孩儿”一说,意思是人老了就会糊涂;谁会拿老年性痴呆当病呢?中国人传统概念上,病得有病痛,而阿茨海默症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越来越傻。传统中国人怎么能认为这是病呢? 可“洋人”怎么认为这是人类很严重的疾病?尽管目前没有有效治疗阿茨海默症的手段,西方国家也是持续认真研究的;因为“洋人”认为,阿茨海默症极其严重地影响人生活的品质。“洋人”认为,简单地活着的精神境界是很低的。人不是动物没有高级思维;人是有思想的,要有精神上的追求。假如人变傻了,那生活还有什么品质?所以他们认为阿茨海默症让人慢慢地变傻是非常可怕的。 可我认为,我们很多中国人往往把简单地活着看得很重。这也难怪,我们中华民族生活在中国大陆,历史上总是人满为患,物质贫乏。很多情况下,老百姓能简单地活着已经很不错了。其实人口众多,物质贫乏还不是中国人把简单活着看得重的主要原因。中国文化中就不注重人要追求精神生活,而是极其强调等级和“唯上智下愚不移”——草民只要简单的活着就够了。 或许我的想法过于极端;但“洋人”确实比中国人更注重生活的品质。比如说对癌症的治疗,在西方国家,癌症的治疗特别讲求病患的生活质量;而在中国大陆,癌症的治疗往往表现为怎样才能使病人活得长久些,至于病人如何痛苦则是另外一回事儿。这种不同折射出文化的不同。 以上仅仅是从治病的角度讲的;更深入地说,从中国社会的各个角度观察,都可以得出中国人相对地不注重生活品质的结论;换句话来说就是“中国人很实际”,大体上为利益而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