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后,日本国内出现了空前的捐款高潮。个人捐款中来自企业家的捐助金额比较突出。其中尤以日本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一百亿日元(约八亿元人民币)独占鳌头。孙正义是在日韩国人第三代,十年前才加入日本国籍。并列第二是乐天集团的总裁三木谷浩史和优衣库公司的柳井正,他们分别捐了十亿日元。这三位都是九十年代后期显露头角的新兴企业家,他们的行动打破了日本社会对社会慈善事业持消极态度的局面。 三个人比较起来,还得说孙正义更高出一筹。企业家的收入主要来自经营者的报酬和所持股份的分红。报酬三个人大同小异,分红则属柳井正最高,每年达四十五亿日元, 孙正义则为十亿日元左右, 三木谷浩史夫妇加在一起约七亿日元。孙正义真可谓大出血了,他把十年的分红都倒出来了。不仅如此,他还宣布每年捐出全部经营者报酬直到退休。 奇怪的是,老孙这样一桩日本历史上实属空前的义举,在日本主流媒体那里居然反应冷淡。电视台和报纸简单报道一下而已,没有任何热情洋溢的赞扬或评论。一天过后也就没有人再提及。这实在让人有些不可思议。 地震发生前,所谓“虎面人”捐助运动曾一度席卷日本媒体。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的清晨,群马县一家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发现福利院门前摆放着十个崭新的牛皮书包, 还留有署名“伊达直人”的便签:“请转送给孩子们。”“伊达直人”是漫画《虎面人》里的主人公。也就是说,有人做了匿名捐赠。日本各大媒体报道了这则消息。随后,不断出现许多号称“伊达直人” 向各地的儿童福利院捐赠文具或现金。由此, “虎面人” 运动成了全日本关注的焦点。而这样一个经久不衰的舆论热点与其轰轰烈烈的声势相比,捐赠总额也仅仅一千万日元,老孙的千分之一而已。 难道因为老孙原来是韩国人,所以媒体故意放低宣传格调?这似乎不太可能。即便是韩国人,钱是捐给日本的呀!再说主流媒体宣传韩流时也很热心啊。那么为什么老孙弄了个热脸贴冷屁股呢?我看原因在于日本目前仍然欠缺独特的慈善思想和慈善文化。 作为发达国家,日本的慈善理念和慈善事业都远远落后于美国。据日本国税厅统计,一九九六年日本的个人和法人捐款总额约占GDP的百分之零点一,而同一时期美国的捐款总额达GDP的百分之一点八,比重高出日本十八倍。而且,美国的捐款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个人,日本却只有百分之五。 为什么会有这种局面呢?著名文化人类学家中根千枝揭示了这个问题的文化背景。她指出:“日本人对与自己无关的弱者态度非常冷漠。……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日本人都冷酷无情。……一有悲剧性的事件报道出来,当事人马上会收到很多慰问信和捐款。也有一些人出于善意为某个特定的设施或目的捐出巨额财产。但这仅仅是特殊事例,并不是社会习俗。在日本社会里没有形成把善意的捐赠转换成习俗的机制,也不存在让有钱人感到有义务去援助贫困者的思想。” 对许多日本人来说,老孙的义举里所包含的慈善思想是个陌生的东西。他们觉得“虎面人” 运动更值得关注。因为这个运动更富有戏剧性,更能煽起人们的情绪。钱多少,能起到什么实质作用,这些都无关紧要。 与日本相比,中国的慈善事业兴起的时间尚短,但在理念上已经走在了前头。亚洲首善陈光标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前些时候,陈光标前往台湾散财捐助,引发热议。有人赞扬他仗义疏财回报社会,也有人批评他街头撒钞票是“出位慈善”,没有照顾被捐助人的感受。这种批评纯粹是装腔作势。个人慈善不同于公共机构的救济, 被捐助人可以事先选择接受或拒绝,所谓感受的问题原本不存在。而且我觉得,人们的眼光过多地聚焦在陈光标的行为本身,却忽略了这种行为背后体现的慈善思想。单就他的行为来看,无论是我国港台地区还是日韩等经济较发达的国家都已经有人做过或正在做。陈光标无非是效仿和重复了别人的做法。然而他的慈善动机却不得了。他在亚洲的企业家中首唱“裸捐”理念,这种理念应该说代表了亚洲最前卫的慈善思想。 港台和日本韩国也都有不少企业家热心慈善,向社会弱势群体伸出援助之手。但这些资助行为都是在保持个人基本财产没有大幅度减少并给子孙留有足够家产的前提下实施的。陈光标则不同, 他在已经实施规模足够宏大的慈善事业的同时,更郑重地承诺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向慈善机构捐出全部财产。 所谓“裸捐”,源自美国。然而陈光标与比尔·盖茨等人的裸捐亦有所不同。盖茨不留资产给子女,但对自己生活却毫不吝啬。而陈光标身为巨富,却烟酒不沾,生活极为简朴。他妹妹在一家饭店做洗碗工,弟弟当保安,他分文不予。有人批评他无情,其实是燕雀不知鸿鹄志。陈光标把财富的增长等同于对贫困阶层援助义务的增长,对他来说,财富只是社会临时托管在自己这里的物品而已。他创造了一种崭新的价值观,靠这种价值观,中国即将成为或已经成为亚洲慈善事业的领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