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後,日本國內出現了空前的捐款高潮。個人捐款中來自企業家的捐助金額比較突出。其中尤以日本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一百億日元(約八億元人民幣)獨占鰲頭。孫正義是在日韓國人第三代,十年前才加入日本國籍。並列第二是樂天集團的總裁三木谷浩史和優衣庫公司的柳井正,他們分別捐了十億日元。這三位都是九十年代後期顯露頭角的新興企業家,他們的行動打破了日本社會對社會慈善事業持消極態度的局面。 三個人比較起來,還得說孫正義更高出一籌。企業家的收入主要來自經營者的報酬和所持股份的分紅。報酬三個人大同小異,分紅則屬柳井正最高,每年達四十五億日元, 孫正義則為十億日元左右, 三木谷浩史夫婦加在一起約七億日元。孫正義真可謂大出血了,他把十年的分紅都倒出來了。不僅如此,他還宣布每年捐出全部經營者報酬直到退休。 奇怪的是,老孫這樣一樁日本歷史上實屬空前的義舉,在日本主流媒體那裡居然反應冷淡。電視台和報紙簡單報道一下而已,沒有任何熱情洋溢的讚揚或評論。一天過後也就沒有人再提及。這實在讓人有些不可思議。 地震發生前,所謂“虎面人”捐助運動曾一度席捲日本媒體。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聖誕節的清晨,群馬縣一家福利院的工作人員發現福利院門前擺放着十個嶄新的牛皮書包, 還留有署名“伊達直人”的便簽:“請轉送給孩子們。”“伊達直人”是漫畫《虎面人》裡的主人公。也就是說,有人做了匿名捐贈。日本各大媒體報道了這則消息。隨後,不斷出現許多號稱“伊達直人” 向各地的兒童福利院捐贈文具或現金。由此, “虎面人” 運動成了全日本關注的焦點。而這樣一個經久不衰的輿論熱點與其轟轟烈烈的聲勢相比,捐贈總額也僅僅一千萬日元,老孫的千分之一而已。 難道因為老孫原來是韓國人,所以媒體故意放低宣傳格調?這似乎不太可能。即便是韓國人,錢是捐給日本的呀!再說主流媒體宣傳韓流時也很熱心啊。那麼為什麼老孫弄了個熱臉貼冷屁股呢?我看原因在於日本目前仍然欠缺獨特的慈善思想和慈善文化。 作為發達國家,日本的慈善理念和慈善事業都遠遠落後於美國。據日本國稅廳統計,一九九六年日本的個人和法人捐款總額約占GDP的百分之零點一,而同一時期美國的捐款總額達GDP的百分之一點八,比重高出日本十八倍。而且,美國的捐款百分之九十以上來自個人,日本卻只有百分之五。 為什麼會有這種局面呢?著名文化人類學家中根千枝揭示了這個問題的文化背景。她指出:“日本人對與自己無關的弱者態度非常冷漠。……這並不是說所有的日本人都冷酷無情。……一有悲劇性的事件報道出來,當事人馬上會收到很多慰問信和捐款。也有一些人出於善意為某個特定的設施或目的捐出巨額財產。但這僅僅是特殊事例,並不是社會習俗。在日本社會裡沒有形成把善意的捐贈轉換成習俗的機制,也不存在讓有錢人感到有義務去援助貧困者的思想。” 對許多日本人來說,老孫的義舉里所包含的慈善思想是個陌生的東西。他們覺得“虎面人” 運動更值得關注。因為這個運動更富有戲劇性,更能煽起人們的情緒。錢多少,能起到什麼實質作用,這些都無關緊要。 與日本相比,中國的慈善事業興起的時間尚短,但在理念上已經走在了前頭。亞洲首善陳光標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前些時候,陳光標前往台灣散財捐助,引發熱議。有人讚揚他仗義疏財回報社會,也有人批評他街頭撒鈔票是“出位慈善”,沒有照顧被捐助人的感受。這種批評純粹是裝腔作勢。個人慈善不同於公共機構的救濟, 被捐助人可以事先選擇接受或拒絕,所謂感受的問題原本不存在。而且我覺得,人們的眼光過多地聚焦在陳光標的行為本身,卻忽略了這種行為背後體現的慈善思想。單就他的行為來看,無論是我國港台地區還是日韓等經濟較發達的國家都已經有人做過或正在做。陳光標無非是效仿和重複了別人的做法。然而他的慈善動機卻不得了。他在亞洲的企業家中首唱“裸捐”理念,這種理念應該說代表了亞洲最前衛的慈善思想。 港台和日本韓國也都有不少企業家熱心慈善,向社會弱勢群體伸出援助之手。但這些資助行為都是在保持個人基本財產沒有大幅度減少並給子孫留有足夠家產的前提下實施的。陳光標則不同, 他在已經實施規模足夠宏大的慈善事業的同時,更鄭重地承諾在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向慈善機構捐出全部財產。 所謂“裸捐”,源自美國。然而陳光標與比爾·蓋茨等人的裸捐亦有所不同。蓋茨不留資產給子女,但對自己生活卻毫不吝嗇。而陳光標身為巨富,卻煙酒不沾,生活極為簡樸。他妹妹在一家飯店做洗碗工,弟弟當保安,他分文不予。有人批評他無情,其實是燕雀不知鴻鵠志。陳光標把財富的增長等同於對貧困階層援助義務的增長,對他來說,財富只是社會臨時託管在自己這裡的物品而已。他創造了一種嶄新的價值觀,靠這種價值觀,中國即將成為或已經成為亞洲慈善事業的領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