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看:
1914年,孙文二次革命失败流亡日本,另立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对孙文个人宣誓绝对效忠,实是效仿在历次暴动中颇能动员人力物力的帮派黑社会组织,图再次起事.此党后于1919年改为中国国民党.
1915年,在推出新约法﹑增加总统权力后,袁世凯仍感不顺手,导演请愿而“应请”改行洪宪帝制.不想时过境迁,这延续二千年的衣钵若未曾被毁,尚可借其既有架构和威信,以旧瓶装新酒行社会改革而免却高风险高成本.如今被清廷在历史的节骨眼上已将其毁坏殆尽而威信全无,即使身为汉族强人的袁世凯想用它来号令天下一统也已经无力回天,.
在遭全国唾弃﹑不得不废止昙花一现的洪宪帝制后,袁病逝,政权在掌军的北洋军阀手中连轴转,经历失序后的乱世阶段.十余年(1916-1928)中,轮换七位元首,五届看守政府,三十四任政府首脑,二十五届内阁,五届议会,其间还有直奉战争﹑直皖战争.国政如此,国运焉在?
1917年张勋复辟,段祺瑞将其击败,却不恢复国会.孙文吁召开国会非常会议护法(即维护国民党占优时定的临时约法),却不在法规范围内行事而另组军政府,诉诸武力誓师北伐.段马上自立国会,同样黩武而宣示“武力统一”,形成南北对峙,以牙还牙求取以暴力消灭对方.
其间南北两方内部各有重重波折,无不肇因于各路军阀都欲借机扩充自己的势力;又有北洋政府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等事件.1923年,孙文与苏联合作,以苏共模式重组改造国民党并组党军.次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定“联俄,容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旋即成立黄埔军校.国民党自此为今后真正可行的北伐和基本统一中国打下组织和军事的基础.
回观孙文由最初组织兴中会提倡创立合众政府,到热中个人效忠,再到倚重党﹑军走武力胜人的道路,可知清廷丧威失信导致社会失序后,在动乱的中国唯一能争一席之地的途径是武力.在这一点上相对有新思想的孙文与并无远见的武夫军阀们殊途同归.我们在这里似乎听到千年不变的回响:朝代更替就是成王败寇的争夺﹑有我无你消灭对方的力胜!辛亥革命肇始的乱局与战国争雄﹑楚汉相争﹑三国归晋﹑陈胜吴广﹑甲申李闯等等何其相似!革命固然可以在名义上改换国家或社会的外在表征,却难以改变被称做路径依赖的历史实质前进的步伐.
北伐成功后的中国现代史,谅读者诸君皆熟悉,这里不赘述.孙文之后的中国国民党,数易领导人,最后由具军事背景的蒋介石脱颖而出,以武力和权谋击败或收服各路军阀,基本统一中国,旋即又清党剿共(与孙文的“容共”正相违背),不容潜在对手染指权力.后起的中国共产党人步国民党后尘,抱持相同的一个党﹑一个主义﹑一支军队的做法并将其推向极致,终于在中国社会取得统治支配权.新统治层一旦掌持天下,不惜以极端手段立威,清除一切异己异议,开建新秩序.历史再现中国特色的失序-动乱-争雄-力胜-立威重建的典型轮回.
辛亥革命促以成立的“中华民国”,经孙文﹑袁世凯﹑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换为共产党主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共和的名称变得更加鲜明突出,但辛亥革命追求的“建立共和”是否达成目的,世人可以见仁见智,不过至少历史已经真真切切陈迹于人前,有目共睹,自可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