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中国的社会机制必须适应市场体系渐进改变
今天的中国就是从这样的传统模式中走来.自辛亥革命迫使清室退位以来已届百年.中国的当今实情与传统模式描摩的由秦至清二千年一脉相承的境况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在充分认识到这点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透过对历史的追究,看清中国实情中仍然留有的传统模式的深刻痕迹,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任何文明的共处规则进化中通常都最为滞后的思想行为方式.
知变
前面已经述及,国家前进的方向已定,那就是树立和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国从悠久历史中如何走来也理清了一个轮廓.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当今中国的面貌相信更易为现在的领导层和广大民众所熟悉.展望将来,回顾历史,立足当下,中国应该如何前进?
我们知道,人类的生存方式-赖以成活乃至生活得更好的生产方式加上面向客观外界及人们相互之间的安全应对-最终决定人类的共处规则和随之而来的思想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遥至蛮荒时代,近至当代已发展的富裕社会﹑迅速发展中的新经济体社会和有待发展的后发展社会都一样.尽管其间有思想行为方式对生存方式的反作用(可以是促进,也可以是阻滞),但归根结底,生存方式有不可抗拒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决定性的力量.基于这一认识,既然中国已然决定接受市场体系,那么我们从基本﹑简要﹑不失核心要点的层面来看看发挥市场体系的优势需要什么,与之相适应的对生产力和社会体制的要求是什么.如此梳理清楚了,才能有的放矢.
===================================================================================
==== 市场体系 所需
* 生产 *
- 大规模生产满足社会需求,交换互利为基本经济行为特征
- 充分竞争因应需求变化,有效配置资源
- 创新 更好回应需求甚至创造需求. 新技术、新产品形式;新方法组织、管理、交合
* 保障生产 *
- 无动乱失序. 共约约束所有人.稳定有序的权威来自多数参与者共识 –所有人受同一共约约束,互重他人同等权利- 的舆论约束力及护法机制的循公贯彻.共识共约不容挑战
==== 传统模式 沿袭
* 生产 *
- 家庭规模小生产自给自足, 自足为基本经济行为特征
- 囿于习惯经验(生产技术);忍受等级限制(指令垄断),需求扭曲,压抑竞争
- 等级固化扭曲需求,无创新激励. 逾越等级受惩罚,压制创新
* 保障生产 *
- 令出于一.君威约束所有其他人.君权不容挑战
==== 中国现状 已备或将备
* 生产 *
- 大生产、小生产并存,加速向大生产靠拢, 交换互利渐为主导经济行为特征
- 迅速发展的生产领域皆因引入市场竞争和新生产方法、新技术.部分行业指令垄断为过渡安排
- 学习引进活跃,但多为复制.指令垄断部分阻碍创新
* 保障生产 *
-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执政党领导下依法治国.权威来自"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33.执政党领导权不容挑战
==== 对 社会机制 要求
- 生产组织和产品流通、配送等皆循契约方式;劳动力流动服从生产、消费之便而城市化聚居.参与生产、消费皆循契约方式,
城居租赁、拥产也循契约方式.服从等级、指令和血缘族聚的习惯退化消失.
- 交换互利基于平等权利;保障基本权利才有可能参与.广泛参与才带来竞争.
竞争必须公平、公正.争议召唤仲裁.仲裁维护共处.不公则生毁坏制度之心,自愿共处难存.
信息对称,要求公开、透明
- 产权尤知识产权保障. 其他激励创新的法规
普及教育
- 普及共识,移风易俗使全民熟悉、认同新生产方式和偕同而来的平权共处的新准则习惯.
权威必须代代长久维系,不因人而易.须与具体个人或集团分离,通过崇高化凌驾所有人达到与史同存.
完善护法机制,以透明、公开铸成公器.
执政者明白历史责任:维序保证国家持续发展和培育全民共识塑成适应新生产方式的共处社会得以维系的权威是长治久安不可或缺的两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