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分裂
基督教在发展的初期受到了来自犹太教和罗马统治政权的迫害,这种迫害一直到西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皈依教会才终止。
君士坦丁大帝虽然停止了对基督徒的迫害,但他迁都君士坦丁堡,形成东,西罗马共存共治的局面,为基督教埋下了分裂的种子。随着迁都君士坦丁堡,罗马失去了它政治中心的地位。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西罗马的灭亡为罗马基督教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日耳曼族人为了学习借鉴罗马文化,十分倚重基督教会和教会所办的学校,日耳曼人也渐渐皈依基督教,使得罗马的基督教在宗教事务和政治上具有双重的影响力。罗马教廷成为了基督教的中心。
但东罗马帝国依然非常强大。君士坦丁堡实行“君王兼牧首”的制度,依据政治上的强势,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开始和罗马教皇争夺教会的领袖地位,由此实际形成了两个互相抗衡的宗教中心。罗马教会的领导地位越突出,与君士坦丁教会的矛盾也就越深。罗马教廷将《尼西亚信经》里的圣父,圣子,圣灵的关系由原来的“圣灵来自于圣父”修改为 “圣灵来自于圣父和圣子”,君士坦丁堡指控罗马教廷篡改圣经内容和教义,双方的关系雪上加霜。1053年,罗马教廷和君士坦丁堡的谈判破裂,双方互相将对方逐出教会,基督教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天主教以罗马教廷为中心,教导权主要归于教宗与大公会议;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教会最高权力属于东罗马帝国的皇帝。
比较天主教和东正教,除了政治之争和“圣父圣子”,“炼狱”等少数概念之外,其教义的差异并不显著。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天主教的《旧约圣经》共46卷,东正教为50卷,东正教的《旧约圣经》包含了不被天主教承认的4卷次经。
第二,天主教十诫中的第一戒,东正教将其分为两戒,而天主教第九戒,第十诫,东正教则合为一戒。
第三,天主教和东正教虽然都承认圣传的价值,但圣传内容略有不同。
其他的区别并不是教义方面的,而只是一些礼仪的不同,例如服装打扮,划十字的方式等等。
天主教再次分裂成天主教和基督新教
根据罗马天主教教义,人要蒙恩必须得到代表上帝的教会的接纳和足够的善行,而罗马教宗有权给信徒分施基督及历代诸圣人们的恩典,赦免信徒所犯的罪,称为“大赦”。大赦演变成后来所谓的“赎罪券”制度。中世纪晚期,为了筹措资金,教廷授权神职人员贩卖赎罪券,赎罪券沦为敛财的工具,激起各方的不满。
因此,马丁·路德1517年反对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得到来自社会各阶层和的广泛支持,日耳曼各公国的统治者也希望借这个事件摆脱罗马教会的势力,使内政得以独立。在与马丁·路德的谈判失败后,罗马教皇将马丁·路德定为异端,驱逐出教会,马丁·路德也随之宣布教皇非法,脱离罗马天主教会。教会分裂成天主教和基督新教。
基督新教反对赎罪券制度,提出“因信称义”的概念,认为信徒被称为“义”不是倚靠任何人为的善行或修练,不是依靠赎罪券,而是源于神主动的恩典和赏赐,是人因着圣灵奇妙的工作而向神悔改认罪并信靠主耶稣基督。
基督新教的主张可以归结为五个“唯独”:唯独圣经,唯独信心,唯独恩典,唯独基督,一切荣耀归于上帝。基督新教只承认圣经为信仰的唯一正确、不变经典,否认圣传的权威,反对罗马公教教会与教皇有诠释圣经的最高权威。基督新教还将《多比亚》等7卷次经剔出《旧约圣经》。除此之外,基督新教秉承了天主教的神学体系。
新教内部后来发展出很多不同的宗派。这些宗派在基本教义上并没有不同,其区别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施洗:信义宗赞同为婴儿施洗,浸信会则反对。
圣餐的含义:信义宗认为圣餐是领受主的身体及宝血,浸信会和再洗礼派认为圣餐只是纪念性质的仪式,而改革宗和长老会则主张信徒透过信心可以领受到属灵却不可见的实体圣餐。
组织制度和教会管理:改革宗,长老会为限制权力,选举“长老”监督教务,浸信会和公理会反对政治化架构,采用会众制,实行自治。圣公会则走折中路线,教会在教会制度“均一”的前提下自治,实现“自治共融”。
和政治的关系:改革宗,长老会认为教会人士可以参加政治活动,国家从属于教会。浸信会和再洗礼派则主张政教完全分离。
此外,不同的新教宗派还有一些不同的主张。公理会尊重个人理解上的差异,浸信会则在主张人的自由意志的同时强调人应当担负起的责任。公谊会或贵格会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和暴力。而循道宗或卫斯理则主张“内心的平安喜乐”便是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