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刚刚开始读初中时,我哥哥给了我一本他用过的成语词典,是甘肃师大编纂的。当时我非常高兴,有空时便会翻一翻,权当小人书看。里面的成语典故就是一个个小故事,读后还是觉得蛮有趣的。就这样无意中学到了不少课本里没有的词汇。以后在报纸、杂志上碰到这些成语,每每让我会心一笑。不过,偶尔碰到有些生硬、做作或故意卖弄的运用,也会让我哑然失笑。如果说当年我对课本、字典都是当作圣经一般,是绝对不会怀疑的,现在我对许多东西已不再轻信,常有一些胡思乱想,不会再盲目迷信古人了。 釜底游鱼:指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出自《后汉书·张纲传》。 我的疑问:东汉(25年-220年)人烧/蒸/煮鱼前难道不先clean(去鳞、去肚、去鳃、清洗)吗?如果当时的国人真是如此吃鱼的,那确实非常令人吃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既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成语出自①《诗经·小雅·鹤鸣》 我的疑问:难道本山之石就不能攻玉?如果也能,为何不优先考虑本山之石?何必舍近求远,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敲山震虎:一、通过敲山来震慑老虎,使老虎不敢发威。二、军事策略计谋之一,制造攻击的声势,使隐蔽的敌人惊恐。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我的疑问:通过敲山来震慑老虎这个办法很笨,花了很大力气,却闹不出很大动静,未必能吓住老虎,远不如敲锣有效,省力。看来古人还是不行,怎么没想到敲锣震虎? 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出自《宋史·李全传》。 我的疑问:狐狸通常是兔子的天敌,它们不是同类,也不可能成为盟友,造出这个成语的人显然缺乏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