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9月21日)的一大新闻是人大一教授怒斥其新招的研究生“狂徒”,并宣布与该生断绝师生关系。该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孙家洲,官网介绍孙为二级岗位教授,现任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而学生为刚入学的2015级硕士研究生郝相赫。事件起因是郝生的几则论及一些学院和教授的专业水平的微信。
这个导师与弟子划清界线的过程很简单,先由郝的微信引起:
郝在微信中骂了北大的历史系为垃圾系,人大从北大历史系引进的为垃圾教师,并认为人大的历史系被这些垃圾教师砸了牌子。郝的导师孙家洲中午看到该微信,“极为震怒!当即发出公开评论,怒斥狂徒”,但评论无法显示,立即宣布,郝相赫不再是他的弟子,并将决定告知了郝本人。
事后郝生写了《情况说明》,解释事件的起因:
“2015年9月19日,我在人大图书馆读书。读了李凭先生的《北魏平城时代》后,对李先生分析政治史的思路非常钦佩,就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赞颂这本好书。发朋友圈的时候,我确实有点感慨的,魏晋南北朝史领域有李先生这么杰出的学者南下澳门了,而在北京,中国的两大文科名校——人大、北大里执教魏晋南北朝的导师却没有人及得上李先生的水平。我以前读过北大阎步克教授、人大韩树峰老师的高作,并不十分佩服,于是就拿来比较,说后两者“平庸”。”
年轻学子读了专业著作,指点文字,评介作者,虽用语激愤,也该是正常的吧。郝还辩解说,他的微信圈除了导师孙家洲,都是私人朋友,可将之视为私人信件的。我是同意郝的辩解的。
就此一个简单的事情,引起了孙教授的勃然大怒,斥学生为‘狂徒’,并与之断交,该生的“情况说明”还担心此事件会毁了他的专业前途。“搜狐新闻”的最新的消息说,“当事学生郝相赫在新浪微博发布道歉信,表示“感受到了很大压力”,希望老师“能够继续容留”。信中写道:“我在收到孙老师的公开信时,非常震惊,惊慌之余发表了一个‘情况说明’,解释了一些我的观点,也表达了歉意。现在我收回这个‘情况说明’。”事件以学生俯首认错结局。
这真是一个可悲的事件!一个有可能有探索叛逆精神的学术新苗就这样还没出土就夭折了。可在中国当今的学术环境中,还会有其它的结局吗?
孙大教授或许与郝生嘲骂的北大阎步克教授有学术,甚或利益上的牵连,容不得自己的学生骂阎。或者根本就是蜷伏於阎的大旗下,根本不敢得罪。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中国学术界的千丝万缕确是当今中国学术界的常态。
郝生还骂了人大历史系的教授韩树峰,并认为人大历史系被砸了牌子。这是直接挑战孙家洲任历史学院院长的权威和学术地位了,一个刚入学的新生如此‘狂妄’,在大陆当今的学术环境中确确乎是难于见到了,孙大教授自然要狂怒。
可事实上,孙家洲的行为粗暴地干涉了学术自由,扼杀了年轻学子的学术探索精神,并展示了中国式的师生关系的丑陋一面,为“盛世中国”添上了浓妆重彩的一笔。
为郝生借箸代筹,要还想在历史学研究的领域里混,还是早走香港、台湾,或者日本吧。那里会有学术自由,没准还能成为李敖第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