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相对论导论
第一章 利益和流通---经济动力学最基本的元素
谈到经济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包括各种宏观指数在内的一大堆数据和各种报表(诸如P&L report, Balance sheet等),因为不论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财政,还是个别企业甚至私人家庭生意的营运来说,这些数据和相应的报表是人们对已有的经济状况的记录和制定未来的运作的依据。但是,指数也罢,报表也罢通常只是静态地反映经济的状态,而不是直接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动力学因素。比如,一个企业的P&L报表上可能记录了某项经营的一笔亏损,而同时又记录了一笔投资的巨大盈利,所以在他们的balance sheet上,该公司的资产有正的增值。实际上这里相互抵消的正负值之间在操作上可能根本没有什么直接的因果关系。
从动力学的角度来看,真正反映经济的动力学因果关系的是流通。A从B购买了一批货的交易中,A拿到了货,B得到了钱,从整个经济体系来看,这是一种动力学上的平衡,就象是一架喷气飞机所得到的推动力与周围空气所得到的相反的动量之间的平衡一样。实际上,一个所谓的市场经济体系内包括科技成果,教育培训,艺术创造,工农业产品的创新和生产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价值的创造都可以被说是在流通的过程中实现的;当然,流通的过程也可产生各种破坏性的甚至邪恶的负面产品来。
那么流通为什么会发生呢?答案很简单,导致流通的最基本的因素是交换,或者叫做交易。而交易的前提是利益,所谓交易其实就是某种利益的交换。亚当斯密所说的那只无形的手,说的就是人们在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的前提之下的公平交换,能够使市场达到平衡。我们每个人的直接资源和能力都是有限的,而一个人的与他的基本需求及欲望密切相关的利益却可以是远远超出他的生理潜力所能实现的,所以他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他所需要而又无法自己产生的物质及服务。当然,获取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可以抢,可以强迫上缴,可以欺骗,也可以是赠与,可以互惠,还有就是通过基于利益的交易,而今天对于经济来说,人们主要感兴趣的就是通过交易来实现的对于个人或团体的需求的满足。
下面我们对流通与利益这两个彼此关联的基本要素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进行一些更详细的讨论。
第一节 流通与经济
我们先用一个简单的假想例子来演示流通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动力学关系。虽然政府和金融机构在社会经济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们的存在并不改变流通与社会价值的基本关系,因此为了简化起见,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忽略政府以及包括银行在内的任何金融机构所起的作用。
假设在一个ABC小区内有三户人家A, B, 和C,而且他们的经济收入都来自这个小区之外。在某一年里,家庭A的年收入为14万元;但是家庭B和C那一年都只有勉强维持生计的5千元。所以在那一年里,ABC小区的家庭年平均收入就是
(14 + 0.5 + 0.5)÷ 3 = 15 ÷ 3 = 5 万元。
假设在第二年里,A, B, C三个家庭除了从小社区之外挣回上述的15万元之外,家庭B为家庭A提供了某种非常重要的服务,为此家庭A给家庭B支付了7万元;而家庭B为了给家庭A提供服务从家庭C买进了价值2万元的材料,那么在那一年里,ABC小区的家庭年平均收入就变成了
(14 + 7 + 0.5 + 2 + 0.5)÷ 3 = 24 ÷ 3 = 8 万元,
也就是说该小区内部在这第二年里的流通为小区创造了9万元的价值,从而使小区的家庭平均年收入上升了3万元。如果小区内部的交易与市场价格相符,那么我们可以说在这第二年里,按照市场价格,小区内部的流通创造了9万元的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可以肯定在这三家之间流通的资金一定会给他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积极的效果呢?答案是我们无法肯定!如果家庭B是一个做职业杀手的单身,而家庭C卖给家庭B的是枪支弹药,那么那9万元的小区内部流通不但不会对社会带来好处,还可能使小区内的那三家人惹上杀身之祸。其实,资金的流通为社会提供了调动社会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机制,至于人力物力被调动去干什么,不是资金流动本身所能决定的,而是受到一个社会的整体和局部的政治文化环境影响的。如果一个社区的资金流动全是用来毒害人民,破坏环境的话,那么资金流动的结果不是为整个人类创造财富,而是创造灾难。
从上面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流通的社会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流通的渠道,二是在流通所发生的社会环境里的政治文化条件。在上面的ABC小区的例子里,如果具有家庭A所需技能的家庭B不与家庭A住在同一个小区里因而家庭A并不认识家庭B,而与家庭A作邻居的是另一个家庭B',而且家庭B'与家庭A之间整天打得不可开交,那么前面所说的流通渠道就不存在了,相应地,前面所说的流通也就不会发生了。另一方面,如果前面的流通渠道非常畅通,但从家庭A流向家庭B的钱是家庭A在赌博中输给家庭B的,而家庭C卖给家庭B的是毒品,那么在那样的小区政治文化环境下,家庭A, B, C之间的资金流通对小区ABC及其外的整个社会的效果就是非常负面的了。
从社会的结构或体制来说,我们似乎可以根据上面提到的影响流通的社会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来把一个社会的结构分为经济体系和政治文化体系,与社会的流通渠道相应的叫做经济体系,而与决定流通发生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的条件叫做政治文化体系。但是,如果我们再仔细地对上述的政治文化体系的状态在上述的经济体系里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治文化体系的状态不单单是影响了流通的整体结果到底是为社会创造了正价值还是负价值,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流通自身的效率。所以我们其实应该说经济体系是包括了政治文化体系在内的整个社会体系。
第二节 利益与经济
经济现象背后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利益。今天对很多人来说,经济就是一大堆数据,其实,对经济的认识首先是一个哲学的问题。同自然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过程类似,今天的经济学也是通过把对经济问题的哲学思维与数学结合起来并引入对于真实过程的数据收集而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早期研究经济学的人主要都是些哲学家,而在哲学里面与经济学关系最密切的恐怕就是关于伦理的哲学,亚当斯密之所以能开创经济学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是关于伦理哲学的大师,他的一部成名作就是“关于伦理情感的理论(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即便是对于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的人来说,经济的目的还是伦理,是幸福,是利益。离开了利益空谈经济是没有意义的。不但从经济的微观机制来看,如前面提到的,利益是产生市场经济中的流通的基本动因,而且从社会财富的宏观分配以及经济的宏观走向来说,利益的因素都起着一个基本的杠杆作用。因此,对于利益的特点及功用的认识应该是对社会经济的哲学认识的一个基本起点。
从人类的考古和历史资料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人类之所以能够承受各种严酷的自然选择而得以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很早就开始形成的社会合作能力。所以,社会性是我们人类的一个基本特性。但是,由于不同社会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的存在,对于每个人来说,其他人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潜在的竞争意味。实际上,人类的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从来都是相互依赖与相互竞争的一个复杂的混合。人们对于竞争的恐惧并不总是简单地来自可造成直接生存威胁的明目张胆的敌人,而是深深地根植于对于生存资料的供应的稀缺的恐惧。在古代的斯巴达,人们会把老弱病残作为社会的负担而丢弃。虽然今天的文明社会的道德体系已不再允许类似的实践的存在,现代人实际上仍然活在对于来自同类的竞争的恐惧的阴影之中。
今天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人们都喜欢把团队精神当作一个时髦的政治词汇,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离开了不同分工的他人的合作,自己的工作是难以完成的。但是,当面对工作保障,升迁空缺,奖金分配,或商业机会的时候,人们都会很自然地将可能减少自己得益的可能性的他人视作生存的潜在对手。人类在争取生存权的努力上对于他人的这种复杂的双重态度本身是对于从逻辑上来讲他人的实际价值的一种心理的反映。从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对于每个共同生存的他人来说都具有双重的价值:一个可以赖以生存的伙伴的价值和一个可能削弱自己的生存条件的对手的价值。我们甚至可以根据这种双重价值将一个社会人抽象为一个具有正负价值的偶极子,其中的正价值为有利于他人生存的价值,而负价值为不利于他人生存的价值。而这正负价值的大小由很多复杂的因素来决定。彼此相爱的人负价值可能接近于零,而凶猛的敌人的正价值则趋于零;当一个朋友转变为敌人时,他的正负价值就发生了极大的颠覆,反之亦然。
很多时候人们认为对自己有利的不一定真的就有利而人们认为对自己不利的也不一定真的就不利,所以当我们谈论个人利益的时候有必要意识到真正的利益与表面利益之间的不同,而只有表面的利益才是人们所认为的对自己有利的。影响表面利益的因素很多,比如信息和知识,情感,忠诚,同理同感心,利他心,文化影响,政治和宗教信仰,等等。但是,尽管实际利益与表面利益之间的区别对具体事件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它不会影响我这里对于经济相对论的讨论。这是因为尽管真实的利益才可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当一个利益出现之前,之后,及存在的过程中,人们通常所能认识到只是表面利益而不是真实利益;他们有可能根据他们对利益的认识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作为,但是他们所依据的也只是表面利益而已。所以,人们行为的依据是他们假设的利益而不是真正的实际利益。如果两个人之间原本根本没有利益冲突,但他们却认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那么他们仍然会彼此将对方视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只有当所有的人都只把他人的利益看成是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不同人的表面利益之间才不会存在冲突。不过那只有在一个理想的完全利他的社会才会出现,而那样的社会本身又是不可能存在的,这是因为如果每个人都只关心他人的利益,那么他们就都在等着别人来关心自己的利益,即利他主义的悖论。这就是为什么真正利益与表面利益的不同不会影响本文讨论的原因。
利益冲突原本是存在于全世界的个体之间的问题,但是每个人的利益又与他自身的复杂社会关系密切相联。一个简单的例子是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同一家庭的人还是常常具有很多共同的利益的。另外,每个人的利益都是与他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密切相关的,而一个社会里人们的社会地位与财富又都是分为阶级或阶层的,所以所谓的个人利益本身又是一个与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挂钩的社会性变量,相应地便展示出各种意义上的社会标记。
相关链接:
经济相对论导论---引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