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文字辨析和流程图分解,我们可以看到俞文的思路(见图一): - 政治民主的理念和目标通过政府的善治来达到和实现. - 由强调善治,可推理出治理所凭借的基础(社会共处的公认原则)和架构(保障个权、平等、公平、公正原则的社会建制体系)已经(至少是基本)建立而且合理,因此可作为依据和保障. - 通过善治来换取民众内心体认的支持和认同(满足要素1). - 其他要素2-10全面纳入政府执行善治的程序和行为. ·政务(即政府行使公权力的职责和行为的)信息透明公开(要素2),以便民众参与决策和监督. ·责任性,回应,有效(要素3,5,6)乃政府如何履行执掌公权的职责. ·(依)法(而)治(要素4)作为政府行使公权的规范和约束. ·廉洁(要素9)要求政府公务人员不腐败不以权力寻租. ·认可民众政治参与(要素7)和对其他社会管理的参与,但强调后者更趋重要.因此参与的要义变为善治之下的合作(有否减弱和遮盖民众当家作主的作用之嫌?). ·公正(要素10)意味权利平等,分配合理,机会均等和司法公正.提出在当代特别要求消除贫富分化,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因此公正的侧重点在分配合理. ·稳定(要素8)为实行治理的必要条件,也是善治的结果. ¶ 这样,政府以善治换取民众内心体认的合法性(要素1). 这是一幅比起人治而言大大改善的法治图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于: # 善治囊括自始至终,政府成了当然主角.笔者无意非议这点,既然由政府来代行公权,登台唱戏必然是政府出面.但委托政府代行公权的主人-民众的地位如何体现?不错,参与(要素7)被提及,但成了从属,更被规划成合作者.确实任何社会管理都需要政府和民间合作,但主人和公仆的法理定义不清,一旦有了争执,如何来判断和裁夺呢?在政府和民众两端,政府是强权一方.限制和防止滥权,是现代政治首要防范之一,因此廓清这里的法理定义乃属防患于未然. # 只说治而不考究一下治以所据者,智也?不智也?尽量利用已有架构建制,有成本和利于稳定的考虑在,于实际施行中当先考量,但改革的思索探路,与日常管治举措不同,必须究根问底,追讨人类共处原则和什么样的社会建制体系有利于减少和避免不公引致动乱的隐患.长治久安,稳定,透明,成本效益与廉洁反腐等等都与这个基础和架构有关. 带着这样的问题,回看俞文提到的政治民主要素,实际只要稍作调整,就能作出一幅更服众、从而容易得到民众内心体认的图景.思路的变化在将政府善治为主当出发点更改为在法制(同一规则昭然于世)和公正(不偏而服众)的基础上和范围内,由民众托付公权力给政府和政府以服务民众并接受监督和述职回馈民众组成逻辑回路的透明游戏规则(见图二): - 先约同守的法制(同一规则在一切人之上;由要素4而来).先约而天下尽知;尽知而以公论和法定贯彻机制(enforcement)保障不被违反. - 服众的公正(裁决超然;由要素10a而来).民众和政府间托付-服务关系的监督、追诉和述职,民众基本权利的申诉皆由此得以保障. - 在上述的法制和公正之下,民众(参与;由要素7a来)->托付公权力给->政府-行使公权力来服务(善治)->民众这样一个政治过程以透明公开方式(由要素2来)进行.民众和政府的主人-公仆关系由托付公权力体现,法制和公正则保证(得到公权力后的)强权一方不能滥权. ·责任性,回应,有效(要素3,5,6)是政府行使公权的职责. ·廉洁(要素9)是对政府公务人员(以及机关)的规范约束. 通过在法制(由要素4来)和公正(由要素10a来)见证下的透明(要素2)过程,以上各条得到查验核实. ·民众参与自主管理(由要素7b来)是民众和政府自愿协调的双向活动.同样由法制(由要素4来)和公正(由要素10a来)见证下的透明(要素2)过程得到查验核实. - 机会均等(由要素10b来)由民众促进和政府行政来共同推动,也同样由法制(由要素4来)和公正(由要素10a来)见证下的透明(要素2)过程得到查验核实. ¶ 如此,民众内心体认的合法性(由要素1来)通过法制/公正/参与来保证. 五. 行以切实,谋以深远 行文结束之际,作一归纳: 俞文求实和愿意践行的想法及由此呼之欲出的实际步骤值得肯定. 笔者辨议的以同一规则在一切人之上的法制精神替换狭义的(依)法(而)治、突出有争议下裁决的超然和被公认来实现公正、明确民众托付公权力给政府的政治流程这样三点,着眼点皆在真正落实社会成员发自内心体认因而成就无可争议的合法性.这个政治学范畴要素的夯实,是长治久安、消除一切动乱隐患的必不可少之举,从道义上和从实践的层面上或迟或早都必须这么做. 当然,处荒野之远,且仅从辨析和思考的角度谈论,说来相对容易.身居庙堂者,有实际操作和驾驭局势的种种难处.竭诚以望的是全体中国人上下合力,集思广益,召唤民主实行政治改革.行以切实,谋以深远,从而避免乱局,告别踟蹰停滞,造福全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