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词话改革 读网章之余,间或习文填词,惟图自身的华夏文化基因不致退化殆尽。今步古人温庭筠《梦江南》韵(打油)填成一阕以感时闻: 言共识, 好梦锁春秋。 执鼎顽儿忧世序, 千帆力学论空悠。 改革唤人愁。 (拈来此词牌的缘由全在原词中有“过尽千帆皆不是”句。飞卿所言是另番场景别样情绪,此处撇过不提) 新、旧年交替,网上也是风生水起。年前刚有宪法学者张千帆牵头呈示“改革共识倡议书”,便发生倡议书从其露面的博客消失。紧接着一群曾为体制内干练之士主笔的《炎黄春秋》杂志网站元旦公布2013年新年献词“宪法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共识”,甫四日网站即因备案技术原因被关闭。学者和干练之士都在谈政治体制改革时首先依据和高举宪法,并同声赞誉为“共识”。很明显,其据其举其誉有误,或至少有缺失—几方鼓吹,一方迎之以消失和关闭,共识并不在那里。 执鼎,握权在位也;顽儿,乃据实引历代党领袖自称“人民的儿子”之语。人民听领袖的话,自然而顺从;反过来则不太容易,因而名之“顽”。也许居庙堂之高的在位者与阶陛之下的不在位者看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图改革者为民族为国家计,急急乎扬名立篇,历史自我脚下始;执权者为当政集团利益计也多少为社会百姓安生计,更多关心的是施政掌天下的威和序:以力而威,由威定序;有序则天下安。威损必序乱,是为天下危。社会发展进步到今天,改革几为必须。君不见经济上的改革已逾三十年。与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其要点为三:民众如何平等共处;政府何处获得权力和如何施政;个人、集团、政府之间有利益冲突时如何裁决)改革已经摆上桌面。如今的消失、技术性关闭比起从前的人身消灭、莫须有定罪已是明显进步,执权者的顾忌实际上也突显他们的焦虑:到底应该怎么办?迹象表明他们并不太清楚,所以踟蹰难行。既得利益和在其位谋其政的历史责任逼迫他们认识到第一国家社会不能乱;第二经济要发展;第三才轮到平民怨安天下。这个排序没有什么不对,问题在领导者的责任在引领社会向前,必须明了已然变化的社会前进的方向和其变化向前不可违拒的原由根本。当然,人非圣贤,日理万机全方位应对,再要在眼界上高屋建瓴、先人一筹,并非能时时处处如愿,这时就需要专门从事研究、思考的学者提供思想的透视和镜鉴来帮助执权者做决定。深远之见合于权威之力引领社会,是为民众之幸。 可是,名校教授、专研宪法的学者提出的六点倡议,虽有其内容如承认现有架构免破序(依宪执政)、逐步还权于民(选举民主、表达自由)、壮大社会物质福利基础(市场经济平权及公益投入)和执法维宪(司法独立、释宪权威)等,但这些仅有如标的。标的易竖,但如何到达那里,必须同时备以可行的、尤其能使执政者信服的途径。监督权力、还权民众、反对国家垄断、独立司法等等,都有一个涉及如何对待和服从权威的核心问题。权威必须至高无上、无可挑战,才能维持稳定有序的社会,从而提供和平安全生活的环境和其他一切发展尤其是经济生产的基础。这在任何社会都一样。宪政国家的至高无上权威就是国家根本大法--宪法。应该承认现实中的中国尚不是宪政国家,那么如何完成从党为大到宪法为大的变迁而不致有丧威失序、社会动乱、国家发展停滞倒退的负面危险效应,是体制改革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路径可不可行,几乎就系于这一核心之虑。嗟乎!所见学者的名和衔可谓高且大,附署者也多自视为高士,但细读其议论,于此核心处空空然悠也无所着笔,不免慨之叹之。无独有偶,《炎黄春秋》的新年献词犀利指出中国的宪法基本上被虚置,吁落实历届党代会章程早已自行规定的“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只是如何切实践行“党在法下”,如何变宪法虚置为实置,献词无可行的路径指荐,充其量又是词章的警醒。 不能宽解执政者的丧威失序之虑,任何倡议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目前朝野上下逐渐认识到改革需集全民之力包括领导层、社会各界和普通民众,任何对立冲突只会抬高社会进步的成本。依中国的现实情况,在位者握有权力、掌控非常比例的大量资源,他们的主动与否同改革的成败和其进度的快慢息息相关。因此最好的推动就是提供可行途径,帮助在位者抹去威失序乱的梦魇,使其为自己的利益、同时也为全民的福祉施行改革。当然,帮助、推动为的是合力求改革低成本,并非说在下者只能顺从。毕竟天下者,民众的天下。一定乃至充分的压力是为必要,不然权力异化,“人民之儿”有可能会顽劣不羁。这种状况将不是社会的福音。不过,在位者若“顽”,能压制于一时,却不能长久逆历史潮流而动,最终会丧失变革的主导权。晚清当局的迟疑顾私惧变(另加外敌的欺辱),导致在野各界奋起争夺变革社会的主导权,因此威序尽失,社会动乱,引致辛亥革命,继而军阀、党派群雄纷争,百姓涂炭,几近百年才回归建设之途。这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最近的“殷鉴不远”。 不希望在位者杜绝改革。寄希望深思熟虑者慷慨进言。合中国之力,解改革之愁。更或许、谋生觅食之余,渔樵野人也可闲话兴亡,指点江山。 诸君,且一同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