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經濟學家的對象。 和物理化學等科學面臨的對象不同,經濟學家很難把自己和需要研究的世界截然分開, 經濟學面臨的世界並非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客觀世界”, 經濟活動既是外在的,物質的,又是精神性的。
其次,全球經濟活動是開放的,沒有靜止邊境,每時每刻,世界人口都在增加,世界經濟總值都在變化,雖有波動,總的趨勢是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龐大。
整體而言,連股票市場這樣一個經濟活動的亞系統都是非線性的,不可預測的,經濟活動更是極其龐大非線性系統,從本質講是不可預測的。
一般而言,作為人類個體的個人,是無法徹底解析整個人類,。 要解析整個人類,最重要的前提是跳出人類世界,從超然的角度研究人類。經濟活動也如此,作為經濟活動極其微小的一個單元的經濟學家,也不可能徹底解析經濟活動。 對其他類似系統,包括歷史系統,都有這種限制。
但是股票市場的不可預測,並沒有妨礙人試圖征服一個不可實現目標的熱情。無數人嘗試發展股票市場的模型,試圖在預言股票市場上取得某種進展,搶占上風。同樣,對經濟活動,對歷史活動,也有無數人試圖征服一個本質上“不可實現”目標。
畢竟,人在行動中,人行動需要某種指導,需要某種理論,不可能全靠經驗,全靠直覺。因此,經濟理論的謬誤正式人類如此尷尬處境的必然結果。不管過去的理論失敗過多少次, 政府和企業做決策時必須依據經濟理論和經濟模型,即使知道理論可能導致錯誤,理論可能導致失敗,對於行動中的人,每時每刻都要做出重大決策的人,沒有人敢於拋棄理論。
這也許是人類宿命的地方。
西方文明的成就,也許正在於不斷試錯,不斷試圖征服不可能的理論高地,也許正在於發明了無數仍舊包含種種局限的數據模型,而且不斷把這種研究方法推向以前認為絕對和數學模型無關的領域。 能具體挑出錯誤的數學模型本身就包含了對真理認識的進展, 無法明確說明對錯就永遠無法前進。
一點胡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