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滬寧其人
網上傳王滬寧又有夫人了。這是他的第三次婚姻。有關王滬寧我們知道的真不多。先看網上“正統”媒體是如何簡介他的。王滬寧1955年10月6日出生於上海,山東萊州人,法學碩士。198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十六至十八屆中央委員,第十七屆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現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王滬寧被外界稱為“中南海第一智囊”、“幕僚長”。
有關王滬寧的早年經歷,簡介中就一句話“1972-1977年在上海師範大學幹校外語培訓班學習”。算一算,1972年王17歲,應該是初中畢業。1970年以前,上海市初中畢業生實行“一片紅”政策,即絕大部分“上山下鄉”;到了“1970年11月7日,上海根據外省市已改變中學生面向農村的單一去路,上海的工礦業也存在勞動力缺口,故對70屆中學畢業生恢復按‘四個面向’進行分配,實行以兄姐去向為依據,決定本人分配到工礦或農村、上海或外地、全民或集體的‘按檔分配’、‘對號入座’的辦法。這一辦法延續到1978年”。王既沒有“上山下鄉”,也沒有分配到上海市工作,他幹什麼了呢?5年時間在“上海師範大學幹校外語培訓班學習”。這算什麼呀?太含含糊糊了吧?其實,比較合乎邏輯的推論,王應該“上山下鄉”,但他在上海“泡病號”逃避之。大概在這5年裡他曾在上海師範大學幹校外語培訓班聽過課,結果這就算是他這一期間的“經歷”了。如果確實如此,那王17-22歲這5年其實就是無所事事。
我在網上還找到一點點有關王有關這段時間的簡述:
王滬寧上中學那幾年,正趕上“文化大革命”,學校里老師挨批,社會上打打鬥斗。王滬寧是個性格十分內向的人,對自己的父母也從不流露情緒。學校停課後,愛學習的他就躲在家裡看書,從不參加抄家、批鬥等活動。1971年,王滬寧初中畢業,由於體弱多病,未上山下鄉,待在家裡繼續自學。那時候可供閱讀的書很有限,他抓到什麼讀什麼,一副如饑似渴的樣子。由於好學,做人又謹慎,1974年夏天,做了不到3年學徒工之後,王滬寧被作為“工農兵學員”推薦到華東師範大學西語系學習法語。王滬寧終於在19歲的美好年華走進了大學校園。華東師大西語系有一個雅號,叫“大使培訓班”。王滬寧的英語很好,法語更棒,按正常情況,他完全可以走一條外交官之路。但是,一個新的理想引導着他,使他毅然選擇了另外的道路。王滬寧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華師大西語系那年,正趕上我國恢復高考和研究生制度,他毫不遲疑地選擇了江南第一學府--復旦大學剛恢復的國際政治系。
這段記述漏洞太多!“文革”開始時,大中小學確實停課;但到了1968年初,中小學就“複課鬧革命”了。王滬寧在“文革”開始時11歲,是個小學生,他能去參加紅衛兵的抄家活動嗎?不過“1971年,王滬寧初中畢業,由於體弱多病,未上山下鄉,待在家裡繼續自學”恐怕是事實。這符合上邊對他這幾年經歷的推測--在家“泡病號”。
下面,這段記述又無中生有了,說王“1974年夏天,做了不到3年學徒工之後,王滬寧被作為‘工農兵學員’推薦到華東師範大學西語系學習法語。王滬寧終於在19歲的美好年華走進了大學校園”。如果真是這樣,王滬寧的簡歷中應有記載。後來嘛,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王滬寧在1978年直接考取研究生,進入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王的簡歷中有記載。王是沒有上過大學的。
以下是王滬寧讀研之後的履歷和職務:
1978-1981年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國際政治專業研究生
1981-1989年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師、副教授、教授(其間:1988-1989年美國愛荷華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問學者)
1989-1994年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主任
1994-1995年 復旦大學法學院院長
1995-1998年 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組組長
1998-2002年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2002-2007年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2007-2012年 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2012- 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王滬寧是第十六屆、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委員,十七屆中央書記處書記,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王是怎樣展露頭角,並被作為“理論智囊”被提拔起來的呢?有關資料顯示:
王滬寧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是學術界的知名青年學者,成為當時《半月談》等時事雜誌的封面人物;受到當時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負責人的關注,曾參與了從中共十三大以來的中共重要理論文獻的起草工作。1993年,王滬寧率領復旦大學辯論隊,參加“國際華語大專辯論賽”奪冠而成名。
1995年,在吳邦國、曾慶紅的力薦下,由前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欽點進京,出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組組長;1998年4月,升任中央政研室副主任;2002年晉升主任。曾直接參與、起草了“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重大論述;是江澤民、胡錦濤時代,中共高層的重要理論智囊。
2007年10月,在中共十七屆一中全會上,王滬寧當選中央書記處書記;是繼鄧力群之後,又一位理論界人士擔任書記處書記職務;2012年11月,在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進入中共中央政治局。
……………………………………………………………………
有關王滬寧如何成為三朝“帝師”的應該說得再詳細些。我在網上找到以下資料:
王滬寧是三朝“帝師”
王滬寧原是上海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1988年至1989年在美國愛荷華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作訪問學者時,與同在美國留學的江澤民大公子江綿恆相識並成為知己,通過江綿恆攀上了江澤民這個“高枝”,從此在仕途上飛黃騰達。1995年,江澤民欽點時任復旦大學國政系主任(相當於正處級)的王滬寧進京,破格出任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組組長(正局級),3年後升任中研室副主任,4年後升任中研室主任和十六屆中央委員。2007年十七大上成為中央書記處書記,2012年十八大上躋身中共最高領導機構,成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王滬寧到中央政研室後,主要為江澤民起草文稿。他沒有辜負知遇者的信任,忠心耿耿、盡心盡力地為江澤民服務。作為江的理論化妝師,王滬寧提出了“三個代表”的思想,成為江的理論標識和政治綱領。江澤民退位後,王滬寧不遺餘力主持編輯出版了《江澤民文集》一至三卷,為江的理論遺產和政治遺產樹碑立傳。
胡錦濤上台後,王滬寧轉而成為胡的文膽。胡錦濤無論到國內考察、國外出訪,還是出席大小場合,王滬寧總不離其左右。王滬寧還“與時俱進”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作為胡的理論標識和政治綱領寫入了中共《黨章》。
十八大習近平掌握中共大權後,王滬寧又成為習的文膽。習近平視察各地、檢閱三軍、出訪國外,王滬寧每每緊跟其後,並提出了“中國夢”作為習的綱領性政治口號。
客觀地說,王滬寧是服務中共三代領導核心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的首席理論家,這在中共歷史上既是空前的,也肯定是絕後的。胡喬木這位當年中共“第一支筆”,也只是為毛澤東、鄧小平兩位領導核心服過務,而且為毛、鄧服務的大筆桿子還有陳伯達、胡繩、田家英、李銳和鄧力群、于光遠等人。鄭必堅是比他們晚一輩的黨內大理論家和大筆桿子,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僅僅是為胡耀邦、趙紫陽兩任總書記服過務,同樣,當時為胡、趙服務的大秀才何止鄭必堅一人。而王滬寧在中共黨內則是“一枝獨秀”,成為自胡喬木以來第二位職務到政治局委員的大秀才,而且又是三朝“帝師”,這顯然是胡喬木、鄭必堅等前輩同行難以企及的。
……………………………………………………
還有的資料說王滬寧的被重用與他的作為國家情報高官的前妻的父親有關。其實“即使在當時,王滬寧學術資歷極淺,沒有一篇稱得上純學術研究的理論文章;比王滬寧學術地位高得多的學者,在中國高校和社科研究所比比皆是。為什麼偏偏王滬寧被啟用,而不是他人被啟用?這好說明他的作為國家情報高官的原老丈人的背景起了關鍵作用”。
夠了,夠了,足以讓人反胃了。哎,對王滬寧沒什麼值得仔細研究的,現在的他不過是沒骨頭的御用文人。他能這樣無恥,是因為他從小就沒什麼自尊。
有關王滬寧的婚姻
王滬寧的第一任夫人是復旦大學的高材生周琪,與王有同窗之誼,北京人,年紀比王小一個月。二人於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畢業後,雙雙留校任教。賢伉儷均醉心學問,即使在臨結婚的當口,仍伏案啃書,最終因追求真理而沒要孩子,並於上世紀90年代初秘密結束了這段不知如何評說的婚姻。
王滬寧的第二任夫人還是復旦大學的學生,湖南女子肖佳靈。不同的是,她不是王滬寧的同學,而是他的學生,1967年生,小王滬寧12歲。能做三朝帝師的王滬寧,在復旦任教之時自也是魅力不凡。二人於1998年秘密結婚,但終因聚少離多而分道揚鑣。
王滬寧的第三人夫人是為青島美女,身材高挑,白皙而標緻,比王滬寧小30歲。具體姓名保密,據稱原是中央警衛局服務處的服務員,與王結婚後深居簡出,做了全職太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