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和‘六四’都是天下闻名的日子。 为何不说它‘举世闻名’而是说‘天下闻名’呢?原因是它还谈不上‘举世闻名’,外国人的大多数还真不一定了解它,甚至于不一定都听说过它。说它‘天下文明’,是借用了一句古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说天下者,乃是指中华之天下。 ‘五四’和‘六四’以学生运动而著名。论其背景,前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列强集体漠视同为战胜国的中国的权益,为日本向德国开战而侵占中国山东的既成事实背书。当中国政府准备在合约文本上签字的消息传到北京时,由青年学生和学者首先发起了抗议活动,进而蔓延到全国的高校和工商业的闻风而动、群起抗议。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的代表被授权拒绝签字了。后者是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期间因为物价改革失败、社会腐败的滋生而引发的学生抗议活动,与政府纠缠几十日,最后发展到静坐、绝食、军队戒严、军队武力镇压,其名号也由‘爱国运动’发展到‘动乱’、‘反革命暴乱’、此后被慢慢淡化为‘风波’。 如果将两者做一对比,有两个特点。 其一是反政府。说它‘反政府’,并不是说它旨在推翻政府,而是与政府不同调、不合作、不妥协,‘六四’更甚,直接发展到双方彻底撕破脸皮。 其二是成事不足。‘五四’的核心议题是抗议日本对中国领土和权益的侵占,虽说学生运动使得中国政府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却并没有阻止日本的侵略。反而是当时的政府在两年后在另一次国际会议上以合法、和平的手段收回了胶东半岛的大部分主权。‘六四’的反贪官、反官倒,也没有使得形成强有力的措施减少贪官、减少腐败。从近几年公开报道的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反贪运动来看,目前正在进行中,刚刚取得‘压倒性胜利’。 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也是说书生们的成事不足。说到这里,也许会有人或不以为然、或对号入座。那就解剖一下这个‘学生群体’的中国特色。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人在中国开了科举后,就是一个利益集团。由于社会资源的不足,并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特别是高等教育。于是科举制度出现了,体现了一种社会公平,让无权无势的平民有晋升社会上流的机会。最为其后果之一,读书人、文化人就和普罗大众之间有了一道鸿沟,不仅自我感觉优越、他人也认为读书人优越。虽然说,任何一个时期的社会进步都得益于知识的巨大作用,知识就是力量嘛!不可否认的是,一些读书人养成了指责别人、特别是指责政府的嗜好。指责一下,这也没什么,不是也有许多官员能够从善如流吗?一旦发展到要颠覆政权,那就是另说了。 读书人的优越感,还更深刻地反映在社会的不平等。不是说‘五四’为中国请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吗?青年学生们学的是现代科学、现代民主,却是不是真心愿意追求平等的。不信吗?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甚至于还有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荒谬之谈。啥是输了?不就是上不了名校、做不了白领、只能去扫大街或者送快递嘛!所以,‘五四’的学生敢于对抗北洋政府的号令,打警察,放火烧官员的私宅,警察和官员还不敢还手。如果被打了,社会舆论一定会谴责‘打学生’,而不是谴责‘打人’。要害就是这个名分。 再说‘六四’,最初的集会是胡耀邦追悼会的北京现场。官方的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里面,央视现场直播。北京学生的集会就在广场上。集会也就集会了,递交一份请愿书就递上。干嘛一定要递交给李鹏的手上才算数?李鹏不出来,三名学生代表跪在地上算什么事儿呢?后边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最后发展到血腥镇压才能恢复社会秩序。 作为后果,政府的名声在一部分人的意识中算是臭了大街了。其实也不尽然。作为中国学生这个群体,也从此知道了自己的分量,再也没有出现过像‘六四’那样的大规模运动了。我以为算是中国之福吧! 学生,说到底也是社会中平等的一员。毕业后的路要靠自己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坑灰未冷山东乱,原来刘项不读书。有作为的人,不一定需要有多高的学历。还是早一天和文明社会接轨,真正体现一个平等社会。那时,就不至于矫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