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阅兵现在成了新常态。好在有了地处华北平原的北京,有了北京的东西长安街,有了一个大广场,有了一座居高临下的天安门城楼。这么好的地方,不阅兵干嘛?从84年的军委邓主席阅兵开始,江主席、胡主席、习主席依次在国庆逢十之年登车阅兵。特别是习近平主席,一次抗战胜利阅兵、一次建军阅兵、一次国庆阅兵,频频登台,按照美国某老太太的说法,成了中国北京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阅兵展现了中国军队的软实力和硬实力。
先谈习近平发声的时刻。一个长篇讲话,当然是传递了丰富的信息的,俨然是一个施政纲领的压缩版,就不多说了。不过从讲话的口气、语态、力度,还是可以从他自从执政以来的一贯作风中获得一些信息。虽然没有像背诵林肯名言那样的戏剧化,虽然没有像‘地雷阵、万丈深渊、一百口棺材’那样的夸张言辞,虽然也没有仰望星空时的语重心长,却显示出一种说一不二、言出必行的霸气,也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一般的使命感。当然,各人的解读会有很大的不同。
软实力体现在将校官兵的意志和素质上,体现在集团的组织能力和行动力上。在这次阅兵中,除了两位属于‘国家领导人’序列的将军登楼之外,职业军人的各个官阶都出现在受阅部队中,这在历次阅兵中还是首次。空中的受阅梯队由空军司令员亲自升空带队指挥,地面方阵中由五个战区的主要军事首长亲自登车受阅,然后是总部机关的将、校军官组成一个单独的方阵。军人的天职是服从,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也不是不可能,现在就做到了。
软实力还体现在士兵队列的训练成果上。看那一个个横竖成列成排的士兵方阵,整齐的步伐,一致的姿态,甚为惊叹。这种阵势,在自然界里仅在晶体的点阵中看见过,但那是上帝造的规则排列。人为地把上千名士兵的二维排列、一维运动做成这样,唯一需要的是刻板而近乎残酷的训练。关于这一点,以前看过电视里对收阅部队的采访,那种训练的强度一点不逊色于任何其它军事科目。一支优秀的军队要有高昂的士气,难道说这样的队列不是士气的一种体现吗?可能有人说,人家美国军队从来不搞这一套,不照样打胜仗?呵呵!这个说来话长,咱以后再辩论。单说那次抗美援朝战争的‘长津湖’话题,中国的一个兵团十万人死磕美军一个海军陆战队师外加一个远东空军和海军,在装备和火力均存在严重代差的情况下,不也是敢于拼命吗?靠的是什么?不就是士气嘛!
软实力还体现在阅兵阵容的变化。这次阅兵一改以前的陆军各集团军唱主角的戏码,没有出现解说员常说的‘北伐铁军’、‘济南第一团’、‘XXX英雄团’等等称呼,而是把陆军作为一个军种集中放在一个士兵方阵中,和其它的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联勤保障、武警、预备役等军种依次排开。这种干法在组织形式上体现了此次军改后的军队作战序列,体现了关于军队的观念的改变,联合作战在体制上正在落实。 阅兵体现了中国军队的硬实力。与士兵方阵对应的是军事装备的集中展示,全部国产、相对于两年前的阅兵后百分之四十的新装备,说明了多军种的机械化信息化军备建设的快速发展。那三种新款式的东风快递,17号对接萨德和周边的基地,26号和这次没有露面的21号招呼海面和关岛,41号全球通,值得关注。空中梯队的直升机、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等等,早已经是见多不怪了,还缺一个大家伙H20没有露过面,估计也快了。
装备展示的还有许多许多,还有那些来不了的,比如航母算不算军备、北斗导航算不算军备?高铁、高速公路、重载铁路算不算军事实力?总之,阅兵看到的和没看到的,是一种经济实力和工业实力的写照,其中由许多落实到制造业的快速进步,例如超高强度材料的冶炼、特大型八万吨锻造设备、机械加工设备与技术、难熔金属的增材制造技术、先进复合材料。这些,是阅兵硬实力背后的硬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