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城慈济,新春祈福》 若敏 人生如歌,低吟浅唱,时光如画,温润心灵。亚特兰大有一批慈济人,有着向善向暖的心,2023年2月26日慈濟亞特蘭大支會在位於桃樹角市(Peachtree Corners City)的會所舉辦一年一度的新春祈福法會。在Annie师姊的邀约下,我来到了会所,走进感恩堂,Annie师姊迎了过来,安排我坐下。 慈济名称来源于“慈悲为怀、济世救人”,其成立初期,即开始从事社会救助事业;时至今日,慈济已名列当代台湾佛教四大教团之一。慈济初成立时为花莲当地三十名成员所组成,推动社会救助慈善工作。早期工作主要是募款及济贫,以“教富济贫”为目标,推广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精神,要求其成员“以佛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遂衍生“四大志业,八大法印”理念,希望建立慈济社会、慈济家庭,推动慈济人文。慈济推展其“四大志业、八大法印”理念时,普遍以其创办人释证严认为的“普天三无”为原则,推动“佛法生活化,菩萨人间化“的理想。而在此原则下,慈济之慈善事业运作不分种族,不分宗教及不分国度。团体中也不乏其他宗教、种族的志工。慈济为慈善机构,也是非政府组织,主要志业有“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国际赈灾”、“骨髓捐赠”、“环保”、“社区志工”。 慈济的新春祈福,是一年一度最大的法会,不仅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期许。慈濟亞特蘭大支會舉辦社區新春感恩和祈福會,以虔誠至敬的心為世界祈福,祈願世界和平無災難,風調雨順心平安,讓民眾藉由朝拜祈福來感受慈濟人文,平安祈福,心安祝福! 慈濟委员、慈誠、榮董、志工、慈青、慈少、人文學校學生、教師、家長和社區大德等參加法會,莅临参加的宾客有:僑教中心歐宏偉主任、侨务咨询委员何智达、黄美美,侨务委员陸復泰,現場氣氛莊嚴隆重。 令人动容的是竹筒回娘家的项目,57年前,慈濟從“竹筒歲月”開始,當時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省下5毛錢投入竹筒捐給慈濟,積少成多做慈善的好傳統一直傳揚,成就了如今慈濟慈善事業遍及全球128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擁有57個分會、1000多萬會員、幫助了上億窮人的亞洲最大慈善機構。从稚嫩的慈少,到玉树挺拔的慈青,从慈濟委员、慈誠、榮董,到志工、教师、家长,人们纷纷走向前台,完成慈悲喜舍的心愿。里面有很多我熟悉的面容,冯师姊、陈师傅等。 慈濟亞特蘭大支會負責人孫嘉蒞師兄上台致歡迎辭,期許人人能透過新春共修感受清凈無染如蓮花,啟發慈悲喜舍之心,祈願“慈悲行善福滿門,智慧處世德傳家”。並表示亞特蘭大支會在2023年2月份開始免費報稅服務 (VITA),為社區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費報稅服務,邀請有興趣的會眾一同加入志工服務行列。 接著在司儀謝秀央流利的中英文介紹中,引領大眾進入今日法會活動。今年新春祈福法會主題為:「慈悲行善福滿門. 智慧處世德傳家。」 【慈悲行善福滿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每天發一念心愛人,有這分愛,那就是能夠造福,積福,我們的家門就是有福。人人用菩薩心,點點滴滴累積起來,不分種族、不分宗教關懷天下眾生,人人造福積德,家庭幸福、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智慧處世德傳家】:以德傳家,必有後福。慈濟力行佛陀教育,從「竹筒歲月」一路走來,如今慈善腳步已經履及全球一百二十八個國家地區。 上人帶領全球慈濟人力行菩薩道,秉持「克己、克勤、克儉、克難」之靜思家風,期許增長自己智慧的生命,傳「德」給子孫,這是最有智慧的資產,才能真正福澤子孫。
司儀謝秀央是一位药学博士,会场节奏把握得当,自如地在中英文里转换,她的先生是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周志明(Ming Zhou),专攻中小企业商业地产,是KW 在美东南区业绩领先的团队负责人。 2018年,他协助慈济买到这个新会所,更大力赞助新会所的工程经费。如今,年轻的夫妻二人,长期参与慈济的事业,奉献和造福、積福。类似这样年轻的慈济人越来越多。据Annie师姊(闕美卿)介绍,慈济亚特兰大支会是1996年成立的,孫嘉蒞師兄(Charlie)是慈濟亞特蘭大支會的負責人(Since 2016),她特别强调,在慈济亚特兰大奉献的都是志工。 在朋友圈里,常常看到Annie师姊关于慈济的活动报道,尤其是近年来,得知他们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了不起的挑战,将一个破旧的仓库,改造成一所慈济人文学校,慈济活动中心和慈济厨房,他们还组织了很多慈青和慈少的活动,在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同时,也在培养青少年的领导力、奉献精神,在社区服务方面,积极地开展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大学生组成的慈青社是2012年成立,主要由亚特兰大在校的大学生组成,而慈少成长班是12-18岁的中学生。Annie 和Charlie就亲自带领慈青和慈少两个团体活动,培养他们的服务精神。在活动中学习人际沟通,跟团队的合作,在跟别人互动当中,培养people skill跟leadership。 (手语表演:地球是我们的家) 不分種族、不分宗教關懷天下眾生不分種族、不分宗教關懷天下眾生,我在慈济的几次活动中,被这一点所感动。 (从左至右:Annie、王凡、孙德华、Sharleen、Irene、徐琳、杨雪梅) 「心素食儀」香積種子志工培訓,一方面是推广素食的环保理念,另外就是培养志工,当老师将志工培训后,可以承担任务和举办义卖活动,并将善款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负责「心素食儀」香積種子志工培訓的教师和课程安排的Sharleen老师,在邀请亚城美食达人Irene老师加入之后,又邀请了在亚城拥有著名素食餐厅Café Sunflower的孙德华先生和徐琳女士,一凡中央厨房亚城美食家王凡老师,Nancy生活馆博主精通意大利美食的Nancy老师,烘焙点心高手雪梅老师,共同加入这个教师团队。 (左五Nancy老师,左六Irene老师、右四雪梅老师) 如今心素食儀的产品在Irene和Sharleen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上线,有咖喱角、养生馒头等,一些新品种,不断地涌现,很受欢迎。 (陈师傅和陆梅) 除了一直都在厨房的梁师姊、陈师傅夫妻,也有像陆梅、盧枚君、冯冰、翠芳、于婉玲、薄文涛、田世广、罗惠珠、Yanyan、桃一宝妈妈等义工们,利用周末来做慈济食品,让慈济之心在素食中传递。 据陆梅介绍,2月26日所有的委员和志工上午9点多就到达慈济参加彩排,各项目负责人还在紧张忙碌,司仪、灯光及音控配合,把控时长、调节音量、所有人员熟悉流程,力求尽善尽美,很多委员都是银发一族,一丝不苟地参加彩排,包括观众都腰板挺直端正地坐着,非常令人感动。他们的认真和付出,能够感受到。 問訊後,全體會眾虔誠唱誦《開經偈》,慈濟人文學校的學生奉獻“地球是我們的家”手語歌,老师在前面指挥,学生在台上按着手语的方式演唱,令人动容。 觀看感人至深的“2022年慈濟全球大藏經”,30多分钟精简版的影片,介绍了2022年慈济在全球的救援和资助活动。 从影片里得知,慈济在泰国发放救济,疫情纾困;在叙利亚建立满纳海国际学校,帮助失学儿童和辍学学生返回校园,有多名考进医学院的学生毕业后代表慈济为穷人义诊;在全球为俄乌战争中的乌克兰儿童募款;香港疫情期间援助口罩等医疗物资、食物和购物劵;澳大利亚史上最大的洪水发放毛毯和购物现值卡;马达加斯加泥石流严重缺乏食物,慈济汇集大家的爱心,帮助最需要帮助的难民;在尼泊尔建立义诊中心、洗肾中心;在印度帮助大山里的大肚子男孩去1100公里外的新德里手术,彻底康复;在南非,慈济已深耕30年,政府都没有深入的穷困地区慈济来了;在津巴布韦帮助当地人解决饮水问题,2013年来深勘挖井82口,修井113口;在莫桑比亚建立可容纳一万多名学生的慈济中学,这是莫桑比亚最大的中学;在缅甸发放种子、肥料和粮食,济助263个村庄4000多户贫困户;在新加坡建立慈济幼儿园,从小培养爱与关怀和孝顺的良好品德;在斯里兰卡,慈济助学,服务残疾,发放食品物资;在印度尼西亚开展大型义诊,惠及500位贫困人员,让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苏拉威西岛强震,慈济帮助援建2000多户的大爱村;在美国,佛州飓风后发放毛毯和现值卡;台湾地震现场,慈济救援队现场救人,送安心到家。 【2022慈济全球大藏经】Tzu Chi 2022 Year in Review(40分钟完整版) https://youtu.be/zjfYC8xN6xA 回顾2022年,世界各地灾难偏多,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强震,造成大量建筑坍塌及严重死伤。从2月17日到3月1日,慈济在土耳其已经完成了11场的毛毯、围巾及购物现值卡发放,嘉惠了3007户,大概有1万5千位灾民受惠。接下来,慈济计划展开更多的赈灾发放。借此新春祈福会,让我们一起感恩过去一年的平安,也为土耳其的灾民祈福。 人間菩薩慈濟人,行善造福,作不請之師,悲眾生之苦,痛眾生之痛,一步一腳印,堅定向前,走在最前,陪伴在最後,凝聚善念,消弭天下災難。在這人心不調的時代中,更要穩定人心,唯有愛,才能淨化人心,消除災厄。 在祥和寧靜的誦經聲中,人們懷著虔誠的心,列隊領取負責人孫嘉蒞師兄代表上人發放的蘊含智慧財與功德財精華的福慧紅包,這是上人影音書籍出版的版稅,年年一分不留地與大家分享,雖然是小小的紅包,卻滿載著上人的感恩與對大家的祝福,邀請众人接受這份“愛的傳家寶。紅包里有一句靜思語,是上人對大家的祝福,祝福人人平安,家家吉祥,福慧雙修。 副負責人梁師姐發放的福慧袋裝有淨斯本草飲、淨斯茶、淨斯穀糧餅乾和靜思書簽,這是慈濟新春祈福的一份誠意好禮,傳遞慈濟人對社區公眾的關懷。 最後,大眾們點起福慧燈,一起唱出心中的祈禱,藉此新春祈福法會,一起感恩過去一年的平安,也為土耳其的災民祈福。虔誠迎接2023年,讓我們凝聚這份愛的能量,人人發好心,立好願,共同祈願這是個人人平安吉祥的福慧年。 在祥和的音樂聲中眾人有序離場,慈濟新春祈福圓滿結束,會眾以感恩心送走2022年,用歡喜心迎接2023年。 (感谢Annie师姐提供文字资料,攝影師:鐘博盈和陆梅提供照片,本文参考陆梅、吴采榮、冯冰在Facebook上的报道,特别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