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熟读历史 网上论坛上有关政治观点的争论是难免的。不过您很少见谁把谁说服了,所有的人都那么理直气壮。争论往往演变成相互辱骂;嘿嘿,再怎么骂也是在网上,没有任何个人损失,只要您能保持不高血压,骂呗。 到网上来就是因为不甘寂寞。既然如此就得吸引眼球。这恐怕也是网上一个个都慷慨激昂的原因之一;其实那些“怒发冲冠”者未必个个“壮怀激烈”。当然,也有就是认为自己从头到尾的正确的,特别是认为自己“有头脑”主儿。不过我认为这些人头脑中的“一贯正确”往往经不起推敲,常是些人云亦云的自以为是。 某君二十多年前来的美国。刚来时美国就是天堂。读了博士,在美国的公司干了很多年后,他的态度客观起来:任何事物都是不完美的。他还爱看书,尤其历史。在读了美国人写的美国历史,特别是美国的建国史和内战史后,他成了“五毛”,因为他在网上总讲“中国大陆未必各方面都不可救药,美国也并非样样都好;各家都有难念的经”。 他一直在国内当新闻记者的妹妹也是他的激烈反对者,认为哥哥太多的年头在美国待着,对中国大陆的一切都不了解,于是他们总在电话中争论不休。最后当哥的一笑:好吧,我对中国大陆的状况现在是不了解不多,不过你对美国就那么了如指掌?然而,老妹坚持认为自己的人文思想要比当哥的要系统、成熟得多,大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劲头。为此,当哥的总劝老妹读些美国的历史,以便更清楚地了解美国。 这位资深记者忽然得了重病,不得不居家一、两年之久。养病期间闲得无事还真的读起历史来。找来几本美国教授写的美国历史一读,忽然恍然大悟。美国的建国史表明,美国的民主制度是争吵出来的,是各个州的代表为了本州的利益,不依不饶地吵闹才得以建立的。比方说参众两院的席位,司法独立的最后确定等等。美国的内战史明明白白地写着,当时的林肯总统虽然反对南方的奴隶制,但为了避免战争和分裂,他愿意再使南方蓄奴州的制度延长一百年。林肯总统领导北方对分裂叛乱的南方进行了两年战争之后,宣布解放黑奴;但此举并非目的,而是策略。这位记者直言不讳地告诉哥哥,她原来太自以为是,美国的一切并非一些人说的那样美妙。 为什么她原来自以为是?因为她不去读美国的历史。同时,她所在编辑部里的人们――往往比她年轻得多――更自以为是。这些年轻人充满政治热情,但脑子里想当然的结论太多,而这些“结论”往往是西方媒体有意无意地散布的,有些简直可以说是赤裸裸的宣传。其实客观的人们并不承认这些“结论”。 只要心平气和地读点严肃的历史书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就是不愿意去看?原因是客观的结论不符合自己先入为主的看法。现在中国大陆很多人是不承认违背自己意愿的现实的,同时也是忽略历史事实的。上面说了,其实那这些先入为主的“结论”很多都是西方媒体有意无意散布的。为什么要这么干?这些媒体就是政客们的喉舌嘛,西方政客为了自身利益去实现政治目的,就必须得有民众的响应;如何激发响应者的政治热情?“崇高理想”就出台了,一些不符合史实的“结论”就必须得有了。 或许有人反唇相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宣传更甚。我承认;但中共的宣传您不是不信了嘛?所以中共再如何标榜自己也没用。但西方政客的宣传却是有很多人信的。这也是迷信。 后记: 前几天有位老兄贴了有关朝鲜战争的帖子,肯定了中国方面的胜利。立刻,他的帖子遭到激烈的反驳,夹杂着辱骂。我又贴了篇“朝鲜战争关键的一役(第二战役)”;其实我对朝鲜战争的看法和上述作者有相近的地方,即朝鲜战争是一次平局,而一个超级大国在朝鲜战争中接受平局本身就说明美国政府放弃了这场战争。 对中共持否定看法的人们因此谈到了朝鲜战争中的砥平里战斗。我早就注意到了,这是争论朝鲜战争胜败时,反中共者最愿意说的一次战斗。必须承认,这次战斗以巨大优势兵力的志愿军的失败告终。因为志愿军在这次战斗中没有扬长避短,对着火力极其优势的联合国军(美军和法军)的坚固阵地强攻。结局就是人海对火海,不败都难。尽管战斗中有机会突破对方阵地(法军阵地曾一度被突破,突破阵地的志愿军不顾一切地往前冲去;有两个重伤的法国兵在垂死状态下爬了起来,操着一挺高射机枪有效地阻止了志愿军后续部队。他俩后来都伤重死去),但人海对火海肯定是不行的。 其实志愿军在朝鲜的败仗不止砥平里一场战斗,还有更大的败仗,如第五次战役,白马山战斗等等。但朝鲜战争志愿军打得并非都是败仗;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接受了平局,而且是第二次战役之后就提出停火谈判。我再举越南战争的例子。美国高级将领们曾哀叹,他们与越共部队的战斗几乎都赢了,却输掉了这场战争。基于此,我们在谈论一场战争双方的得失的时候,应该从战争的结局看,而非一、两次战斗。台湾的人们提起国共争天下的战争,最爱说的是金门战斗。可惜金门共军的失败仅仅就一次,而国军丢失了整个大陆! 我认为大家可以持任何政治观点,但一定要明了您的看法建立在什么样的史实之上;口水仗则是另外一回事儿。您说,我不想玩口水仗;那,就得以客观的态度熟读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