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拉班约哈南•本•扎卡伊的名弟子大都是饱学之士,只有拉比哈尼纳•本•多撒似乎是个例外。整部《塔木德》没留下一条他老人家制定的律法,也没人说他满腹经纶。他是拉班约哈南早年在加利利的阿拉夫居住时投奔门下的,似乎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住在那里,并没怎么参与雅夫内众贤哲们的坐而论道。然而在拉比犹太教中,他却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旷世奇人,这名声便来自他充满奇迹的一生。
他的成名大概起源于拉班约哈南•本•扎卡伊的儿子的某次重病。拉班约哈南祷告终日,全无效验,便恳请拉比哈尼纳代祷。拉比哈尼纳祈祷完毕,病人便立刻痊愈。此时拉比哈尼纳作为“奇迹施行者”的名声尚未在外,以至于拉班约哈南的妻子大惑不解,问丈夫:“难道拉比哈尼纳比你伟大吗?”拉班约哈南的解释是:“拉比哈尼纳好象是上帝的贴身侍卫,说的话随时可以送达天听;而我好像王公大臣,需要等待时机才能进言。”
为了说明这种“贴身侍卫”的关系,《塔木德》告诉我们另一个故事。据说拉比哈尼纳某次行路遇雨,便抱怨说:“宇宙之主啊,举世快乐,难道让哈尼纳独自向隅吗?”于是大雨立止。回到家中,他突然想起天旱缺雨,便说:“宇宙之主啊,难道应该举世向隅,而哈尼纳独自快乐吗?”于是大雨便又倾盆而下。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祈祷也能奏效,除了说明他是上帝那里关系密切的贴身侍卫外,大概也没有别的解释。
正如一个贴身侍卫不仅能够呼风唤雨,而且能够随时体察主人的意图一样,拉比哈尼纳也能揣摩出自己的祈祷是否能够奏效。据说拉班迦玛列的儿子大病高烧,派信使求拉比哈尼纳代祷。代祷结束后,他说:“烧已经退了。”信使问:“难道您是先知吗?”他说:“我既非先知亦非先知之子,但是经验告诉我,每次祈祷流利,祷文就被接受了,否则就是被拒绝了。”信使半信半疑,偷偷记下了拉比哈尼纳说这话的时间,回到拉班迦玛列家中一核对,果然分秒不差,病人就是在那个时间痊愈的。
拉比哈尼纳替别人祷告能有如此灵验,他自己则不用祷告也能受到上帝的保佑。某次他专心祈祷,被毒蜥蜴在脚上咬了一口而浑然不觉。众弟子为他担心,结果却发现拉比哈尼纳没死,那只蜥蜴却死了。《耶路撒冷塔木德》对此的解释是:被毒蜥蜴咬过的人如果能在毒蜥蜴之前赶到水中,则人活蜥蜴死;反之则人死蜥蜴活。拉比哈尼纳被咬后脚下立刻有喷泉涌出,死的自然是蜥蜴了。还有一次他吃饭时误将未曾分留什一税的食物放在了桌子上,按照律法,食用这种食物是要遭天谴而死的。结果他还没进食,桌子就不见了,让他马上明白了自己的失误。另有一次,他的女儿在安息日之前给油灯添油时误倒食醋,按律法,安息日开始后便不能再给油灯添油。若是旁人遇到这种情况,大概就只好摸黑过这个安息日了,他家中却灯火通明,那盏醋像灯油一样,烧了整整一个安息日。
然而,祈祷灵验也好,上帝看顾也好,有一个问题却是困扰了他一生,那就是贫穷。他的家中一贫如洗,夫妻俩每周只能靠一篮角豆维生。安息日无钱买面粉烤面包,又怕别人知道,妻子就生一炉空火,让左邻右舍看见炊烟。妻子穷得没办法,软磨硬泡,逼他用那万能的祈祷向上帝索取钱财,结果得到了一条金桌子腿。不过两人高兴了没几天,他妻子便梦见来世天堂里,别的圣贤都有三条腿的金桌子吃饭,唯独拉比哈尼纳的桌子只有两条腿。醒来便让丈夫用祈祷把那条金桌子腿又送回去了。
为什么拉比哈尼纳与上帝能有如此特殊的关系?《塔木德》里并没有解释。不过《阿伯特》里记录了他说的一句话,多少透出了一点信息:“凡能使他人从其得到精神愉悦者,上帝之灵亦从其得到愉悦;凡不能使他人从其得到精神愉悦者,上帝之灵亦不会从其得到愉悦。”换句话说,人与神的关系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之上。拉比哈尼纳之所以通神,不是因为他侍奉上帝如何尽心,而是因为他尽心善待他人。把目光从天堂转向人间,正是拉比犹太教与《圣经》犹太教的重大差别之一,也对后代犹太文明的“入世”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
张平 2012年3月17日 于特拉维夫 原载《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6期,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