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张平特拉维夫的博客  
犹太、中东、中国  
https://blog.creaders.net/u/3898/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期待 2011-06-25 12:12:04
在去西班牙的前一年,我们去了意大利;在去意大利的前一年,我们去了纽约。像去任何地方之前一样,每次的旅程之前我都花很多时间筹备。

规划旅行便是一个描绘梦想的过程。资金和时间便是我的画布,目的地的人文自然便是这幅画作的各种主题。大到传说里的山川河流,风情人物,小到旅店里的一屋一床,乃至一餐一饮,都是这幅画作里的色块和线条。而制作这个梦想的工具便是各种旅游书籍。行程对于我,从来都不是一串单调的地名和数字,而是变幻奇妙的蜃楼海景,你仿佛可以在云峰雾幕的掩映之间,随意调换每个景物的地点方位,大小色调,然后可以远远观赏,欣赏自己恰到好处的布局谋篇。对旅行来说,期待是一种享受,甚至不比旅行本身差。

按照我的期待,意大利应该比纽约安全,而西班牙则应该比这两个地方都安全。这是来自旅游书的印象:在纽约你要防止被抢个精光,所以出门时最好在袜子里藏上一点现金,万一有问题还能有钱打个电话什么的;在意大利则要防止小偷小摸,特别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只有在西班牙,都说是“相对安全”,没提任何具体的安全问题。

在纽约,我们时常在百老汇歌舞剧半夜散场后走回旅馆去。在罗马,我们整天在公共汽车上和地铁里晃荡。两个地方都让我们悠闲自在,并没看见半点强盗和蟊贼的影子。直到去了“相对安全”的西班牙,才算知道了蟊贼的模样。

我们的第一站是马德里。那地方建筑漂亮,饭菜可口,物价合理,在街上转了两天,很是享受。只是一件事情弄不懂,就是太太的双肩背包总是自动打开,一天总有三四回。开始以为是忘了扣好,后来以为是锁扣出了毛病,直到有一天我不经意回头看了一眼,瞧见一位西班牙大婶正伸手开太太的背包,这才如梦初醒,连忙提醒太太注意。受惊的女贼见扒窃失败,遂从容离去。说实话,那女贼容貌端庄,衣着考究,举止优雅,不是我亲眼看见她的行径,绝对会认为她是一位事业成功,家道殷实的女白领。

此后背包还是不断被打开,不过我们外出时从来不把钱物放在背包里,那里边不过是一瓶水,一些防晒化妆品,一份地图而已,所以也没丢什么东西。

第四天坐地铁去露天大市场,等车时一家西班牙人站在了我的身边。站在我右手边的中年妇女看起来像是母亲,她身边那个十二岁上下的女孩儿大概是她女儿,站在我左手边的那个大约十六七岁的少年也许是她的儿子。三人都皮肤黝黑,但穿着都相当不错。那个少男穿着笔挺的西裤白衬衫,右胳膊上搭着一件灰色西装上衣。等了几分钟,太太突然在身后叫了起来:“小心,他在开你的包。”原来那少男胳膊上的西装是个掩护,西装下两只贼手正试图打开我挂在左肩的摄影包。此时恰好地铁列车进站,遂摆脱三人上车,那三人随后上了前边一节车厢。

到站下车后,突然发现这一家三贼居然也下了车,而且跟在我们后面。大概他们在车上一直监视着我们。为了试探他们的意图,我故意放慢脚步,这三人也立刻放慢脚步,不远不近地跟着。此时地铁站里的乘客已经基本走光,只剩下我们夫妻跟那一家三口。我快速判断了一下形势,感觉出站后就是露天市场,一定人多路杂,加上我们不熟悉情况,如果被这三个家伙盯死,难保不被他们得手,应该立即摆脱他们。于是干脆停下来,转过身,双手抱胸,两腿叉开,拿出我能想象的最凶恶的眼光,死死盯住那个少年男贼。那三贼大约没想到这一手,也停了下来。僵持片刻,三贼转身坐到了墙边长椅上。遂得以脱身。

受此一惊,我在西班牙后来的十多天里患上了无可救药的“小偷多疑症”——在街上走上几分钟,一定回头看看,瞧瞧有没有人跟上来。走在人群里,哪怕身边只有三四个人,也要无法自制地来回打量,在心里暗暗揣摩哪位比常人多长一只手。就这样儿,在巴塞罗纳真被我看出一个小偷来。此人是个青年男子,穿汗衫牛仔裤,是在我们逛夜市时跟上来的。我发现后故意离开太太几步,这家伙便趁机挤上来,跟着太太到了一家首饰摊前,并向双肩背包伸手。不过他很快就发现我在盯着他,便匆匆离去。小偷的目光好像都有某种漂移不定的特性——表面上没在看你,其实你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注意中。

所以,如果我来写旅游书,西班牙一定被写成最不安全的地方,而看了我的旅游书的人,去西班牙时会有与我完全不同的期待。然而我并不曾为旅游书的欺骗而气馁。每次旅行之前,仍然是乐此不疲地建造梦想并在旅行之前享受梦想,仍然是到处搜买旅游书。

对于我,生命最大的谜是我们给自己设定的无穷无尽的期待。我们失败了一场事业,又去追求下一场;我们写坏了一部爱情,又去写下一部;我们知道今天和昨天并无太大不同,却总希望明天是另一个样子。人间缺少的是真正的成功和实现,却似乎从不缺少希望和期待。问题是:如果世界不会按照我们期待的方式存在,我们何必期待世界?如果他人不会遵循我们所期待的道路前行,我们何必期待他人?如果期待能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惊喜是不期而遇,我们又何不从一开始便无所期待?如果期待越多,失望越多;如果期待指数越大,幸福指数越小,我们又何必在期待中作茧自缚?何不将一切现存之事,所有现存之人看作意外之喜,知足常乐,无欲则刚?

海德格尔对生命的概括之一是“向死而生”。生命的终点是死亡,因此生命本身也可以看成是走向终结点的死亡过程。由于死亡的阴影无时不在,因此我们要努力活着,不断做出否证死亡的事情,否则生命就只剩下了否定自己存在的死亡。我时常问自己:或许这可以解释我们对期待的沉迷?死亡可以被看作是生命中无时不在的终极期待,如果我们放弃期待其他梦想的欲望,我们就只能枯坐等死,毫无生趣。也许由此我们可以说:我们的失望全无道理,它仅来自于我们对于期待的错误理解——我们以为那是我们应该实现的目标,其实那不过是我们对抗死亡的手段。因此我们也不必强求下一个期待会比过去的更出色一些,更现实一些,重要的是我们有所期待,而不是何所期待。

由此我们反过头来看旅程,我们至少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往往觉得旅行比家常生活精彩。我们把旅程安排得精彩纷呈,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旅行时间有限,资金有限,我们确切知道它将在何时终结,因此我们把期待塞满了每个可能的空间。试想某人知道自己半年后会死去,这半年间他会做多少事情?“向死而生”听起来很悲观,实际上充满了积极精神。正因为意识到死亡充溢了生命的整个过程,我们才不敢片刻放弃期待,放弃我们为实现这些期望而进行的努力。恰如《雪涛谐史》记载的故事:

余邑孝廉陈琮,性洒落。曾构别墅一所,地名二里冈,虽云附郭,然邑之北邙也,前后冢
累累错置,不可枚数。或造君颦蹙曰:“目中每见此物,定不乐。”孝廉笑曰:“不然,
目中日日见此辈,乃使人不敢不乐。”

张平 2011年5月12日 于特拉维夫

原载《走遍世界》杂志2011年6月号
浏览(1358) (0) 评论(1)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欢乐颂 留言时间:2011-06-26 16:00:14
有同感,也曾经窜改过古人的一句话,曰未知死,焉知生,试图表达同一个意思。

另外,小偷多大概不会出现在任何一本旅游书中,但跟团旅游时导游都会提醒。那里的小偷多大概是挺有名的,因为西班牙是旅游大国。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张平特拉维夫
注册日期: 2010-05-31
访问总量: 271,26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巴黎,最后一次为你哭泣!
· 启明者之光——让胡适之对话孟德尔
· 官二代战死最前线――以色列国防军
· 当文明遭遇野蛮——以色列“护刃行
· 巴勒斯坦土地问题的七大谬论
· 十个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以色列发
· 阿以冲突——你不可不知道的十个基
分类目录
【《中国企业家》杂志张平专栏】
· 异类贤哲——以利沙•本&
· 犹太才女贝茹丽娅
· 研碎群山的辩士——拉比梅伊尔
· 苦难之谜——拉比阿奇瓦
· 我们为什么不能按“犹太比例”出人
· 金桌腿奇人——拉比哈尼纳&#82
· 神秘失踪的智者——拉比以利亚撒-
· 曲高和寡的圣人——拉比以利以谢
· 为学而生——拉班约哈南&#8226
· 牺牲与反牺牲——从犹太传统视角看
【静思录】
· 巴黎,最后一次为你哭泣!
· 启明者之光——让胡适之对话孟德尔
· 生命大于苦难——写在列文话剧《旅
· 亲眼目睹以色列天穹系统拦击哈马
· 宽容悖论与九一一清真寺的出路
· 民族主义的误区
【犹太艺术】
· 生命大于苦难——写在列文话剧《旅
· 以色列流行经典《我的美人》
· 以色列名曲:金铸耶路撒冷
· 以色列民歌《最后一战》
· 犹太民谣《夜玫瑰》
【译文】
· 四级教授制职称的标准译法问题
· 希望之歌(以色列国歌)
· 以色列流行经典《我的美人》
· 以色列名曲:金铸耶路撒冷
· 以色列民歌《最后一战》
· 犹太民谣《夜玫瑰》
【《走遍天下》杂志张平图文专栏】
· 告别
· 极地人
· 天涯北极
· 历史是一排琴键
· 天堂海滩怪圈
· 母亲的厨房
· 期待
· 旅行的理由
· 完美
· 无忧
【犹太教问题】
· 真正的犹太父母什么样儿?——兼批
· 异类贤哲——以利沙•本&
· 犹太才女贝茹丽娅
· 研碎群山的辩士——拉比梅伊尔
· 苦难之谜——拉比阿奇瓦
· 我们为什么不能按“犹太比例”出人
· 金桌腿奇人——拉比哈尼纳&#82
· 神秘失踪的智者——拉比以利亚撒-
· 曲高和寡的圣人——拉比以利以谢
· 为学而生——拉班约哈南&#8226
【以色列的冲突与和平】
· 官二代战死最前线――以色列国防军
· 当文明遭遇野蛮——以色列“护刃行
· 巴勒斯坦土地问题的七大谬论
· 十个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以色列发
· 阿以冲突——你不可不知道的十个基
· 阿以冲突第一枪----生命岭与生命
· 将军百战身名裂——解读阿里尔·沙
· 告别沙龙(之三):黄沙铁甲论英
· 安妮的黄昏——关于纳粹反犹大屠杀
· 所谓“以色列禁止中国工人与当地
存档目录
2015-11-14 - 2015-11-14
2015-03-08 - 2015-03-08
2014-08-02 - 2014-08-03
2014-07-05 - 2014-07-28
2014-02-17 - 2014-02-17
2014-01-03 - 2014-01-03
2013-06-23 - 2013-06-23
2013-04-16 - 2013-04-16
2013-03-09 - 2013-03-09
2012-12-18 - 2012-12-22
2012-11-17 - 2012-11-30
2012-08-18 - 2012-08-18
2012-07-04 - 2012-07-04
2012-06-07 - 2012-06-22
2012-05-26 - 2012-05-26
2012-03-16 - 2012-03-16
2012-02-08 - 2012-02-08
2012-01-01 - 2012-01-01
2011-12-08 - 2011-12-24
2011-11-04 - 2011-11-27
2011-10-27 - 2011-10-30
2011-08-13 - 2011-08-31
2011-07-15 - 2011-07-18
2011-06-09 - 2011-06-25
2011-05-09 - 2011-05-09
2011-04-02 - 2011-04-28
2011-03-14 - 2011-03-23
2011-02-14 - 2011-02-14
2011-01-12 - 2011-01-24
2010-12-23 - 2010-12-23
2010-11-15 - 2010-11-15
2010-10-14 - 2010-10-16
2010-09-23 - 2010-09-23
2010-08-06 - 2010-08-13
2010-07-14 - 2010-07-31
2010-06-01 - 2010-06-06
2010-05-31 - 2010-05-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