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弩,让战车的辉煌黯然失色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大意是感慨东周末年的礼崩乐坏,社会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春秋时代究竟发生了什么?以 至于孟老夫子如此惆怅。其实,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华夏文明向周边的扩张到达了一个瓶颈时期:中原地区及其周边唾手可得的疆域已经尽入手中,向外扩张的动力逐渐为向内兼并的野心所取代。
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星罗棋布的小国慢慢地兼并成为庞然大国,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规模也变得宏大起来,数百乘兵车规模的战争比比皆是。象楚国和晋国这样的大国,拥有战车的数量都是数千乘之多。
到了战国时代,以青铜为构件的弩的出现,开始敲响了战车的丧钟,从此之后,战争再也不仅仅是贵族和职业军人的专利。
在人类的早期发明中,对于人类社会有着至关重要影响力的有这么几个:人工取火、弓箭和车轮。大概在5万前,人类就发明了弓箭用于狩猎。但是,对于农耕民族而言,弓箭的射击是很难掌握的一种技巧,没有长期的训练是不行的。因此车战时代因为其成本高昂以及需要职业训练,也可以说是贵族的战争。
但是弩的发明使普通农夫相对容易就能成为杀伤力很大的士兵。弩分擘张弩和蹶张弩两种,前者的强度小,用手臂的力量就可以拉开,后者的力量大,要用双脚和腰腹的力量才能张开,上面有望山,可以协助瞄准,弩的弹道平直,射程比普通弓箭远,杀伤力大。如果说弓箭射击是技术工种,弩的射击就是熟练工种。
当成千上万的农民手持强弩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高高站立在战车上的贵族老爷们就变成了刺猥。同样的情形,在一千多年后也出现在欧洲,英国长弓的发明,一个稍加训练的农民就能造成一位高贵骑士的伤亡,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的一些国家抵制这种武器,认为不够光明磊落,但是,最终还是造成了骑士阶层的衰落。在中国,大致是在这个时候,由战车引导步兵冲击的模式渐渐地为步兵、车兵和骑兵混合编组的模式所取代,其中步兵兵种进一步分化:弩兵、弓箭兵、格斗兵和辎重工程兵。
车兵失去作为战争主力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战场范围不断扩大,其适应性不强的缺点也就越来越难以回避,再加上战国末期的战争规模经常达到举国动员的程度,战车这种昂贵的兵种也就退居为少数辅助兵种了。
但是战车并没有从此完全从军队中退役,它的变种继续在中国军队中服役了很长一段时间。最为著名的战役有西汉的李陵以5千步卒依靠辎重车以弓弩抗击匈奴八万骑兵的围攻,八昼夜的血战,斩杀了一万多匈奴,最后因为箭支耗尽而败亡,虽败犹荣。东晋的刘裕曾经以一百辆兵车沿河岸摆了一个半圆形的阵势,两翼紧紧靠着河岸,中间鼓出,号称“却月阵”,引诱北魏骑兵来攻,晋军的战车阵后面装备有特制强弩,发射三四尺长的长矛,在魏兵猛攻之际,晋军用大铁锤敲动发射,长矛从战车空隙飞出,每支长矛就能射杀魏兵三四个,一下子就被射死了好几千,结果大败。当然了,这次战例是特例,依靠水军为机动,依托地形为助力,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另外,有关南北朝时期的史籍,南朝的战绩水分偏大。
从秦始皇兵马俑出土情况来看,战国末期的步兵已经取代了车兵成为战争的主力。
一个典型的战国末期的野战过程是这样的:两军相遇,依次排开阵势,最前列是轻甲的弩兵和弓箭兵,依次采取坐、跪、立的方式紧密排列,力图保持最大的射击密度和频度,在短兵相接之前最大限度地杀伤敌军。在两军接近到一定程度,弩兵和弓箭兵退回本阵,继续对敌阵保持射击,但是因为射界被阻挡的原因,只有弩兵还能实施对于敌阵纵深的无目标漫射。肉搏战的主力是重甲步兵,依靠的是士兵的勇气、相互的配合、装备的水平,保持一个完整的队形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因此同一时期,东西方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以步兵方阵作为作战的基本阵形,最为著名的是马其顿方阵,兵种之间的配合几乎达到无懈可击的程度,相比之下,东方的阵形从来没有进化到西方那种严密的程度,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多变的地形与战争的规模太大的缘故。在敌方的阵形出现混乱的时候,阵形后方的车兵从己方步兵方阵之间的通道出击,给予敌方步兵战斗群以雷霆万钧一击。对于车兵的冲击,如果弩兵处于散乱状态,是不能形成有效的密集射击而构成威胁,此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利用己方的车兵实施反冲击。在阵形的两翼是骑兵,他们的作用是保持两翼战线的完整。当敌方突然出现在己方侧翼的时候,他们要冲上去实施骚扰攻击,减慢对方的接近速度,以便本方有时间改变阵形,阵前的临时局部变阵绝对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中国古籍中有关于阵法的描述失之于玄妙和笼统,很难给后世一个量化的认识,我们今天往往需要借鉴西方的历史著述来还原中国古代的阵法。
基本上,只有三种实用的阵形:方阵、圆阵和斜方阵。方阵是最常用的,因为简单实用、调动方便、变向快速以及方阵之间容易配合,攻守俱可。圆阵是典型的防守阵形,尤其是敌强我弱,固守待援之际。斜方阵则是典型的进攻阵形,它的底部还是方形,但是迎敌面是斜向的,这样在进攻中,其顶尖部分很容易前出到敌阵侧翼,形成包抄之势,从而最大限度增加己方第一线的战斗兵员,运用得当的话,还能割裂敌阵。
战国时代的军事史上另一个大事是胡服骑射。
北方游牧民族的来如风去无影的骑兵骚扰战术,令赵国不胜其烦,于是赵武灵王改革了赵国的军事体制,加强了骑兵在军队中的编组,因此在与中原其它国家交战中屡有上乘表现,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各国的军事变革。但是,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骑兵始终只是一个辅助军种,其重要性甚至排在车兵之后。原因是当时的骑兵没有现代的高桥马鞍和马蹬,这样骑在马上的人没有着力点,不能近身肉搏,自小生活在马背上的匈奴骑兵,其主要的杀伤手段也是依靠射箭。骑在一匹只有简单衬垫的马背上,还要准确射箭,这对于中原民族来说实在难度太高了,仅此一点骑兵就不能成为当时中原军队的主要兵种。
但是骑兵因为其机动性,大大地改变了战国时代的军事理论,战争再也不是方圆几公里范围内的静态战场了,它一下子被放大到了数十甚至数百公里的范围。
以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为例,此前赵国在秦国屡次军事打击下,国力损失很大,全国上下的危机感很强烈。等到韩国战败,割让山西上党地区与秦国,当地的官员和百姓却不愿归化秦国,竟然投降了赵国。鉴于上党是赵国西南部的战略要地,再加上贪心,赵国不顾敌强我弱的严峻现实,出兵接受上党,于是引发了战国时代最大的一场战役,双方先后投入的兵力有一百多万,历时三年,两国都为此进行了战争总动员。
先期到达的赵国老将廉颇选择了长平作为防守上党地区的战略要地,并且依据地形构筑了三道防线,后期赶到的秦军首先攻破了赵军的第一道防线,双方对峙于赵军的第二道防线,隔河相望。廉颇以不变应万变,坚守不出,秦军一筹莫展,三年不能有所进展。接着,秦国施展反间计,诱使赵王撤换了廉颇,换上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相应地,秦国也换上最NB的白起为将。赵括挥军渡河来战,白起佯败诱敌深入,同时派遣骑兵从侧翼迂回包抄到赵军的后路,断绝了粮道,并且把赵军分割为南北两部。赵主力北军攻击秦军营垒受挫,再加上后路被包抄,被迫退回原来的战线,构筑壁垒,固守待援,全局被动。秦不失时机,征调15岁以上丁壮,悉数发往长平,毕其功于一役。赵北军在被围困46天之后粮草断绝,赵括被迫亲率精锐突围,失败战死,余军投降。白起遣返年少者240人回邯郸,将其余赵国降卒悉数坑杀,赵国丁壮几乎一扫而空,从此一蹶不振。
长平之战,骑兵的长途奔袭,快速迂回,是秦军最后取得胜利的最大功臣。
同一时期,东方与西方战争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的规模大,军队的主要组成为非职业军人,后者的规模小,军队的主要组成为职业军人。因此,前者非常注重地形地物的利用,军队的调动与出击时机的掌握,也就是更加注重战争的谋略,后者则对具体的作战技巧研究很深,兵种的配合与武器的运用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从长平之战可以看到,冷兵器时代的战术几乎全部都已经采用了,如于交通大道扎营筑垒、依据山麓建筑长城、沿河川建立防线、骑兵长途奔袭、穿插分割包围、短兵相接列阵硬撼、全民战争总动员等等,总之,从战国时代起,复杂地形地貌下的冷兵器作战,华夏文明的确不输于世界上的其它文明,即使是代表着冷兵器时代最高成就的蒙古军团,在其巅峰阶段,也同样对于四川小小的钓鱼城无能为力。华夏文明的特点大概是盛产谋士、农夫和工匠,而不是武士,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