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最近的几个周里,各种媒体上都出现了一批李克强的讲话记录。这些记录有的是跟学者交流,有的是跟企业家谈心,其中有一个讲话是在全国总工会上的发言,不仅全文发表在了主流刊物上,而且在网络上,也一度传播甚广。在这个总工会发言中,李总理分析了我国的整体经济形势,又讲了应对的政策,思路清晰,逻辑一致,故事也多,让读者耳目一新,无怪乎,有人称赞李克强真“接地气”,“水平高”,给老百姓上了 “公开课”。
但是你如果反问一句,洋洋洒洒一大篇讲话,李克强究竟说了些什么呢?好些叫好的朋友就恐怕一下又想不出个线索来。我们看电影的时候,有时候就有这种状况,看得时候觉得真过瘾,可过后一会儿就想不起来这片子究竟说的是什么,这种片子一般就是所谓大片了。这篇时评,我们就从逻辑入手,分析一下李克强总理这部大片。
总理跑到了总工会讲话,在表扬了工人阶级的伟大贡献之后,切入点自然就是一个:就业的问题,也就是工人饭碗的问题。这个话题自然不差,老百姓的确关心这个就业的问题。总理的逻辑很简单,他说,要有充分的就业,经济就要有足够的增长。所以李克强就说,虽然我们不能只看经济,只看GDP,但是,这也是为了工人的利益,没有增长,你们就没有饭碗了。
那么增长怎么保证呢?李克强就说,我们可以通过政府发钞票,搞赤字来刺激经济,但是这个毕竟不能长久,所以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工人就别指望政府了,要走另外的道路。而这条金光大道,具体包含四条:
1. 深化改革
这深化改革自然就是释放所谓“红利”的办法了,说的就是进一步的市场化,私有化的新自由主义改革。等一等!难道老百姓不是对这些很烦了吗?李克强总理却是掰起手指,举出两个例子来,轻松的论证了市场化私有化的意义。
一个是说,大学生创业,开了个文化书店,结果经常遭到职权部门无故骚扰,生意开不下去。总理拿这个故事,想证明政府对市场干涉太多了,太不自由了,这样怎么做生意,怎么创造就业?
但是一个小青年做生意的例子是否可以充分证明政府大规模私有化国有企业,千万工人下岗的意义呢?是否可以把大批无良老板制造各色伪劣甚至有毒的产品,同时也大肆压迫剥削工人的事实给证明掉?这个,当然是总理讲故事所要避开的区域了,不过他在第二个故事里暗暗的进行了补充。
第二个例子,铁道部改成公司。李克强当然先肯定了铁路职工对国家的伟大贡献,但是他这个时候变成了忧心忡忡的财务人员,说国家毕竟资金有限,限制了铁路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为了铁路,为了国家,我们必须要改制,要吸引社会资本来投资,也就是私有化了。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两个故事的逻辑是连续的。前面一个说政府搞的不好,所以要私有化市场化,后面一个说,就算国有搞的还可以,我们也没钱,所以没办法,也还是要私有化市场化。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横竖你就要是搞新自由主义,如此而已。
2. 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朱镕基的时候把国企搞掉的时候就开始说这个,到了现在还是在说这个,那么,总理们有没有什么长进?我们还是从李克强一大段话里面看一个例子,就能分晓。
大家知道,内需不足,哪怕是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能想到跟大部分人收入低有关,跟贫富差距太大有关,那么总理是怎么分析内需不足的问题呢?
总理不提收入的问题,也就是消费能力的问题,而提的是消费机会的问题。他选了一个好例子啊:“据了解,在一些特大城市,要进公立养老院,如果今年50岁开始排队,要排上30年,甚至40年,那就得至少等到80多岁了,这说明养老服务供给很不够。”
看看,原来内需不足是因为(公立)服务供给不够,那么怎么办呢?一旦有了这个前提,解决方法只能是鼓励私人资本来提供服务。也就是说,内需不足的问题,在李克强等领导看来,跟什么改革造成的收入问题扯不上关系,而是因为私有化,市场化的还远远不够,没有给国内外的老板们足够的机会!这等于从另一个角度,又把上一条重复了一遍。
3. 扩大开放
在这一点上,李克强基本上说的是要避免贸易战,避免保护主义,这是在说国际资本主义的团结问题,倒不像是在跟工会的人说话了。
当然了,我们知道,总理的扩大开放,不光是说要保住国内靠低价的劳力和资源撑起来的加工出口部门的资本,还包括金融管制的放开,让国内外资本来去自由,尤其是出了问题的时候可以赶紧抹油溜走。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在讲话的时候讲他伟大的自贸区实验等等,可能是觉得自贸区和金融开放主要是针对国内外老板的,跟工人关系少吧。
4. 稳定市场
不管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扩大内需,由头都是劳动者,工人的生计,但是落脚点总是雇佣工人的资本家。既然如此,资本家的情绪,资本家的动向,顺理成章的就盖过了“工人”这个由头,自然的成了一国总理最关心的问题。
那么李克强给出了什么保证呢?是让资本家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有信心,不会掉下去。当然了,这个保证不能是空头支票,还得落实到政策上,所以,愈发的要“尽可能地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着力去推进改革,着力去推进结构调整,激发市场活力来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就是在政治上给资产阶级一个明确的诺言,我们离不开你们,我们需要你们,我们依靠你们。
这种感情,其实老话就叫阶级感情,而李克强总理是丝毫不吝啬这种感情的表达的。对东北工人阶级因为私有化而遭到的苦难,他是站在上面同情的:
“我过去在东北工作的时候,到零就业的家庭去看过,真是感到心酸哪,一个家里面几口人待在那里,小伙子大姑娘没有一个有工作,家庭毫无生气,甚至没有希望”,
而对于出口部门的资产阶级,总理则是马上弯腰脱帽了:
“我说谢谢你,不光是代表这些员工包括农民工谢谢你,也代表国家谢谢你,希望所有的企业都能这样。”
总的来说,上面四条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纲领。归纳起来: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的要靠资产阶级,而稳定资产阶级的信心得要靠利润,要靠不断深化对内对外的改革,“释放红利”,也就是对内继续私有化市场化,对外迅速放开各种市场。这样的经济纲领,就是李克强经济学的实质。这样的东西,不管前面把工人,劳动的名号喊的多响亮,讲话多么的亲民,都是明确要给资产阶级服务的。
说了这么多李克强,李克强总理是不是一个特别坏的人呢?这却并不一定是这样。一个政府,一个政权,不管嘴上说自己多么的爱工人农民,但是一旦走了资本主义道路,那这些感情和爱心都成了虚无的东西,不管这些领导人愿意不愿意,他们就得要保障资本家的利润,才能保障资本家的投资,也才能保障劳动者的工作和政权稳定。有这个利害关系在,李克强的经济学就是一个合乎资本主义逻辑的东西了。
要摆脱李克强经济学,只能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可以不用有所谓GDP的高速增长就可以让大家都有工作,不受老板压榨,社会一样稳定,也不需要把全社会劳动产品的一部分像祭祀一般的献给资产阶级。所以只有在劳动者掌握生产资料,社会不是为了利润而前进的时代,比如毛主席领导时期,那才能够真正做到嘴上说爱劳动者,实际上也维护劳动者的局面。
说到这里,还是让李克强总理自己来阐述其中长期规划吧:
“改革没有止境,我们要下决心推动全面改革,用壮士断腕的精神来推进改革……当然,改革是要触动利益的,但是改革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亿万职工都能过上好日子, 没有什么比这个利益更大,为此必须义无反顾。”
耳熟吗?相信很多读者都记得,这像赌咒发誓一样的宣言,在过去三十年间,每过一段时间就由某个头面人物像传教一样出来说一次,听着怪别扭,其实把“人民”换成“资本家”,“亿万职工”改成“各位老板”,这话就顺溜了。毕竟这是资本家的福音书,而对于老百姓则是不折不扣的宣战书啊。
(责编 ,撰稿 水边)
http://redchinacn.org/portal.php?mod=view&aid=137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