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YouTube上看了几集《茶馆》,是央视在老舍的话剧原作基础上添枝加叶搞出来的39集电视连续剧。把两小时的话剧拉长到30小时,这种做法很难说是“忠实于原著”,而且技术上也相当困难。不过从该剧的头几集看, 剧情基本在老舍话剧的框架内进行,演员也演得不错,如饰演掌柜王利发的陈宝国(曾主演电视剧《大宅门》)、演常四爷的周里京(曾在电视剧《新星》中扮演红二代县委书记)、演松二爷的石小满(1964年儿童电影《小铃铛》主演)、演慈禧太后(电视剧添加的人物)的吕中(曾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饰演慈禧)和演特务宋恩子的梁天(曾主演电影《顽主》)等。
可是再往后看,就越来越别扭了。虽然故事主线没变,但凭空加了许多人物和情节。例如,过分渲染“西山游击队”的作用,把王掌柜、常四爷、秦二爷的儿子和庞太监的养子都变成了地下党,连松二爷的女儿和唱数来宝的乞丐大傻杨都成了地下党的外围,就荒唐得可笑。其实这“西山游击队”是老舍先生的灾星。老舍在“解放”前写的小说《四世同堂》中提及“西山游击队”并视其为民族希望,“解放”后更是自称“歌德派”,为下山进了城的“大王”们写下多少歌功颂德的文字。谁知这“西山游击队”厉害得要命,比《茶馆》里的那些反面人物绑在一块儿还厉害,不仅逼得老舍投湖自沉,还使几千万国人死于非命,由此也可见“盼救星”的代价有多沉重。
电视剧《茶馆》中另一件让人别扭的事儿是动不动就说“您们”,连北京出生的陈宝国都不能免俗,而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
北京人使用“您”的称呼,对“老家儿”(父母)、长辈和老师是表示尊敬;对朋友是友爱,对上司、官人是敬畏;对一般人是客气和尊重,所谓“礼多人不怪”也。新式家庭里的孩子对父母直接以“你”相称,胡同里的人家听了就要皱眉头,说这孩子没大没小不懂规矩。讲究礼数的人家,不仅当着长辈的面要称“您” ,背后提起他们来也不说“他”,而是用“怹(tan1)”这样的尊称来代替,例如说“怹老人家最近有点儿缺觉”。这种老式家庭,如果看到美国人对父母直呼其名,如汤姆、苏珊之类,鼻子是一定要气歪的。“大王”的家庭则是另类。“衙内”们从小就在深宅大院里养尊处优,受不到多少北京平民文化的影响,所以也并不用“您”和“怹”来称呼他们的“老家儿”。例如某领导的子女,提起父亲就说“首长”,提起母亲就叫“主任”,也是一奇。
“您”虽然动听,却没有复数形式,不可乱说。在北京话里,“您”只能称呼个人,多了就只能说“你们”而不能说“您们”。如果觉得不够尊重,可以说“您几位”。例如饭馆伙计(俗称“跑堂儿的”)招呼客人,要说“您二位来啦?里边儿请!”如果说成“您们来了”,那他一定是“北漂”。顺便说一下,旧时饭馆伙计见到熟客,经常会说“二爷您来了”。这不是因为他知道客人在家排行老二,而只是一种客套。不过,《茶馆》里的秦二爷大名“秦仲义”,叫“二爷”还是很贴切的。奇怪的是,伙计从来不叫客人“大爷”,也许是出于某种忌讳?再说说小孩儿。胡同里的孩子到别人家串门儿,见了人家的“老家儿”都是一口一个“您”,没有说“您们”的。小孩儿打架,吃了亏的常常跑到胜利者的家门口哭诉:“管你们家小四儿不管啦?”这里也不说“您们”,最多说“您家”。可是在电视剧《茶馆》里,王掌柜对前来勒索的特务宋恩子和吴祥子却一再说“您们”,根本就不是老北京的味儿,真是别扭死了。
老舍是在旗的(即满人)老北京人,他的《茶馆》原作中根本没有“您们”这样的低级错误。毛病应该是出在电视剧的编剧身上。编剧乱写,演员则照本宣科,作为顾问的老舍之子也没有感觉,于是“您们”就泛滥了。应该指出的是,“您们”不仅见于影视作品,也常见于平民百姓对领导的上书中,显示出对权力的敬畏,实在毫无必要。其实对那些官儿们,用“你们”来称呼,以示人格的平等,就够了。权力的傲慢,不会因为称“您”就有所消减。近年来常有百姓对官员下跪的事情发生,这样就能解决问题吗?
“你”的称呼不如“您”来得客气,然而在一般交往中最常用,也不算失礼。很熟的朋友之间往往互称“你”,如果哪天那位突然改“你”为“您”,那就显得生分,甚至是分手的前兆了。至于讲规矩礼数的老北京人,见谁都称“您”,朋友之间也不例外,《茶馆》里的松二爷就是一个典型。然而对晚辈就不能称“您”,不能乱了辈分儿。“您”虽然客气,但也可以用来表示讥讽或不满。一个人踩了别人的脚而浑然不觉,挨踩的那位觉着委屈,便会冒出一句“对不起,硌着您了”。这个“您”,就有一点讽刺的意味。有时听到美国人对别人怒气冲冲地喊“Thank you”,大概也是类似的意思。我和网友交流时,一般用“你”相称,一是打字简单一点,二是表示平等。只有在碰到蛮不讲理的浑人时,才会以“您”相称,表示一点不屑。不过这路网友油盐不进,不管你说什么,他都认为你处心积虑和他作对,哪里还听得出“你”和“您”的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