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自己生存的世界仍怀有神秘感和一种对不可知的敬畏。究竟我们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处?这样的思绪常常让人迷惘。 多年前曾读过一本科幻小说,当时多少影响了我对各种宗教哲学关系的看法,至今也会想起。这就是倪匡卫斯理系列中的《无名发》(又名《头发》)。今日再翻翻,故事本身,尤其是暗写的副线,还是觉得意味深长。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 且记,斯乃科幻,无关宗教。 你可曾想过,作为生物高度进化结果的人体,为什么会长有那么多没有用的头发?除了为头皮保暖,头发似乎没有别的功效,可它却会一直长啊长,從出生到成年,可以长达八十公分;而且这种毛发还有奇妙的组织结构。莫非它本來一定有极其重大的功能,只不过功能被停止了? ......
在宇宙的深处,一个遥远的星球,有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那里的人极其智慧,每一根头发都能像手指一样灵活地工作,效率极高;更重要的是,头发是他们思想光波束的通道。他们能够控制思想光波束经由头发通道离开,转换衰老的肉体,从而实现永生。但是因为无法控制肉体的衰老和机能消失,他们必须在实验室中,利用人的生殖細胞,培育新的肉体。可是有一大批实验室中长大的制造人,由于某种不可知的因素,其思想却与进化的程序脱节回归原始,因而变成了罪人。于是这些人被集体发配到某“十七级发光星”的一颗行星上。 这颗行星的自然条件不够理想,“有大气层,由于大气层不够厚,所以受发光星本体的影响相当大,温度的差异也很大”,而且辐射过强,气层中的需要部分“少了百分之五十,可以生活,不过会变得迟钝和活力不足”。虽然如此,它毕竟可以让那些被发配的人勉强生存。更核心的改变,是罪人们被剥夺了思想的能力和头发的功用,从此再也无法突破时空的限制,只能复归肉体生命的轮回。“但是遗传因子不可能全部消灭,一代一代传下去,遗传因子有突变的机会......而且,遗传因子的记忆部分,也无法完全消除”,所以他们对母星,可能保有极其模糊的印象。 母星上的人意识到自己对这群人有救赎责任,于是决定派人去察看一下,如果发现有罪恶因子消失的后代,就可以将其接回。为此他们遴选了四位志愿者A、B、C、D。他们分别讲述了自己的想法– A说话的语气十分激昂,果断,他道:“我的办法是一定要他们相信我的话,我一面向他们讲明我的来意,一面用武器显示我的威力,令他们服从!任何对我服从的人,经过考察,认为他们确然够条件了,我会使他们回来!” B的声音,充滿了平和宁谧,他语调缓慢,可是有极強的说服力,他道:“他们和我们本来是平等的,他们所受的苦楚,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他们的贪嗔无知,並不是他们的过错。只要他们一认识了自己的过错,我就会带他们回来。当然,我要每一个信我的人知道我是最尊贵的,他们信我,就必須要能放下一切。我会要他们将已经根本沒有用处的头发全去掉--去掉了根本沒用的东西,才能使他们知道还有更多东西沒有用,包括他们认为最珍貴的肉体在内!” C说:“他们实在是太值得同情了!遗传因子的发作,使他们渐渐地愈來愈接近他们的祖先,而他们不自知。他们所在的地方一定已成了罪恶之都。我要他们明白,他们的一切成就,根本算不了是什么成就,我要显示一定的力量,但力量只能使他们惧怕的。唉,希望他们能信我!信我的人,都可得救!”他的语调,诚挚恳切,令人感动。 最后一个说话的D,语调最轻松:“当然要讲道理给他们听,但是以他们知识程度而论,可以讲给他们听的道理,就不会是真正的道理。我看只好看他们各人的领悟能力,不能強求。他们要是明白了身从何來,自然会觉得他们现在的所谓一生,实在只是一种虛象,当他们明白这一点之后,当然有资格回来了!” 四位志愿者在差不多的时段里先后出发了,又都回去了......他们的经历感受如何,又是否能带回几个获得救赎得到永生的人,大家自己去看小说吧。
看到这里,四位志愿者的原型形象,是不是呼之欲出?亲爱的读者,您感觉A,B,C,D,分别对应的是谁呢? 接着聊头发。 在小说中,一个神秘的盒子,让主人公的头发恢复了神奇。他的头发被根根扯得笔直,又成了思想光波束(灵魂)的通道“黑暗只是极其短暂的时间,至多不过几秒钟,我便进入了一个如同梦幻一般的境界,看到一圈又一圈的光环,一直迈向前,而我,好像就是在那团无数光环組成的光巷之中前进。我无法形容我穿过那些光环时的速度,因为那是一种梦幻一样的感觉,在那時候,我甚至看不到自己的身子。我只是在感觉上,感到自己是在前进、前进。”然后他就回到了“那边”,那个永生的地方。
倪匡的这部《无名发》写于1978年,有趣的是在2012年,有科学家提出的一项不同寻常的理论,似乎可以与无名发的理论产生一点奇妙的联系-- 科学家用量子力学解释灵魂的存在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前,科学家提出一项不同寻常的理论,人类濒死体验发生于量子物质形成的灵魂离开神经系统并开始进入宇宙的时候。依据这一理论,人类濒死体验相当于大脑中量子计算机的一个程序,即使死亡之后仍存在于宇宙之中,这将解释那些濒死体验者的神秘记忆。 美国亚历桑那州大学意识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学和麻醉学系名誉教授斯图尔特-哈梅罗夫博士提出了这项准宗教理论,基于意识量子理论,他和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他和霍金一起证明了“奇性定理”)提出,我们的灵魂包含在大脑细胞中的微管结构。他们指出,人体濒死体验是微管量子引力效应,这一效应也被称为“微管量子目标还原调谐(Orch-OR)”,因此我们的灵魂并不只是大脑神经细胞的交互。事实上它们形成于宇宙之中。 这一理论非常类似于佛教和印度教理论——人类意识是宇宙的主要部分,这也类似于西方哲学唯心主义。基于这些信仰,哈梅罗夫博士称,濒死体验中微管失去了它们的量子状态,但是其中的量子信息并未被破坏,它们仅是离开了身体返回至宇宙。
哈梅罗夫在科学频道记录片《穿越虫洞》中指出,比方说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停止流动,微管将失去它们的量子状态。微管中的量子信息并未被破坏,它是无法被摧毁的,只是被干扰,驱散分布在整个宇宙。如果一位患者死而复生苏醒过来,量子信息将返回至大脑微管,此时他会惊讶地说:“我经历了一次濒死体验。”他强调称,如果这位患者没有死而复生,最终死亡之后量子信息将离开身体,从而可能被模糊地鉴别为灵魂。 “微管量子目标还原调谐”理论遭到了一些经验主义思想家的严厉批判,在科学界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然而,哈梅罗夫认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开始验证“微管量子目标还原调谐”理论,基于近期研究显示的量子效应能够验证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进程,例如:气味、鸟类导航和光合作用。 -------
这些科学家们还没有能讲明这由量子物质形成的灵魂的归宿。他们要是看看倪匡的科幻小说,会不会有点启发,把学说更完善一下? -------------
后记: 小满MM在芹泥MM 的《人和自然的对话(一)》文后留言中,提到了倪匡的卫斯理科幻系列;雪草MM随后也表示了自己对卫斯理的喜爱;芹泥更直接讲到了“头发”的故事,恰与我几年前的一篇旧作相合,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稍加改动贴在这里,算是为“核桃树”浇点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