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小心割破了手指或是摔破了膝蓋,那種疼痛的滋味還真是不好受。可是如果在不麻醉的情況下做外科手術,那種滋味誰敢想象!今天的我們誰也無法想象在不使用麻醉劑的情況下承受在自己身上施刀的痛苦!現在的手術外科有了多種麻醉藥:全身麻醉藥,局部麻醉藥,靜脈麻醉藥,做什麼樣的手術都不會感到疼痛了。可是,你可知道在麻醉藥發現以前的情形嗎?要知道,人類真正進人手術無痛世界才只有一百多年! 在這之前,人類外科手術可以用十二個字加以總結:簡單快速,嚎叫感染,高死亡率 。 那個年代,胸腔,腹腔,腦部都還是手術的禁區。但由於戰爭,外傷,事故等引起的傷胳膊傷腿的事卻不少見,斷肢,傷肢流血不止再加上感染,截肢手術是免不了的。由於沒有麻醉劑,手術過程中病人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迫使手術向快速方向發展。
那時候,對於外科醫生的基本要求就是心狠手毒,眼疾手快,速度絕對代表水平!至於手術器材,首先你得準備一把類似砍斧的工具,才能滿足截肢速度上的要求。
手術場面極其恐怖,據說通常是這樣的——將病人綁在手術台上,幾名壯漢用力按住, 醫生以最快速度,在病人的嚎叫聲中手起刀落。再一烙鐵按上去(具有止血預防感染的功效),上繃帶,收工!快不快,當然快,有誰願意讓別人在自己身上慢慢割肉?
於是,一系列駭人聽聞的記錄就此誕生: 俄國外科醫生皮羅果夫可三分鐘鋸斷大腿,半分鐘切去乳房。 法國名醫讓•多米尼克•拉里24小時為200個病人做完了截肢手術。 在這些快刀手中,最出名的是英國醫生羅伯特•李斯頓 ,他以手術奇快著稱,人稱“李斯頓飛刀”。李斯頓畢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天生性子急,在當時的醫學界就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 據說,這位著名的外科醫生截一條腿只需28秒 (也有記錄說是兩分半鐘,總之是很快的)。 平心而論,李斯頓醫生對醫學的貢獻還是相當大的,他曾發明過外傷軟膏,止血鉗等醫療用品,其中骨折用的固定木條,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仍在使用。 這些發明自然會記載在醫學史上,但更讓李斯頓醫生名垂青史的是他創造了手術300%的死亡率記錄: 1,被他以神速切下腿部的患者數日後因感染死去,其實這在當時相當常見, 不算他的過錯。 2,他的助手則被他失手意外切斷手指,亦因感染而死去, 這帳該算他頭上。 3, 另一個無辜受害者是在場觀摩手術的一位醫生,也被他意外刺中,因恐懼而休克致死, 這帳也該算他頭上。 所以,一個手術結果三人死亡,利害吧! 疼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感覺,而逃避疼痛也是人類的本能。人類怎麼能不對止痛藥有所希冀?無痛外科手術是病人的乞求,醫生的嚮往。可卡因,鴉片,曼陀羅等都被使用過,但是這些藥物都不能有效地減輕病人的痛苦,而且在劑量不恰當時還會有致命的危險。還有一些方法也被使用過,例如用冰水浸泡或淋洗要施行手術的部位,使其冷凍麻木,或用力壓病人的患處使之麻木,或讓病人飲酒至大醉, 甚至據說還有醫生讓助手用木棒猛擊病人的頭部,使病人昏過去再做手術的方法。但是在那個時代,因為缺乏麻醉劑,疼痛始終是一個大問題,很多手術做完,病人也就完了! 據說,一千九百年前,中國的神醫華佗曾發明了一種名為麻沸散的靈丹妙藥,病人在手術時一口飲下,接着進入了昏迷狀態,於是,華佗便可以在病人的身體上進行手術,《三國志》中確實有關於華佗的“麻沸散”的記載,它比國外的麻醉藥要早1700年,可惜華佗死後據說“麻沸散”就失傳了。有人認為洋金花是“麻沸散”的主要成分,但後來研究發現不但要使用相當大劑量的洋金花才能產生中樞神經抑製作用,還必須配合其他西藥才能使病人進入麻醉狀態。因此華佗的“麻沸散”中究竟含有哪些中藥,至今仍舊是個謎。
(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