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世纪晚期,在离犹太宗教文化中心亚夫内不远的一座经堂内,一位百岁老人正在病榻上奄奄一息。闻讯赶来的弟子们涌进老人的病房,围在他的身边。老人睁开眼,泪水夺眶而出。 弟子们见状问道:“我们的尊师,以色列的明灯、栋梁、利刃,你为什么要哭呢?” 他回答说:“现在我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上天堂,一条是下地狱,我不知道我将被带上哪条路,怎么能不哭呢?” 弟子们说:“老师,再给我们一次祝福吧!” 他说:“愿你们对上天的敬畏不小于你们对血肉之躯的君王的恐惧。愿你们在即将犯错的那一刻不要说:我希望没人看见。” 他随后死去,死前要求弟子们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是把所有器皿搬出房间,以免因为沾染不洁而被废弃;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犹大之王以西结准备好王座,他就要来了。” 这位被称为“以色列的明灯、栋梁、利刃”的老人便是拉班约哈南•本•扎卡伊,“拉班”是“拉比”的尊称,只有出任过犹太公会领袖的才配这个称号。据说他活了一百二十岁,其中四十年经商,四十年学习,四十年教学,生命的最后十几年则创办了亚夫内经学院,为新犹太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求学时是希列长老最年轻的弟子。希列长老某次病重,八十弟子云集病榻之前,屋中人满,辈份低的本•扎卡伊便站在院子里。希列长老环视众弟子,问道:“你们之中那位最年轻的智慧之父、万代之父,不用说是你们之中最出色的,他在哪里?”我们在本专栏的第一篇便讲到了这位大贤——他在圣殿被毁,犹太文明面临千古未见之险恶变局时带领犹太知识阶层因应时变,发展出了不依赖于任何物质形态的“犹太智慧”,最终使这一古老文明浴火重生。因此,这句“万代之父”的评价可以说是先见之明,恰如其分。 学成后的本•扎卡伊曾在以色列北部加利利地区一个叫阿拉夫的地方住了十八年。以他对律法的广博学识,原本应该门庭若市,求教者络绎不绝才对。没想到十八年间,一共只有两个人曾向他请教律法问题,气得本•扎卡伊离开时加利利时诅咒说:“加利利啊加利利,你不行律法,终将落入盗贼之手!”这个小故事其实说明了公元一世纪前后犹太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地域因素——以加利利地区为中心的以色列北方富庶美丽、人们的生活态度也相对自由开放,而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荒凉贫瘠的犹大地区则主要依靠宗教传统来支撑自己的经济社会生活,人们的生活态度也就严谨保守得多。因此像基督教这样的新思想只有在北方才能发展传播。耶稣十二大弟子中,十一位来自加利利,唯一一位来自犹大地区的犹大后来还成了叛徒,也可以说明这种地域差别的影响。 离开加利利后,本•扎卡伊来到耶路撒冷开学授徒。烈日炎炎的夏天,他的课堂便设在圣殿的露天阴影里。他的精彩的演讲总是招来大批的听众,他由此招聚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弟子。圣殿毁灭之后,正是这批弟子追随他在亚夫内建立起了经学院,其中的佼佼者更成为后来犹太教发展中的关键人物。 如果说本•扎卡伊与他的老师希列长老有什么相通之处的话,那大概就是一种以变通求生存的“修补世界”的胆识。当犹太民族还在为圣殿的毁灭而悲痛不已,无所适从的时候,本•扎卡伊就为犹太教的发展定下了一条“把圣殿修入人心”的不败之道。有关圣殿的律法原本是神圣无比,无人敢动的。本•扎卡伊却在亚夫内经学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羊角号原来只能在耶路撒冷吹奏,他改订为在任何地方的法庭吹奏;新月的报告者原来只能在耶路撒冷向公会领袖报告,他改订为可以在任何会堂报告;改宗皈依者原来需要在圣殿献改宗祭,他将其完全取消,等等。更重要的是:当圣殿的祭祀已经不再可能之后,是他给犹太教指出了方向——用“躬行仁善”的行为取代祭祀通神的仪式。 正因为如此,他自己一生谨慎,严守律法道德。按照《塔木德》的记载:他一生从未出言不逊,也从来没有不学《托拉》或者不佩戴经匣而走过四腕尺以上的距离。从未有人比他早到经堂,从未有人见过他在经堂打盹或者睡觉,也从未有人比他晚离开经堂——除了两大重要节日的前夕,他也从不说:“现在是离开经堂的时间了”。他从不无所事事地闲坐,而总是在学习《托拉》。他待人谦和,总是恭敬有加,弟子来求学时,他总是亲自为他们开门;从来没有人能先向他问好,即使是市场上不相干的异邦人,他也一定是抢先问候。 既然如此,他又何以在临终之时因为不知自己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而流泪呢?既然他自己的行为有口皆碑,他又在教导弟子要“慎独”,应该也不会有什么暧昧行径,又何以不能确定自己必上天堂呢? 这一点,我们也许可以从《阿伯特》记载他的一句话来理解:“就算你学了很多《托拉》,也不要归功于己,因为这就是为此而被创造的。”如果我们是为学习和履行《托拉》而被创造的,我们是为学而生,为行而生的,那么无论我们学了多少,做了多少,都永远不是我们满足的资本。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满足,又何以要求神明的满足呢?因此,做人的基本态度,是在“为学而生”的基础上保持永远的谦卑和敬畏,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给弟子们的临终祝福是保持敬畏之心吧。在这方面,他的另一段名言更是值得让人回味:“即使蓝天为纸,森林为笔,大海为墨,也写不尽我的老师的智慧,而我不过从中学得千卷一页,沧海一粟而已。” 张平 2011年12月23日 于特拉维夫 原载《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2期,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