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万维的哲学爱好者中曾兴起一股对语言哲学的热情。不过主要是局限于对历史上的相关工作的回顾和介绍,而没有结合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来体会语言对于哲学与思维所起到的作用。这两天正好碰到一个例子就拿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自洛仑兹(Edward Lorenz)在上世纪60年代发现了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以后,过去几十年里,经过了无数专业科学家的研究和宣传,非线性系统的诸如长期不可预测性,分维,和奇异吸引子等混沌(chaos)特性已广为人知。但是,在有关非线性系统的混沌(chaotic)特性的研究和应用的努力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人们不是因为有实际的需要而运用相关的理论来解决问题,而是撒开网来在现实世界的茫茫大海中一个个问题地去检验试图找出可以运用自19世纪以来人们所积累的与混沌现象相关的数学理论来解决的实际问题来。但遗憾的是至今为止这种努力的收效似乎不大。 更为有趣的是当这种现象出现之后,相信科学而不相信哲学的人们并没有冷静下来思考一下这背后的原因,而是更加努力地在茫茫大海中继续捞针。其实,这是一个有趣的语言对群体进行诱导而导致的现象。而这里起着关键性作用的便是混沌(chaos)这个词本身的含义。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西文的chaos还是它的中译文混沌的原意都是混乱无序的意思;但是当科学家们把它用在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时候赋予了这个词比它的通俗含义要严格得多的意思,它不但要求这种表面的混乱是由具有确定的动力学原因的机制产生的,而且这些动力学的机制能够从数据中表现出来。 很显然,当科学家们在混沌(chaos)一词的含义上做了手脚之后,原本不应该再假设他们的理论还一定能在现实中找到实际的应用。但是,如维根根斯等语言哲学家(或更早一些的老子及柏拉图等人)指出的,语言对于人类的思维的诱导力量是不容低估的。从各种文献上可以看出,人们之所以锲而不舍地在现实中寻找着可以用混沌理论来解决的实例的基本原因是:现实世界,尤其是包括经济体系在内的社会体系中的绝大多数过程都是非线性的,而且都是难以预料地混沌不堪的。 写到这里相信细心的读者一定已经看出这里的自相矛盾之处:明明已经知道此“混沌”不是彼“混沌”,却非要假设此混沌的理论一定能用来解决彼混沌的问题,不但是世界各地甚至不同专业的千百个人一起来试图把两个明明不同的混沌整到一起,而且一折腾就是几十年,至今也没有要歇一下的苗头。。。这里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那个把两个已经是不同的概念的东西连在一起的共同语言词汇“混沌(chaos)”在人们的思维意识上所具有的强烈的诱导作用,使得着了此道的人不但自己欲罢不能,而且还要一代代地把他人拖下来。这就是语言的对于社会性思维的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的表现。 当然,科学的探索常会有它的无心插柳柳成行的效果的。虽然人们未能成功地用混沌理论来解决经济问题,却在这试图运用理论的过程中发现了现实的经济过程中存在着的很多非线性结构。但是这种成功并不能完全抹去人们被语言的诱导力所操控的非理性行为的负面效果。再以这个对混沌现象的研究为例,由于对那个科学命名的混沌的研究过程中不但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其中的成果常和一些自19世纪以来的大科学家及大数学家的名字连在一起,人们很难再挣脱那个语言的诱导力量去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的(非数学或科学意义上的)混沌问题。因为今天如果有人提出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的与混沌理论无关的问题时,不但各界理论权威会在语言的诱导力的操控之下出来否认任何与现有的混沌理论无关的对于扯得上“混沌”二字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而且研究者本人的思维也很容易被那个语言的诱导力引向那个专业的混沌理论上去。 本文所讨论的其实是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生活中的现象,而对于混沌的研究只不过是这种普遍现象的冰山之一角而已。比如经历过中国文革的人们对于在那个时代可以轻易地导致人们因言获罪的语言词汇的力量恐怕不会感到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