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张平特拉维夫的博客  
犹太、中东、中国  
https://blog.creaders.net/u/3898/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张平特拉维夫
注册日期: 2010-05-31
访问总量: 271,836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巴黎,最后一次为你哭泣!
· 启明者之光——让胡适之对话孟德
· 官二代战死最前线――以色列国防
· 当文明遭遇野蛮——以色列“护刃
· 巴勒斯坦土地问题的七大谬论
· 十个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以色列发
· 阿以冲突——你不可不知道的十个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中国企业家》杂志张平专栏】
· 异类贤哲——以利沙•
· 犹太才女贝茹丽娅
· 研碎群山的辩士——拉比梅伊尔
· 苦难之谜——拉比阿奇瓦
· 我们为什么不能按“犹太比例”出
· 金桌腿奇人——拉比哈尼纳&#
· 神秘失踪的智者——拉比以利亚撒
· 曲高和寡的圣人——拉比以利以谢
· 为学而生——拉班约哈南&#82
· 牺牲与反牺牲——从犹太传统视角
【静思录】
· 巴黎,最后一次为你哭泣!
· 启明者之光——让胡适之对话孟德
· 生命大于苦难——写在列文话剧《
· 亲眼目睹以色列天穹系统拦击哈马
· 宽容悖论与九一一清真寺的出路
· 民族主义的误区
【犹太艺术】
· 生命大于苦难——写在列文话剧《
· 以色列流行经典《我的美人》
· 以色列名曲:金铸耶路撒冷
· 以色列民歌《最后一战》
· 犹太民谣《夜玫瑰》
【译文】
· 四级教授制职称的标准译法问题
· 希望之歌(以色列国歌)
· 以色列流行经典《我的美人》
· 以色列名曲:金铸耶路撒冷
· 以色列民歌《最后一战》
· 犹太民谣《夜玫瑰》
【《走遍天下》杂志张平图文专栏】
· 告别
· 极地人
· 天涯北极
· 历史是一排琴键
· 天堂海滩怪圈
· 母亲的厨房
· 期待
· 旅行的理由
· 完美
· 无忧
【犹太教问题】
· 真正的犹太父母什么样儿?——兼
· 异类贤哲——以利沙•
· 犹太才女贝茹丽娅
· 研碎群山的辩士——拉比梅伊尔
· 苦难之谜——拉比阿奇瓦
· 我们为什么不能按“犹太比例”出
· 金桌腿奇人——拉比哈尼纳&#
· 神秘失踪的智者——拉比以利亚撒
· 曲高和寡的圣人——拉比以利以谢
· 为学而生——拉班约哈南&#82
【以色列的冲突与和平】
· 官二代战死最前线――以色列国防
· 当文明遭遇野蛮——以色列“护刃
· 巴勒斯坦土地问题的七大谬论
· 十个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以色列发
· 阿以冲突——你不可不知道的十个
· 阿以冲突第一枪----生命岭与生命
· 将军百战身名裂——解读阿里尔·
· 告别沙龙(之三):黄沙铁甲论英
· 安妮的黄昏——关于纳粹反犹大屠
· 所谓“以色列禁止中国工人与当地
存档目录
11/01/2015 - 11/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06/01/2013 - 06/30/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无忧
   犹太人的处世哲学里,有两件事情是绝对不省钱的:律师和保险。不打官司则罢,凡打官司一定去找最好的律师;无须保险则罢,一旦有所需,则一定买全买好——宁可有了没用,千万别用时没有。因此我的一位富翁朋友,每次旅行租车时,不仅买上常规保险,而且会追问业务员,看看还有什么附加保险可以买。 在犹太人圈子里混了近二十年,买保险也不觉成了我的一种习惯。每次出门前先买旅行保险,租车时买上全额保险,才觉得放心。 这种保险之旅却在阿拉斯加碰上了风浪。 阿拉斯加的车没有什么不同,保险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路与众不同。别处称高速公路的,一定是铺得平整坚实,阿拉斯加却很有几条假冒高速之名的坑坑洼洼的石子路,而且其中有几条位于风景名胜。不走将错过绝世美景,要走的话却有一个问题——保险就都作废了,因为租车保险只在柏油马路上有效,上了土路,您就责任自负了。 在阿拉斯加旅行的前半段,走不走这些“高速”成了困扰我的一个严重问题,以至于所有相关路段我都设计了“不走高速”的预案。虽说保险公司并不跟踪我的旅行路线,但是汽车在阿拉斯加兽群出没的荒山野径上抛锚,叫天不应呼地不灵的景象却让我不寒而栗。 不过我最终还是走了所有这些“高速”,那是因为我碰上了安。 安大概60多岁,是Denali景区一家旅舍Denali Dome Home的老板娘。阿拉斯加的旅舍,几乎是清一色的私家住宅。屋主拿出房间来招待客人,并提供一顿早餐。设施可能不象大宾馆那样标准,却有一种家庭般的气氛,无论是早餐时还是晚饭后,旅客和店主都可以在客厅里闲聊交流,完全不似星级宾馆里的拘束。安则比他人更为热诚开朗,从我电邮预订房间开始,她就热情指点有关阿拉斯加的行程安排。入住以后,我们与他们夫妇做过多次长谈,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我的有关“高速公路”的忧惧也自然流露出来。安听后说了些“没人能保证不出事”、“但从未听说有人出事”一类的老生常谈,并未解除我的犹豫。 转眼间,在Denali的五天旅程结束。离开的那天早上,安一直在餐桌旁跟我们闲聊。收好行装出门时,她突然拿出一张名片递给我,指着名片上的一个电话号码对我说:“打这个电话,你就总能找到我,而且我马上就能知道你在哪里。记住,无论你在阿拉斯加什么地方,无论是什么时候,只要你遇到问题,我都能就近找到朋友赶过去帮助你。” 驱车离开Denali Dome Home时,安坐在门口的一把摇椅里目送我们离开。在阿拉斯加初秋微带寒意的阳光里,安的神态和眼神给我一种慈祥的祖母般的温暖,一种离家很近的安全感。在被称为“最后的边疆”的阿拉斯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比大都市的亲近得多,这一点跟以色列的情况很相似。但是安的态度仍然是与众不同的,她给我的这种安全感不仅带我走过了一百多公里Denali土路,而且让我有信心在预定的巴士服务因故取消之后,一天开了来回程三百公里的土路,去看废弃的铜矿小镇。 按照存在主义的看法,“忧惧”便是我们的生存本身,只要我们生存,我们便一定忧惧。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齐克果向我们解释了忧惧的来源:我们忧惧,乃是因为我们本性自由,在本性自由的情况下,我们对我们所做的一切承担责任。因此我们的一切忧惧,本质都是对责任的忧惧,一种对自己不能履行责任乃至制造灾难的后果的忧惧。作为自由的人,忧惧与责任都是不可逃避的,与灾难是否会实际发生无关。 如果我们想逃避忧惧,唯一的办法是将责任委托他人。比如我们可以用购买保险的方式将行车的责任委托给保险公司,而在阿拉斯加的特殊情况下,我便需要安来为我承担责任,否则便无法安宁。在这里,对“无忧”境界的向往与对“自由人生”的追求是背道而驰的:我们越无忧,便意味着越多地将自己的责任交给了他人,越多地是以“他人”而不是“自我”的形式生存的。如果你把责任交给保险公司,你就必须按照公司规定的而不是你自己想要的方式驾驶;而当我在阿拉斯加美丽的Denali土路上奔驰时,我便感觉到我的一部分属于安,而不属于我。 安是一位出色的心理大师,她明白除非由她承担起责任,我的忧惧将永无休止。而果真为了这忧惧而放弃行程,将是莫大的遗憾,因此她主动承担起了责任。我不知道她给我的电话号码究竟是不是有那么神奇,我也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朋友满阿拉斯加”,但是我丝毫不在乎。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安的保证让我放下忧虑,轻轻松松地度过了我一生最愉快的时光之一。 我们幼年时完全依赖父母,没有任何责任,因而无忧无虑。成年后开始承担责任,告别纯真年代。中年以后父母开始凋零,那种突然间发现自己肩负一切责任的感觉往往让我们忧惧得喘不过气来。而摆脱忧惧的唯一途径是学会信任他人,学会委托责任。我们被抛入茫茫尘寰,身不由己,自由固然是我们所追求的,自我固然是我们所追求的,但要因此承担所有的责任,肩负所有的忧惧,则确实不是我们所能担负的。 丹麦的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酷爱旅行。那时欧洲旅馆逃生设备不好,一旦着火便只有等着被烧死。安徒生便在旅行时带着一根九米长的缆绳,作为逃生工具。两年前,我在丹麦的安徒生故居博物馆看着这条缆绳,深深为童话大师的智慧折服。这条绳索是否真能帮助他逃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这条绳索的信任使他摆脱了对火灾的忧惧。 容纳忧惧是我们成熟的标志,学会信任则是我们迈向更高的“无忧”境界的起点。 张平 2011年2月26日 于特拉维夫 原载《走遍世界》杂志2011年3月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