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張平特拉維夫的博客  
猶太、中東、中國  
https://blog.creaders.net/u/3898/ > 複製 > 收藏本頁
我的名片
張平特拉維夫
註冊日期: 2010-05-31
訪問總量: 272,242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最新發布
· 巴黎,最後一次為你哭泣!
· 啟明者之光——讓胡適之對話孟德
· 官二代戰死最前線――以色列國防
· 當文明遭遇野蠻——以色列“護刃
· 巴勒斯坦土地問題的七大謬論
· 十個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以色列發
· 阿以衝突——你不可不知道的十個
友好鏈接
分類目錄
【《中國企業家》雜誌張平專欄】
· 異類賢哲——以利沙•
· 猶太才女貝茹麗婭
· 研碎群山的辯士——拉比梅伊爾
· 苦難之謎——拉比阿奇瓦
· 我們為什麼不能按“猶太比例”出
· 金桌腿奇人——拉比哈尼納&#
· 神秘失蹤的智者——拉比以利亞撒
· 曲高和寡的聖人——拉比以利以謝
· 為學而生——拉班約哈南&#82
· 犧牲與反犧牲——從猶太傳統視角
【靜思錄】
· 巴黎,最後一次為你哭泣!
· 啟明者之光——讓胡適之對話孟德
· 生命大於苦難——寫在列文話劇《
· 親眼目睹以色列天穹系統攔擊哈馬
· 寬容悖論與九一一清真寺的出路
· 民族主義的誤區
【猶太藝術】
· 生命大於苦難——寫在列文話劇《
· 以色列流行經典《我的美人》
· 以色列名曲:金鑄耶路撒冷
· 以色列民歌《最後一戰》
· 猶太民謠《夜玫瑰》
【譯文】
· 四級教授制職稱的標準譯法問題
· 希望之歌(以色列國歌)
· 以色列流行經典《我的美人》
· 以色列名曲:金鑄耶路撒冷
· 以色列民歌《最後一戰》
· 猶太民謠《夜玫瑰》
【《走遍天下》雜誌張平圖文專欄】
· 告別
· 極地人
· 天涯北極
· 歷史是一排琴鍵
· 天堂海灘怪圈
· 母親的廚房
· 期待
· 旅行的理由
· 完美
· 無憂
【猶太教問題】
· 真正的猶太父母什麼樣兒?——兼
· 異類賢哲——以利沙•
· 猶太才女貝茹麗婭
· 研碎群山的辯士——拉比梅伊爾
· 苦難之謎——拉比阿奇瓦
· 我們為什麼不能按“猶太比例”出
· 金桌腿奇人——拉比哈尼納&#
· 神秘失蹤的智者——拉比以利亞撒
· 曲高和寡的聖人——拉比以利以謝
· 為學而生——拉班約哈南&#82
【以色列的衝突與和平】
· 官二代戰死最前線――以色列國防
· 當文明遭遇野蠻——以色列“護刃
· 巴勒斯坦土地問題的七大謬論
· 十個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以色列發
· 阿以衝突——你不可不知道的十個
· 阿以衝突第一槍----生命嶺與生命
· 將軍百戰身名裂——解讀阿里爾·
· 告別沙龍(之三):黃沙鐵甲論英
· 安妮的黃昏——關於納粹反猶大屠
· 所謂“以色列禁止中國工人與當地
存檔目錄
11/01/2015 - 11/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06/01/2013 - 06/30/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有關《塔木德》的三個基本概念
   [這篇是我差不多十年前給迦南論壇的網友們寫的一篇有關拉比猶太教的普及文章,現在回頭看看,雖然有些提法稍欠妥當,但基本上還沒什麼大錯,轉在這裡,作為對皇城根兄有關猶太教經典關係的一個簡單回答]     本文力圖用用最簡潔的方式,最通俗的語言,解釋一下這部極為豐富複雜的煌煌巨著。本文不涉及基本事實,如果你需要了解這些基本事實的話,可以參考文末的書目。本文力圖從思維方式上給你一個"塔木德是什麼"的基本概念。 一,為什麼需要《塔木德》?     回答很簡單:因為僅有《舊約聖經》是不夠的!     為什麼呢?     首先,從拉比猶太教的教理上說,神所傳授的《托拉》包括了書面和口傳兩部分,僅僅學習書面的《舊約》當然不夠,口傳的《塔木德》理所當然地也是學習的一部分。     其次,從歷史沿革上說,隨着第二聖殿的被摧毀,以聖殿活動為基礎的《聖經》猶太教窮途末路,代之而起的拉比猶太教承擔了把聖殿建到人民心中去的新任務。為此,在原有經典的基礎上進行擴展和變革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第三,從宗教實踐上看,《聖經》是一種有時代痕跡原則性教義總結,真要把這些東西貫徹到生活離去,還需要很多的細節補充。比如說,《聖經》規定了"什一稅",即:把收入的十分之一交給教會。這事聽起來簡單,真做起來非常麻煩。要是一個種西紅柿的收了100公斤,他是應該把最好的10公斤上繳呢?還是最差的呢?還是中間的呢?要是在交的那天,突然爛了怎麼辦?或者要是剛交完就爛了怎麼辦?凡此種種,《聖經》並沒有一一規定,現實執行者則不能不有一套標準。而且這標準需要統一,需要權威化,否則你算老幾?誰聽你的?     這是《聖經》沒顧及的,還有《聖經》時代根本不存在的新問題,比如說守安息日,規定是不許工作。但什麼算是工作是一個大問題。洗澡算不算工作?《聖經》時代的大多數時間裡,人們大多在家裡或者是河湖裡洗澡,到了羅馬時代,很多人都到公共澡堂去洗澡。就算《聖經》規定了家中與河中洗澡跟安息日的關係,羅馬澡堂子可是新東西,當然就需要新的定義。現代社會這個問題就更麻煩一點,開車算不算工作?開燈呢?要是聯網算工作的話,那麼安息日之前就已經連在網上的計算機是不是可以用呢?     第四,從思想發展來說,傳統是需要不斷地加以解釋的。老希列的故事可以說是對這一問題的高度概括。某人向老希列表示了對"口傳托拉"可靠性的懷疑,老希列便教他希伯來語。他給他寫了幾個字母,教他念(打個比方)A,B,C。第二天他再來,老希列卻反過來讀C,B,A。在這裡,老希列至少說明了兩點:第一,經典是需要解釋的,沒有人的口頭解釋和傳授,經典就不能被人理解,就不過是一堆廢紙。第二,經典的解釋本身也必須經典化,否則每個人都可以拿出他自己的一大堆解釋來。神的旨意也許是完美無缺的,但人類的語言卻有着語義不確定的天生毛病。如果聽任眾人隨便解釋,輕則教義被曲解,重則信徒的行為信心被扭曲,甚至解釋出個本拉登那樣的惡魔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從更廣泛的範圍來看,有"經"有"傳"是各種宗教或傳統發展中的常見現象。基督教在《舊約》之外發展了《新約》及後來的基督教神學;伊斯蘭教在《古蘭經》之外發展了《聖訓》;儒家思想在《五經》之外又發展出了漢學,宋學,心學。事實上,只有擁有充沛的解釋能力的宗教或傳統才是充滿活力的。而一但宗教或者傳統喪失了這種能力,那通常就只剩下兩條路可走了,要麼滅亡,要麼被人利用。 二,《塔木德》是什麼?     在此我不要重複無數書中對《塔木德》內容的分類歸納,而是從思維方式上解釋《塔木德》的基本觀念。     如上所述,《塔木德》承擔着對傳統的解釋任務。這種解釋通常面臨兩個基本問題:首先,個人有個人的解釋。這些解釋不但有可能互不相同,而且完全有可能針鋒相對。要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辦法是找出一個權威來,由他作出判決。不過這馬上就帶來了第二個問題:萬一我們錯選了本拉登,那大傢伙不就都成了恐怖分子了?就算我們選了個好人,那些持不同意見的會心服口服嗎?要是他們的意見不被接納,他們會不會不接受這部新的經典?在這方面,《白虎通》是個很好的例子。漢儒雖然"獨尊儒術",但這儒術本身並不"獨",而是百花齊放,互不相讓的。白虎觀會議請了皇帝出來當裁判,統一大傢伙的思想,搞了部《白虎通》,但各派其實仍心懷鬼胎,等大漢朝一倒,漢學也就立刻樹倒猢猻散,《白虎通》也就抖不出虎威,成了一部普通文獻。     針對這兩個問題,《塔木德》的解決辦法是:第一,全體拉比都有資格參加這種解釋,第二,所有拉比的觀點,無論如何對立,一律都是神的話語,都要收入經典;第三,將有關教義的辯論及其執行區別開來。辯論時暢所欲言,辯論過後則按一定的程序(一個常見的程序是少數服從多數)決定哪個看法是用於實際生活的律法。第四,律法一旦確定,則任何人都有義務維護,仍不服從者則可能面臨被開除的危險。     所以一段典型的《塔木德》經文可能是這樣的:     拉比甲說:A是真的,B是假的。     拉比乙說:B是真的,A是假的。     丁以拉比丙的名義說:A跟B都是假的。     拉比申說:A跟B都可能是真的。如果條件C成立,那麼A就是真的;而如果條件D成立,那麼B就是真的。     按照某種標準,拉比乙的話被定為律法。     當然,這是一個濃縮了的虛擬段落,原文中這樣的辯論可能經過多個反覆。而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拉比們可能在這裡引用《聖經》或講述各種奇聞軼事,由此形成了《塔木德》的文學色彩。     在這樣開放的氛圍里,你可以想象他們的思維將是何等活躍,他們對《聖經》經文的解釋幾乎到了外人看來有些怪誕的地步。如果你想斷章取義地攻擊《塔木德》,你簡直什麼都找得到。但如果你不能從總體上加以把握,那你實際上就是連門都沒入。 三,怎樣學習《塔木德》?     按照《阿伯特》的規定:兒童從五歲開始讀《舊約》,十五歲開始學《塔木德》。今天的猶太宗教社區,大體上還是遵循這樣的時間規定。在那裡,《聖經》教師是一種專門職業,主要教小孩子。兒童到十五歲左右,通常《聖經》都已爛熟於心,便可進經堂學習《塔木德》了。《塔木德》博大精深,常常一個學者一輩子都學不完。但說到底,《聖經》是經,《塔木德》是傳,沒有《聖經》的底子,學《塔木德》就是一句空話。至於學習方法,除了朗誦熟記之外,《塔木德》式的辯論也仍然是常見的。至於那些好的學者對《聖經》和《塔木德》的熟悉程度,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猶太宗教學者玩的一種遊戲,是將一把短刀投入一本《聖經》或者《塔木德》,然後猜某一頁上刀刺中的是哪個字母。也就是說不僅文字倒背如流,連哪個詞在那一頁的什麼位置都記得。     如果你對《塔木德》有興趣,不妨找找下面幾本書:   中文: 張平譯:《阿伯特-猶太智慧書》,此書是拉比猶太教的《論語》,不讀沒資格談拉比猶太教。今天的猶太人,就是不信教,也常常父子坐在一起讀這本書。 蓋遜譯:《大眾塔木德》,在眾多的介紹《塔木德》的書中,我不知道為什麼選了這本49年的著作翻譯,不過作為知識入門,這本書是足夠的。 英文: Barry W. Holtz, Back To the Sources. 這是一本極為出色的入門書,如果真有志於學,這本書萬萬不能不讀。北大圖書館有這本書。 Ephraim E. Urbach, The Sages: Their Concepts and Beliefs. 至今沒能把這本巨著翻譯成中文,我簡直是在犯罪。 Jacob Neusner, Rabbinic Judaism: Structure and System. 此公出書的速度是每星期一本,至今已經出了八百多本書,全是猶太學的,就沖這個,你至少也應該看一本。此公還是猶太學界的叛逆,經常幹些離經叛道的事情,我認識的學者里,差不多沒人喜歡他。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