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段是在网上其他讨论中看到类似讨论: "爱心,宽容,不是法律。保护弱者和罪犯的法律权利,却是民主和法制社会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少数人不一定要指望可以说服其他多数人,但社会要保证他们不再像 哥白尼或伽里略那样成为疯狂之下的牺牲品。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社会由个体组成,保护少数人的合法利益和法律权利,长远而言,是对多数人有利的。"
可惜,这样的建议得到的不是讨论辩驳,而上来就直接谩骂和攻击的激烈程度超出想象。难以置信的是,许多陌生网友第一句就是人身辱骂和诅咒我的"儿子 被杀死" 之类极端恶言。
中国网民怎么了?
这种毫无反思和宽容,随时随地充满恶气和战斗力的秉性,放在个体身上,只是一件单一的挑衅攻击行为,可如果放到整个社会,那就不能不产生可怕的伤害力。这样的伤害力只能在社会内部施加,不是今天针对赵钱,就是明天针对孙李,或者今天明天轮流针对和施加 ----这真的是大家所期待的生活么?
北岛的失望《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当然,失望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的回答很简单,大家一起来爱护我们的中文文化环境。
WWII时有篇著名的讲演说的是"面对德国纳粹公然违反所签定的不侵犯协议时,其他国家应该怎么办?" 演讲的答案很明确: 让我们团结起来把德国逼进"只有遵守公正的协议才是它最好的选择"的地步。
2
如何在网上对付谩骂者?
粗口谩骂,是指观点不同,辩论不过,或者无心辩论而率先骂人。说理和讨论用不着谩骂,一开口就问候别人爹娘和家人,那就超出了道德底线。
对付这种垃圾,只有两种选择。既然对方首先下作,如果你愿意跳进垃圾箱进行反击,自然会想到"同态复仇"(以牙还牙),他骂粗口,你也骂,骂的比他狠,追 着他骂,骂的他无路可逃,无路可逃后再骂的他四处哭诉,四处哭诉后再骂的他哭诉无门,哭诉无门后再骂的他痛定思痛开始提及网上的“素质”和 “道德”...... 然而,网络并不应该是垃圾箱,这是下下之策,丢开自己的道德高地跳进泥坑总不是什么可以讨论技巧的活儿。更重要的是 "公共环境人人有责"。 因此,正确的选择是不去降低自己,可以镇定平和地反问谩骂者一句: "观点不同尽可以以理服人,我辱骂你的家人和祖先了么?"
不幸的是,喜欢出口成脏的人智力和教育环境都很低,遇见专门带着任务"坚守岗位"反华和打击大家的发言权的轮运,文雅地反问通常对它不起作用。不过,这样 镇定平和地反问对网上的广大观众非常有意义,所谓西方人爱用的抢占道德至高点是也。如果对方不听劝止,一味地死缠烂骂地无休无止,那么,你仍然可以给他充 分表演的机会,并且不再理他,请网站管理来处理便是。
当然,再傻的人也不会在拳王泰森或者是拉斯维加斯赌场保镖的枪口面前死缠烂斗。再正直的人也需要知道在一定的情况下具备有力的反击能力是你的责任和被迫选 择。 既然中国人在网上少不了碰上明着暗着憎恨和辱骂华人祖国的败类,相应的对策自然也是市场需求的一部分。新科院士施一公教授(67年的)在普大时也不是一介 书虫,也站起来跟轮运公开地大声用英语论战。
"公共环境人人有责" -------如果对方(往往是某种势力豢养的海外华人)是专门针对我们的民族、人种、历史和国家来死缠烂骂,个人的看法是不妨适当抽出一点"打猎的时间": 沉住气,先去看清轮运的大致底细,抓住无赖流氓的把柄软肋。然后,可以出击,也可以拿出斗蟋蟀的把戏,用智力和技巧从高处俯瞰,画着圈地修理无赖流氓,让它们"光着腚地推磨,转着地圈丢人"。 那个教育效果跟喜剧情节,有时的确是过于引人入胜,不觉中浪费大好生活休息时间。
在必须捍卫言论自由时,有时间能控制情绪又确实有心教训对方的人,可以在对方最暴戾最烦躁粗口连天的时候,快拳加码挑逗它(们),冷冷讥讽,热热夹击,矜持有序地戏弄他,直到他几番爆发,几番崩溃,高潮迭出,首尾不全,------- 你会看得出对方不断发现自己的窘迫和后悔而感受到把绳子越勒越紧的快乐。当年留学气盛,不论是针对314藏毒,污蔑北京奥运火炬还是轮子大肆欢庆四川大地震的反击,在网上对付民轮独和什么拿着外国民主基金会的钱祸害祖国的NGO 时,俺就是一个条件: "都别溜掉,既然要修理反华的,数量少了咱不干 !"。
心理学家建议那些胆小受气容易被欺负和遭受失业的人在经历睡觉的恶梦中被欺压时"勇敢在梦里反击",我不知道心理学家为什么要绕那么大一个圈子钻进梦里教人学习勇敢,无论如何,至少海外华 人可以省了这笔心理咨询开支: 找个反动网站去扫荡了它不就得了。
举这个例子是建议无辜被骂的网上朋友在精神上不必退缩和受伤,隔着互联网被人骂几下,那能骂掉我们身上的一块肉么? 就是骂得掉,不也正好省了去减肥的工夫?
说了半天,有什么对付谩骂者诀窍?
有,14个字:
站在道德高处,你打你的,我玩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