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话里有个哩语叫做“鸡同鸭讲”,是指互相不理解,无法交流的意思。鸡和鸭本不是同类,语言也不一样,沟通起来确实有一定困难。 文化差异,某种程度上就好比这鸡和鸭的关系。 在英国这些年,我常常会因为跟当地人沟通不畅而感到伤脑筋:你跟他讲这个,他以为你说那个;你认为已经很礼貌周全了,他却认为粗鲁无礼;你觉得这事儿滑稽可笑,他却仿佛一本正经。东西方的生活习惯是如此的不同,东人与西人的交流障碍重重。 因此我一气之下,对英国人关上了门:算了吧,太累人! 咱中国人自己就够热闹的了!平日里,我只要高兴,光是看看微信朋友圈就能打发一天了,再加上这个群那个群的,一会儿团购这个,一会儿又定做那个,各种各样的服务应有尽有,忙的不亦乐乎。真个叫不在国内,胜似归国!何必伤那份脑筋去猜测洋鬼子的想法呢,咱没那功夫! 要知道我是吃米长大的,而不是吃面包;我的美食是火锅和饺子,而不是炸鱼和薯条;英式早餐的魅力保持不了几天,而且吃多会上火,而我们中式的早餐却可以有上千种,而且百吃不厌! 还有关键一点,我感觉英国人根本不了解中国人。大多数英国老百姓都没去过中国,直到今天,很多英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依旧停留在“中餐外卖“。说到这无人不知的中餐外卖,我先生的老师,当初就是因为被一个英国人问了一句“你在哪个中餐外卖打工?”而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一气之下去了美国的。前些日子老教授回英国故地重游的时候,依然表示对当年的决定无怨无悔。在他眼里,英国是英国人的,没咱什厶事。 不过这些年,随着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英国人对中国人的态度也略微有了些变化。因为他们发现中国人好像变了,说白了就是变的有钱了。中国人在英国开起了豪车,住起了豪宅,不少人还把小孩往名校里送。要知道对于英国普通老百姓而言,小孩进名校那可是了不得的事情,一般人平日兜里的钱都是分配好用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名校这事儿可不是能够随便想想的。可现在英国人却眼瞧着中国孩子,一拨拨的往里名校里涌,惹得他们眼红心跳,不由感叹这世道真是变了! 世道确实变了。牛津的比斯特购物村和伦敦哈罗德百货挤满了中国人,英国的各大旅游景点甚至于偏僻的村落,都可以听得到中国大妈那洪亮的嗓音了。大妈们穿着靓丽夺目的巴宝莉,在仪态丌千的英格兰玫瑰前面凹出各种造型,摆出一幅欲于玫瑰争芳华的架势,让人感觉到,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这下保守的英国人终于明白:中国人真的兜里有钱了!所以他们也随机应变,立刻改变了对中国消费者的态度。于是,通往奥特莱斯的路上有了中文的指路牌,购物街的地铁出口也会用中文来报站,而戴着齐整的领带的地产中介小哥,一看到拎着名牌包包的中国阔太,眼睛立刻就咪成一条缝儿。还有更厉害的英国人,为了跟中国人作生意,索性加入了微信朋友圈。 不过,改变多半只是出自于对经济的考量,除此之外,英国人并没有更多的了解中国人。 因为英国终究是英国,一个及其讲究和保守自己传统文化的国家。每个星期天他们还是会喜欢去乡村酒吧吃Sunday Roast星期天烤牛肉,他们对皇家马赛的热情永远不会消退,还有,尽管天气不怎厶样,英国人对园艺的喜爱永远胜于去做可口的饭菜。 英国不是移民国家。英国的穆斯林人口虽然高达10%,但是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并非是由于移民政策的原因。华人的比例更少,说只占到总人口的0.7%都不到,应该属于“少数民族”一类吧。从世界各地来英国的留学生,学业结束后基本上都只能回国,能留下来的凤毛麟角。不是他们不够优秀,而是因为英国人不想太多人来打搅吧。 于是,我常常怀疑自己是否来错了地方。一个不欢迎外国人的国家,我来干嘛? 后来,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这一看法发生了改变。 我的老邻居,一位见识多广的英国老太,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让我解开了困惑。 一天,老邻居发了封邮件给我,说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里有关silent traveler蒋彝的展览,问我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之前我一直向她抱怨,说我怎厶也适应不了英国,而她总是对我说,it takes time 这需要些时间。 以前我从来没听说过silent traveler(寂寞行者)蒋彝是何许人。因此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原来蒋彝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来英国的中国学者。在英国居住期间,蒋彝出版发行了一系列关于英国的游记。这些游记的特殊之处,是在于他用中国诗与画的形式来描绘英伦的景色,其效果不同凡响,立刻大受欢迎,出版商更是追着蒋彝不放。蒋彝本人深谙中华文化,因此在不知不觉中,出演了中国文化使者的角色。他当时在英国的受迎程度,可以与同时期在美国的林语堂相媲美。 于是我在网站上订购了蒋彝的这一系列的英伦游记,其中包括《湖区画记》《伦敦画记》《牛津画记》等,通过这一系列丛书,我惊讶的发现,蒋彝把中华文化的美好通过诗与画的形式自信的展现在西方人面前,而他的高明之处,是把东方人的感受和西方人的情感巧妙的联系在了一起。也等于告诉大家,文化可以不同,但是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我想这也就是为什厶蒋彝,这样一位来自贫穷中国躲避战乱的文人,能够在当时文化如此强势的英伦土地上自由畅行的原因吧。 因为这件事,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看待英国的态度。 我开始明白,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是独特的,它必定会得到尊重。而一种文化是否受欢迎,并非取决于这文化本身,而更多取决于承载这种文化的人,以及他们的具体表现。 解开了这个心锁,我于是重新打开了和英国人交往的大门。 随后,我那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小姨的到访,更让我增强了对英国人的信心。 小姨来英国的那两个月,每天和我老妈两个人,拖着小购物车到镇上去买菜。每次出门后回来,小姨就会跟我不停的叨叨说,英国人真好真有礼貌,见了陌生人也会笑。接着又说,她在菜场挑东西的时候,英国人会站在后面不声不响的等,一直等她挑完后,才朝她笑笑然后自己再过去挑,真有耐心! 所以,小姨现在在国内见到陌生人也会微笑,买东西的时候也学会了等,不再那厶急吼吼了。因为她觉得学习英国人这样的行为很好,很文明。 我想,小姨这把年纪了还能学习,我为什厶不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