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复利之争看思维逻辑范围导致的差异 特有理 2012-12-4 五味最近的单复利之争非常明确地展示了不同思维逻辑范围所导致的本质性结论差异。 依本人观察,单利派完完全全是被局部逻辑所束缚。虽然他们推理的步骤都有逻辑的恰合,但始终围绕局部进行分析,并以局部表象代替整体本质。他们的逻辑核心就是:分期付款中的利息并没有被重复计算。其实,这里我有一个巨大的疑问,而且在众多的讨论中也没有看到以此为重点的分析和数据。不过,暂时按下不表,先说局部和整体。 每次的分期付款依据是什么?是来源于某种公式的推导。是结合了贷款年限、还款周期、贷款利率、以及计息方式的数学描述。有了这种数学公式,才有了总的还款数,有了总的本利数值,才有了每期还款的数额。由于还款公式必须是收敛的,所以每期还款的数额必须大于期间的利息。按银行的说法,叫:“利息加上一部分本金”。不管怎么样的描述,抛开实际应用,根据数学公式所依据的计息方式以及最终的数学表达,其核心因子(1+r)^n从定义角度即可明确说明该公式是以复利方式计息。 然而单利派认为自己眼光独到,从复利表达公式的表象看到了单利计息的本质。他们只强调每次付款的计息,而不追溯和思考其源头的实质。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以局部定义整体、以结果定义原因的逻辑错误。事实很明显:有了整体的数学表达,才有了总的应付额;有了总的应付额,才能算出每期的还贷数。 现在,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核心:银行所说的每期付款中利息部分是多少,本金部分是多少,这样的说法到底对不对?严谨不严谨? 事实上,贷款、加还贷、加计息、加期限、加周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是由一个小小的数学公式所决定的。严谨地说:贷款的利息不是由单次还款决定的,而是由整体的条件决定的。银行给出每期的本、息数值其初衷完全是为了财务记账的需要。由于单复利的计算在局部点上差别不大,因而在局部的财务表达上无非是借用了单利的概念。令人叹息的是,有人居然本末倒置地以银行的说法为依据,认为整体的贷款就是单利模式。 此时,不禁冒出一个离题万里的想法:人到底有没有命运?人的命运真的掌握在自己手里吗?难道不是由一个事先安排好的公式来决定的? 就像每一次的还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