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福山理论的质疑和批判 特有理 2021-9-23
首先声明,这是在看了思芦博的读书札记《美国社会秩序的大断裂和重建》后的感想,并非针对博主本人。免得像有的人一样,只要是他引用的就碰不得批不得了。由于思芦博的总结归纳非常系统,因此本人就直接大段引用总结的文字。在此先向思芦博致谢! 【福山不认同资本主义会对社会道德产生了破坏。孟德斯鸠和亚当斯密说商业往往能促进道德,人们在工作中建立起社会联系,协作关系要求人们诚实和稳重。通过商业活动,一个人学会了与人磋商、待人诚恳、举止礼貌以及言行审慎有度。要想成功就得诚实,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短富靠勤,长富靠信。在商业活动重复的博弈中,诚实的声誉转化为个人资产。努力为自己的产品质量和可信赖度提高声誉的企业,会提高整个社会的产品质量和可信赖度。】 社会的复杂性就在于,人的动机、目标、及至手段是一个人性的整体集合。而在人性中,尽管善的一面化在文明社会中能更加得到彰显,但恶的成份则会变得更加隐蔽和改头换面。待人诚恳在商业活动中与举止礼貌以及言行审慎有度并非一个可以统一起来的概念。在现实许许多多的商业活动中,“举止礼貌以及言行审慎有度”恰恰是为了在狡诈中获利。例如在商业协议、商业合同、商业条款中,对对方有利的部分尽量表达清晰,位置显著;而对自己有理的条款尽量冗长晦涩,暗藏玄机。在商家与顾客的合约条款中,对客户最不利的条款往往以极小的字体放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而且这种方式早已成为普遍现象。在现实日常中的大额交易中,特别是买车买房,可以说处处有局,步步是坑。雇托下套也并非罕见。如今高端的商业营销学已变成了脑控欺诈学。按照福山的逻辑,次贷危机不会出现,庞氏骗局更不会出现。 实体经营的商家或由于品牌固定、或地点固定、或客户相对固定这些因素的约束,他们往往需要以良好的诚信度来作为竞争的资本。但是,商业并不是只有商家和客户的世界;商业是靠大量的劳动雇员来推动运转的。在对顾客亲善和让利的背面,是对员工的严厉和苛刻。Walmart和Amazon应该算是家喻户晓的成功企业了。但他们员工的待遇与企业的盈利规模反差极大,早已被劳动阶层广泛诟病。除非福山可以用严谨的逻辑来证明亲善比狡诈更能获利,慷慨比吝啬更能致富,否则只凭局部表象和异想天开的脑补,必将导致对资本经济南辕北辙的认知。 以上这些事实对于象牙塔中的福山来说,或者是由于一叶障目,或者是钱多不怕坑大。这使得丰衣足食的他以艺术般的情怀来审视资本经济。所以才会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地盛赞资本主义的表现。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短富靠勤,长富靠信”。这正是文艺型知识分子常会具有的幼稚思维。在资本雇佣的舆论包装背后,几乎没有哪一个大资本的成功是靠德来获取的;缺德反而是大资本成功所必备的要素。比尔盖茨成功背的后有一个令人侧目的丑陋故事,苹果公司的暴利背后有中国劳工十四连跳的血腥,支撑Walmart廉价商品的则是欠发达国家廉价劳工的血汗,至于那些现在名声显赫的Facebook和Twitter也是剽窃和侵权丑闻缠身。 资本的发展符合简单的公车抢座模型。在自由竞争的上车环境中,只有抛弃道义抛弃羞耻的强者才能最先占到最好的座位资源。审视资本的发展不能采用沙里淘金的模式。资本经济最基础的发展阶段,就是武力进行全球扩张的时期。土地资源、物质资源、人口资源的武力扩张是资本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在征服与占领的进程中,福山所描绘出的资本美好是根本不存在的。 而福山将资本的“美好”与宗教联系起来,则更是逆宗教逻辑而抒发想象。宗教中人的罪性是宗教理论中基础的核心。如果宗教的形式就可导致资本的道德化,这表面上似乎是在肯定宗教,但实质上则是用宗教这种形式来抹煞人的罪性,甚至是资本推高了人性。如此一来,神子的再次降临好像就变成了不必要行动。当逐利和向善达到了统一,不用上帝,福山就把人类带入了天堂。 然而这可能吗? 篇幅考虑,暂且到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