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表现和功能实现——N谈鲁迅
特有理
2015-9-25
护鲁者总是提到鲁迅的“揭露和批判”,好像这是鲁迅天大的功绩。不得不说,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同样对时弊有着非常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只不过他们的话语并没有被系统地传播。在他们的揭露和批判中,同样有令人深思、令人动容的“金句”,只不过没有像鲁迅那样具有打包贩卖的能力和机会。君不见网络之上,各类“哥”们不也有不少让人喜闻乐见、可供茶余饭后消遣的“揭露和批判”吗?经过这样的梳理,一个很明显事实便显现出来。鲁迅的出名以及被“利用”、被“绑架”,其根本还是在于文笔。所谓的“揭露和批判”只不过是护鲁者们潜意识里选择的防护盾牌。
谁不会揭露和批判?话糙理不糙行不?
揭露和批判是社会功能的一个表现,但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实现社会文明的提升这样一个功能。可是,虽然揭露和批判是必须的,但又是不能与整体功能相割裂的。然而,中国文化最大的一个功能缺陷,就在于不能系统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不但体现在鲁迅那个时代,而且直到现在,在众多的华裔知识分子中,有兴趣思考系统性解决方案的人也是为数寥寥。大多数人是以知识为追名逐利的垫脚石,也有相当一部人醉心于政治权术、宫心之计,因为这样的学识就足以在江湖上混饭吃了。还有不少人急于照搬西方政治模式,连中国社会的病根在哪都没搞清楚就要动手术、下猛药。那么一旦“选举模式”开始运行,有多少人有兴趣,又有多少人有能力去识别和衡量那些被包装得精美无比的政策纲领;整个社会又有多大的理性能量去调控互不相让的利益诉求,以及由各种目的所驱动的指责、揭露、和批判?
有人会说:社会有不同的分工,凭什么非得让鲁迅找出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不过有一个终极的问题:
如果承认公民在责任上可以“分工”,那么“投票”如何分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