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书,户口,户籍警,粮票,棉花票…… 昨日写了小儿书之回忆后,脑海中忽然浮出一个问题:小儿书店做的是1分钱看一本书或2分钱出租一本书的小本生意,他们怎么保证把书拿回家的人能够归还图书呢? 唯一逻辑的答案,与我们特有的户口制度有关:借书人必须将家里的户口本作抵押,方能将书借走。若有任何问题差错,借书人的姓名,地址,甚至出生日和婚姻状况,都在小儿书店店主的掌控之中呢。来美后,曾发现“户口”不是很容易向老美解释,因为美国人没有什么户口的问题。 把“户口”输入谷歌翻译,得到的是“Account”,很不准确。户口的大致意义,不知是否可作“Household Registration”这样的解释?当年,领粮票是要凭户口本的,没有户口,就等于没了口粮供应。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特别是粮食供应曾一度严重紧张的60年代初,没了户口和没了粮票,简直和丢了身家性命差不多的意思。谁肯为了几本小儿书,拿一家人的命根子开玩笑呢。所以说,小儿书店要借书人抵押户口本,是万无一失的可行之策。除了户口和户口本之外,还有户籍警一说。把“户籍警”输入谷歌翻译,它干脆以逸待劳,给你一个 Hu ji jing了事。其实户籍警就是当地派出所里专管此一片居民户籍调查管理的警察,在北京俗称“片儿警”。 把“粮票”输入谷歌翻译,得到的是“Coupon”,也很不准确。美国英语中的Food Stamps 似乎和我们的“粮票”最接近, 然而意义却相差甚远。首先,领Food Stamps 当是贫困家庭/人士,而且Food Stamps 是具有金钱价值的,可以直接换来食物。而我们的粮票在理论上和正常的实践意义上,是不含有任何金钱价值的。举例说,饭铺买火烧馒头,火烧一个2两6分(不带芝麻,带芝麻的2两1毛),馒头一个2两4分。如果你只给了6分钱,没给2两粮票,人家是不会让你把火烧拿走的。大致上,“粮票”是 food-rationing coupons 的意思,是粮食配给制度的产物。 说到“配给”,在其登峰造极的年代,曾让市民的生活着实复杂化过:地方粮票分粗细粮,全国粮票是含油的,也就是说,(食用)油票的独立价值在全国粮票中有所体现。买布要布票,做棉衣要用到棉花票。买白糖,芝麻酱和鸡蛋要凭副食本。严重时,居民购菜证也是实施过的。逢年过节,每家会有瓜子花生的配给,是要在副食本上登记一笔的—“瓜子已购”。据说有人爱吃瓜子,嫌每人2两瓜子少了些,不过瘾,就花钱买来“消字灵”药水儿,把圆珠笔写的“瓜子已购”的登记抹掉后,再买一次。好在,这只是因为贪吃几粒瓜子儿,多买一次也多出了一次的钱,尚未构成严重的经济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