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错遇 |
2011-01-12 12:15:02 |
|
|
|
|
|
|
|
90年代中期,已过而立之年的我第一次游览了向往多年的洛杉矶迪斯尼乐园,并在一间充满奇幻布景的房间里,排着队去跟心仪已久的米老鼠握手。不过,就在我兴高采烈地碰上那双在动画片里看了不知多少遍的鼠爪之际,那双手却不动声色地缩了回去,留下我跌在不知所措的茫然中,片刻后才恍然大悟,快步离开了房间。
我一生被拒绝过很多次,但米老鼠面前的那一刻的确是我记忆中最难堪的一幕。我以为我面对的是我烂熟于心的那个卡通人物,却忘了我早已过了替那个明星当粉丝的年龄——在我前后的那些小朋友们都跟这米老鼠玩得亲密无间。我猜想那位米老鼠的扮演者大概是一位妙龄女郎,我的突然出现大概也同样让她尴尬无比,不知所措。
第一次的迪斯尼之游其实早已在我的记忆中淡漠了,但那个尴尬的场景却一直鲜明活泼,仿佛就在眼前,让我时常感慨如果早来二十年,跟米老鼠的相遇定然会带给我美好的时刻,而不是让我想起来就脸红的羞惭。
马丁•布伯年幼时母亲因故远离,从未享受过母子间的天伦之乐;成年后母子重新聚首,却时过境迁,无法建立密切的亲子关系。他由此悟出人生有相遇,亦有错遇。错遇的双方并非不能欣赏对方,却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相遇的时机,等到能相遇时却已物是人非,再无建立坦诚相待的对话关系的可能。尽管如此,布伯仍然相信真实的人生在相遇,错遇则是在追求相遇过程中发生的错误。
我们的一生大多充满了错遇。旅途中略过的景点、事业中被迫放弃的展现才华的舞台、因小事而反目的挚友、未成眷属的情人,等等。实际上,我们在生命中错过的远远多于得到的,错遇远远多于相遇。相遇或许是生命的真实,但错遇则无疑是生命的常态。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为我那没有童话的童年而悲叹。在最需要学习爱的年龄,我被灌输了一脑子的仇恨。而今我终于可以看到任何一本我想看的童话,却永远错过了把自己想象成森林里一株蘑菇的纯真。错遇不会让我们愤怒,却往往让我们浑身浸透了悲凉,一种除非还有来生否则无以补偿的无奈。
布伯年轻时即领悟相遇的道理,壮年以后才渐渐体味到错遇的滋味。其实这种时间顺序并非偶然。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便是知道此生的界线何在,便是知道许多自以为是的相遇都已经成了无可挽回的错遇,便是明白无论错过什么都没必要自责,因为实际上每个人的天命都一样,无论我们得到什么,错过的都永远更多,正如我们在十字路口无论选择走哪条路,错过的路永远都要多出两条。
而成熟的过程便是一个逐步学会撒手的过程,便是一个逐步明白错遇是生命的常态,因而不必因为得不到而夜不成眠的过程。而学会撒手错遇便是学会了欣赏相遇——不仅欣赏自己的相遇,而且欣赏他人的相遇。因为我们知道无论是谁,无论其所遇是何等平淡寻常,都值得我们感激和赞美,因为真实的人生是难得的人生。
张平 2010年12月30日 于特拉维夫
原载《走遍世界》2011年1月号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张平特拉维夫 |
|
留言时间:2011-01-14 00:26:47 |
|
|
“错遇”是从“对话”来的概念,本质上把“自我”看成一个整体。你的评论是从自我的多元性来观察的,也许可以借用海德格尔“常人”自我和“本真”自我之间的差别。随机的、被背叛的,都可以看作是“常人”的。 |
|
|
|
作者:皇城根儿 |
|
留言时间:2011-01-13 23:12:23 |
|
|
“撒手”应当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现实接受。 不撒手就是不想接受。什么时候撒手了,什么时候就是接受了。而能否接受无奈所需要的时间往往和人的年龄成反比。毕竟,人越老,人的幻想也就越少。这也就是所谓“知天命”吧。
当然,“撒手”的还有另一层次的东西。那就是对自己“信念”的有意背叛。那不是“爱谁谁”的概念,而是对自我的一种心理挑战和蔑视的概念。比如,一个从不信神的人,有一天却决定去了教堂。他在用自己的行为挑战自己的信念。
“错遇”是对自己经历的“去命运”化事件。也就是说,人们生命的轨迹不是命定的。而是随机的。即便很多的时候表现的是自我的选择,但这些选择的本质依然是随机的,不足为道的。认清“错遇”的本质则是“撒手”的后一种概念,也就是对自我信念的挑战。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