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謙卑 |
2011-06-20 08:30:29 |
|
|
|
|
|
|
|
上一篇我們談了猶太傳統智慧中最重要的思維特徵之一:平行邏輯。平行邏輯的根本是包容、保存、甚至提倡不同觀點。了解一點各種宗教思想史的,都知道歷史上不少宗教都有為了觀點分歧而分流別派、互不相容乃至於大動干戈,血流成河的經歷。提倡平行邏輯的猶太教卻在差不多兩千年的時間裡自成一體,雖然在近代也有新流派產生,但各派間基本上相安無事,也都沒有在根本上改變猶太教的本質。凡人大都有跟別人吵架的經歷,吵架過後如何繼續保持合作,相信對誰也不是一個小問題。由此,我們提出的問題是:猶太教如何一方面提倡意見分歧,另一方面卻能基本上保持一統?一個在經堂里爭吵不休的民族又是如何在生活中精誠團結,進而在外御其辱時萬眾一心的?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討論跟平行邏輯在生活中的實施相關的一些思維和行為準則的問題,這便是我們下邊幾篇將要談到的。
在敘述了神音宣布沙瑪伊學派和希列學派兩派的觀點都是真神的話語,但律法以希列學派的觀點為準之後,《巴比倫塔木德》問了一個出色的問題:“既然兩派所說都是真神的話語,那麼律法又何以以希列學派的觀點為準呢?”對此,《塔木德》給出的答案是:“因為希列學派善意而謙卑!”而這謙卑的具體表現是:“他們學習本學派的觀點,也學習沙瑪伊學派的觀點;他們甚至在提到自己的事跡之前,先提到沙瑪伊學派的事跡。”為了解釋這個謙卑的定義,《塔木德》為我們舉了一個例子。
這個例子涉及到住棚節的律法。住棚節是每年雨季來臨前的一個猶太節日,其主旨是在戶外臨時搭建的棚子裡住一個禮拜,以此紀念希伯來人出埃及後在曠野漂泊數十年,居無定所的歲月。由於住棚節的棚子大多搭在居室附近,有時不免會出現界限不明的情況。比如,一個人的頭和身體基本上在棚子裡,但他使用的桌子卻在屋子裡。對此,沙瑪伊學派認為這個人沒有履行“住棚”的責任,希列學派卻相信他的責任已經履行了。兩派爭吵時,希列學派說:“不是有一次沙瑪伊學派的長老們與希列學派的長老們一起去看拉比約哈南•本•哈赫拉尼特,發現他的頭和身體基本上在棚子裡,桌子卻在房間裡嗎?”沙瑪伊學派說:“正是從這裡我們推導出我們的結論的,因為當時長老們對他說:你要老是這樣,就永遠也不會履行住棚節的責任了。”
在這場爭論中,我們可以看出希列學派不僅了解自己的觀點和論證,而且熟知對方的論據。不僅熟知,而且在辯論中替對方舉出最關鍵的支持證據,沒有半點藏掖。同時,他們在提到雙方的共同行動時,把沙瑪伊派放在前邊,把自己放在後邊。這兩條,尤其是第一條,是平行邏輯思維下特有的“謙卑”概念:“謙卑”不只是自謙,而是像保護火種一樣保護對方的觀點;在堅持自己觀點的同時,小心地學習對方的觀點,並找出其精華所在。這種謙卑同時又是一種平行的謙卑:雖然保存對方的觀點,但並不因此放棄己見;雖然總結對方的精華並公示眾人,但並不把這種精華吸收到自己的觀點裡去,形成一種所謂統一的“完美觀點”。
現在我們不妨來粗略看看儒家的謙卑觀,做個對照。《論語》裡有一個“孟之反不伐”的故事,說齊魯交鋒,魯國軍隊打了敗仗,魯國大夫孟之反在撤退時主動殿後,跑到城門的時候,才裝模作樣地抽了馬幾鞭子,謙虛地說:“不是我勇敢殿後掩護,而是因為馬不肯跑。”這樣的謙讓,目的何在呢?目的仍然在於在競爭中勝出。《論語》記載子禽問子貢:孔子在各國的官職,是自己追求來的,還是別人給的?子貢回答說:孔子的官職是靠“溫良恭儉讓”得來的,也可以說孔子追求,但這追求的方式與別人不同。
拿這兩段跟《塔木德》比較一下,我們會發現雙方的謙卑觀有相同之處。比如,雙方都認為謙卑包含了“自謙”的成分,所以“孟之反不伐”,而希列學派則總是把沙瑪伊學派放在自己的前邊。此外,雙方都相信“謙卑”都賦予謙卑者某種超乎他人的力量,所以希列學派依靠謙卑獲得了律法之爭的勝利,而孔子“求而得之”的手法之一就是“讓”。
不過,雙方的謙卑觀存在着兩個根本性的差別:第一,儒家傳統的謙卑觀是修身的一項內容,主要是為了實現自身的修為,“他人”在這裡幾乎不扮演任何角色。而在猶太傳統里,“謙卑”的基礎是平行邏輯,是給他人以平等生存的機會,因此謙卑的含義並不是“我比他強”,而是“雙方共存”。第二,猶太謙卑觀與“律法爭辯”這一平行邏輯的生存舞台關係密切。謙卑是“認識真正的律法”這一過程中的手段,是發展猶太傳統智慧的跳板。因此“自謙”並不是“自貶”,在給別人以足夠的尊重的同時,並不會不顧事實地貶低自己。而儒家的謙讓與對世界的“認識”沒有什麼關係,因此孟之反那樣歪曲事實的解說並不讓人覺得有什麼不妥。
從根本上說,雙方都試圖為“爭執”提供一個解決方案,儒家是以“不爭”代替“爭”,也就是不去比誰爭的水平高,而是去比誰能“不爭”。當不爭者勝出時,爭者也就消失了。拉比猶太教則鼓勵爭執,鼓勵提高爭執的水平,勝負不看爭的水平,也不看不爭的水平,而是看誰更有能力容忍對方觀點的存在。由此,拉比猶太教的世界始終是平行的:無論是誰勝出,敗者都不會消失,因為“勝”的條件就是保存敗者的觀點,不去保持,也就不能勝出了。
張平 2011年5月14日 於特拉維夫
原載《中國企業家》雜誌2011年第11期,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
|
|
|
|
|
|
|
|
文章評論 |
|
|
|
作者:喜信 |
|
留言時間:2011-06-21 01:24:34 |
|
|
‘儒家是以“不爭”代替“爭”,也就是不去比誰爭的水平高,而是去比誰能“不爭”。’--恰好反映出儒家理論在人類社會裡行不通,結果就是不斷的你死我活的民族內部爭鬥。 ‘拉比猶太教則鼓勵爭執,鼓勵提高爭執的水平,勝負不看爭的水平,也不看不爭的水平,而是看誰更有能力容忍對方觀點的存在。’--恰好反映猶太人雖然被分散在萬國之中,卻能經歷亡國1900年後再復國。其智慧非有神的啟示則難被人接受。 ‘當不爭者勝出時,爭者也就消失了。’--中國人的不爭其實都是失敗者在失敗之後暫時放棄鬥爭,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策略。人既要競爭,就要分出勝負;即使不是像“國際”或中國日本等國的象棋非得你死我活不可,也應該像圍棋那樣數個誰多誰少,讓輸的人“心服口服” 才是個了結,因為心中沒有可信靠的對象。猶太人鼓勵爭執就顯得對神聖公義的客觀存在信心滿滿;只是在神的問題上,猶太人也顯得非常驕傲和偏執,以至於要釘死耶穌基督。 單純從文化層面上解釋猶太民族的歷史,現實和未來,顯得非常孤立和勉強。感覺從神和聖經角度看猶太民族似乎更為深入。 |
|
|
|
作者:暗夜尋燈 |
|
留言時間:2011-06-20 22:37:02 |
|
|
|
作者:暗夜尋燈 |
|
留言時間:2011-06-20 22:27:54 |
|
|
哲學基本走過了古典的生活哲學,牛頓為代表的物理哲學和如今的生物哲學。我把他們的這個過程比作小學時代、中學時代和如今的大學時代。在認識世界的水平上,還是今天的生物哲學包羅了更深更廣的範圍。
現代西方哲學,講求的是生物的多樣性與同一物種內部求生存策略的多樣性。威爾遜指出,所有的生存策略,都已經被物種們占有得乾乾淨淨。所謂馬走日,象走田,八仙過海,各有神通。參天大樹向高處競爭陽光與空氣,小草就得快速生長,快速繁殖。攀援、寄生、共生,也都是各自的本領。古聖賢用另外一種語言表達出同一概念,但對攀援、寄生,共生的方式,比較起來,中國文化當中的病態,可見一斑!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