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上一篇《为上天而争辩》,也许有读者会产生一个疑问:争辩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难道这种精神还值得提倡吗?2009年底在特拉维夫大学主办的宗教对话会议上,当代犹太教与儒家思想两大代表人物——杜维明与拉比阿丁·施坦泽兹当面对话,杜维明发难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不断发问,那么发问造成的紧张状态怎么办?可以说是一语中的,问在了点子上。 应该说尽管拉比犹太教的世界是一个不和谐的世界,不必要的紧张状态,或者造成灾难性后果的紧张状态仍然是要全力避免的,否则“争辩精神”早晚会被人们所抛弃。在这方面,拉比犹太教的基本策略之一是“情理分离”。 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看“蛇炉之辩”的故事。我们在最初讨论“平行逻辑”问题的时候讲过这个故事。不过跟这个故事的大多数讲述者一样,我们其实只讲了一半,同时我们也没有说明这个故事在《巴比伦塔木德》中出现时的上下文环境。 话说众贤哲在辩论中击败了了拉比以利以谢及其后台——上帝,并得到了上帝“我的孩子们击败了我”的嘉许,于是他们把拉比以利以谢所裁定为洁净的所有器皿都搬出来烧掉,同时投票表决,把拉比以利以谢赶出了教门。表决是表决了,但到了要把这决定通知拉比以利以谢的时候,大家可就都犯了难。要知道拉比以利以谢不仅是位超级贤哲,而且是位手眼通天的人物,搞得不好,整个世界都会因此遭难。折腾半天,最后还是拉比以利以谢的弟子、大贤哲拉比阿奇瓦自告奋勇,承担了这一责任,用他的话说,是为了“防止不肖子弟去做此事,从而引发世界的毁灭”。 拉比阿奇瓦穿了一身吊丧的黑衣服,跑到拉比以利以谢家,却不肯坐到他身边去。警觉的拉比以利以谢问道:“阿奇瓦,今天怎么了?”阿奇瓦趁机说:“你的那些同伴们,他们决定远离你。”拉比以利以谢闻言,依照守丧的习惯撕破了自己的衣服,赤足坐在尘土中,双泪长流。世界立刻就遭到了惩罚,据说三分之一的谷物当即被毁,还有一种说法是拉比以利以谢目光所及之处,都燃起了熊熊大火。 这一刻,犹太公会领袖拉班迦玛列正在海上航行。突然间巨浪掀起,直扑他的座船而来。迦玛列说:“这浪一定是为拉比以利以谢而来的。”于是他涌身站起,对着上天高声抗辩道:“宇宙之主啊!你万分清楚我不是为了自己或者家族的荣耀而如此行事的!我是为你而如此行事的,为的是纷争不会在以色列加剧!”此言一出,巨浪即刻退去,大海风平浪静。 说起来拉比迦玛列跟拉比以利以谢还是亲戚,以利以谢的妻子“和平之母”便是迦玛列的妹妹。从出事这天起,“和平之母”就每天盯着丈夫祷告时的动作,不许丈夫在祷告时俯首。原来犹太人每日祷告都诵念固定的经文,诵念完毕之后可以俯首加上私人祷词,述说个人的恩恩怨怨。有一天祷告间有乞丐来门口乞讨,“和平之母”一念之差,跑去施舍乞丐,回来时看见丈夫俯首在地,口中念念有词。这一惊非同小可,她疯了般大叫:“快起来!你杀了我哥哥了!” 不久讣告传来,拉班迦玛列在家中去世。拉比以利以谢不解地问“和平之母”:“你怎么知道的?”她回答说:“这是我父亲家中的传统教导:所有的门都关上了,只有受伤害的感情之门还打开着。” “所有的门都关上了”指的是第二圣殿被毁灭。按照拉比犹太教的看法:第二圣殿被毁,意味着上帝之灵离开了人世,从此人的祷告,上帝已经不再听闻,即使听见了也不会再做什么。但是如果有人的感情受到了伤害,上帝仍然是要倾听的。 为什么“受伤害的感情”的地位如此重要?根本上说,是因为“平行逻辑”引导下的“争辩精神”的天敌是“情理不分”,在争辩中不是说理,而是设法伤害他人的感情,这样的态度是紧张状态的根源,也是灾难性后果的起点。因此必须把情和理分开,并且严禁在争辩中伤害他人感情,唯如此,“争辩精神”才能开花结果。所以,众贤哲击败上帝都不会遭到惩罚,因为他们是在说理;而他们对拉比以利以谢的“焚书坑儒”式的行为却会遭到惩罚,因为这是在伤害他的感情,即使这种做法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为的是纷争不会在以色列加剧)也罢。 那么怎样分别“说理”和“恶语伤人”呢?《巴比伦塔木德》提出的一个主要标准是“禁止揭短”,也就是禁止在争辩中将对方无法更改的短处拿出来作为争辩内容。“蛇炉之辩”的故事其实是《塔木德》中一大篇关于“不得恶语伤人”的讨论中举出来的一个例子,而这一大段的开始则讨论了两者间的基本差别: ‘如果他是一个忏悔者,你不可以对他说:“想想你以前干过什么吧!”如果他是一个皈依者,你不可以对他说:“想想你祖先干过些什么吧!” “揭短”的问题在于:它不是讨论问题,而是跑去讨论讨论者!因此它跟“说理”没任何关系。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上一篇所说的拉比约哈南与雷实•拉奇实的故事。在那一篇里,拉比约哈南的错误在于他不该揭雷实•拉奇实当过土匪这个短。雷实•拉奇实当没当过土匪跟刀具何时能沾染不洁没有任何关系。 情理分离是犹太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也贯穿在犹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现为个人的事情与工作的事情严格分开。总体来说,西方文明在这方面的趋势与犹太文明一致,而与中国传统以“心”为基础的“合情合理”的综合态度截然不同。这一点,马克斯·韦伯在他的《中国的宗教》一书中早已指出。 张平 2011年8月21日 于特拉维夫 原载《中国企业家》2011年第17期,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