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国行--上海篇(上)(组图)
一 夜幕下的上海
可能是近些年来,洋插队的子女们已经长大到可以携子同游的年龄,暑假回国省亲的人数大增;也可能是阿唐一家动手太晚,到最后购票时居然国航无票,只好临时买了美国联合航空的机票,大人900多刀,小孩700多,大大高于平时的票价。
虽然是洋人的航班,不过旅客中的9成都是国人,其中不乏类似阿唐一家的拖家带口之辈,欢声笑语,一机融融,尚未入关,已进中国。
早在登机检票的时候,我就觉察到机员的态度不够友善,多年的海外生活经验,对这种异样的情形殊为敏感,当时我以为是连日劳顿,机员的心情欠佳所致。等到大家前呼后拥地涌进机舱,倒腾行李,呼朋唤友地一阵大乱,直到飞机开始滑行,还有人起身在翻找行李,空姐急忙冲过来强行将人按回座椅扣好安全带的时候,我想起了两个命题:公众场所的自律和环境对人的逆向改造。
漫长的13个小时的飞行,我们的航迹线在北太平洋上画出了一条上凸的弧线,擦过俄勒冈、华盛顿、加拿大的卑诗和阿拉斯加的外海岸,经日本和南韩上空,直扑上海。世界在变小,争执在减少,绝大多数的国家已经对商业民航开放了领空,我们的航班是取最短的直线航程飞行,比起前些年来,飞往北京要减少2个小时左右的飞行时间。
暮晚时分,波音飞机缓缓地落向上海的浦东机场。西边的天际上,一轮桔红的落日在江南沉沉的暮霭中挥洒着余晖,默默地迎接着游子的归来。
在海关入境检查线前,我们居然归入外国入境者的行列,心里的滋味一下子很难说清楚。
关员是一位秀气的女武警,对我们很礼遇,友善的态度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几年前曾经听朋友讲过,护照被从窗口里面甩了出来,大约是嫌她有假洋鬼子的嫌疑。接下来的日子,我始终没有遇到这种情形,这些年中国的变迁是翻天覆地的。
顺利出关,满袖清风,遂有闲暇四处打量。
与局促的上海虹桥机场相比,浦东机场无论是在器局上还是设施上,都胜过前者不止一筹。不夸张地讲,与北美同类机场不相逊色。美中不足的是,指示标牌的位置和密度,有待商榷,时而会出现让人举棋不定的局面。好在前后左右只有不多的几班航班到达,大致随着人流往前走就好了。如果是在旧金山机场,直达和转机的人潮汹涌,流向不定,那可能就会有麻烦了。我不知道北美机场的指示标牌的位置和密度是如何设置,是事先的论证极为详尽还是事后的弥补极为迅捷,总之,我在北美任何一个陌生的城市转机时,从未开口询问过路径,也从未误过事。
取完行李,与在外面等候的妻弟会合,姐弟拥抱,郎舅亲昵,其乐融融。未几,一行人说说笑笑地乘电梯到达室外的停车场。
出得候机室大门,一股湿热的空气迎面扑来,好象被投入蒸笼一般,当年新马之行的久违的感觉又回来了。习惯了北加州的干爽气候,接下来的一周内,梅雨前夕南方的湿热,如影随形,很是噩梦了几天。
暮色之中,行走在高悬半空的停车场上,我终于看到了上海和北美的不同,地面上隐隐的污迹和灰尘,久违的中国印象,开始慢慢浮现出来。
妻弟的朋友驾一辆7人座的Ford mini van,慢慢驶出机场,疾速行驶在浦东的迎宾大道上。
夜幕四合,华灯初上,车窗外密如萤火的灯火,闪烁不定,随着飞驶的汽车,此起彼伏。
“康桥花园。”妻弟指点着,“昔日荒凉的浦东地区,正在大兴土木,四处都是工地。这里是高级住宅区,房价已经炒到每平米3万元了!”
实际上,岂止上海浦东,整个中国都是一个硕大的工地。接下来几周内的中国之行,这是留下给我的最深印象。
车灯照耀下,高速公路上分隔线的萤光闪动,车流穿梭,与北美高速公路的夜景相差无几。不同的是,路旁边和路上方的大幅灯光广告,在夜空里面明亮的闪动着,仿佛对每一个到访者倾诉着中国巨大的商机。
车行约20分钟,转入世纪大道,前方一派灯火通明,琼楼玉宇,宛若海市蜃楼一般。
“陆家嘴。”妻弟说。
哦,这就是目前世界经济的几大热点地区之一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远远近近,高楼大厦比肩矗立,灯火通明,在夜色中闪动着迷人的光彩,流光四溢,好一派新上海不夜城!
回头一顾,小阿唐们痴痴地望着窗外的夜景,嘴巴张得老大,一付刘老姥姥初入大观园的神色。是啊,后工业化的北美西海岸城市的Down Town夜景,如何敌得过冉冉升起的东方之珠?!
车经隧道过黄埔江,驶上延安东路,进入传统意义上的大上海市中心。
虽然几度在上海转机,对我而言,这次到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访问上海。于是一边听妻弟的介绍,一边目不转睛地四下观瞧,自不待言。
车子驶下高速,行走在红绿灯管制的街道上,忽然看到路边上几位裙装女孩儿,手提裙脚,骑着自行车在路灯下面的街道上疾驶,撩起的裙边在夜风中闪动飘摇。。。真美,多少年没有见到了!
拐上了南下的漕溪北路,道路又被封闭成了高架的高速公路,风驰电掣之间,车子轻盈地一拐,驶进小路,几经回转,进入妻弟居住的小区。
小区内的路旁停满了汽车,一辆挨着一辆。妻弟说,因为这个小区是前几年建的,没有修地下停车场,所有的车辆都停在上面。这个小区内有七、八幢二十几层的高楼,楼宇间有若干绿地,不大,但是颇有点缀效果。每幢楼都有一位昼夜值守的警卫,制服笔挺,宝相庄严,一幅尽责尽责的神态。
一行人乘电梯上楼,意外地发现电梯内没有了印象中的电梯大妈,不禁自嘲曰:老土啊,阿唐!
门铃响处,白发苍苍的小阿唐们的姥爷姥姥开门迎接,北美一别,又是一载,祖孙相拥,共叙天伦之乐。
一家人正在絮叨之间,送餐的敲门而入,妻弟特意为我们叫了东北菜,两个着民族服装的后生崽送来了6热4凉10个大菜,总计160余元,没有任何小费。
20大刀不到!我的脑袋一下子还不能从物价差异的震惊中醒转过来,如同当年刚刚踏上北美的土地,总是习惯于把所有的标价乘上8以后的震惊一样。
饭后,妻弟和朋友驾车去朋友处夜宿,留下我们一家与二老同住。
这是一套三居室,面积大约是150平米左右,房子是租的,带家具,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空调,每月租金4500元。
临睡前,站在露台上,眺望着上海的灯火。不远的工地上,几幢半截的高楼正在拔地而起,灯光下,影影绰绰的工人们还在赶工忙碌著。再远一些的高架公路上,南来北往的车流,穿梭往复。
夜上海,不夜城。
二 上海的早晨
一觉醒来,5点不到。闭上眼睛,却毫无睡意。糟糕,是时差。脑子里面一换算,北美西海岸时间下午2点!得,起来吧。
从卫生间里面出来时,阿唐家大大小小的其他成员都已经醒了。接下来的几天里面,不是你早早醒来,就是他早早醒来,换着班的来,顺带着把别的人也搅和起来。
随同早起的岳父下楼买早点,一出门又是一阵湿热袭身。天哪,南方的夏天真可怕,大早起都没有清凉的感觉。
步出整洁的小区,走在小街的人行道上。天光之下,忽然看到地上的尘土和点点污迹,顿觉举步踌躇。行不多时,四外的景象吸引,很快把我的注意力引开。毕竟是生我养我的故国,习性的回归,似乎是天然的水到渠成。
晨运的大妈大爷,上学的孩子,赶早班的职员,悠闲的,忙碌的,穿梭在一起;汽车的鸣笛声,自行车的铃铛声,交织在一起。真亲切,很多年没有在街上看到如此多的行人了。
过路口时,我习惯地站在路边等绿灯,一转脸,见70岁的老爷子已经在车水马龙中过马路了。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敢动,直到绿灯亮起,方起步过道。没成想走到路口中央,旁边斜刺里杀来一辆出租车,直直地朝我冲来,我顿时僵立当场,定定地望着那厮撞将过来,出租车一转轮,灵活地从我身边绕了过去,一声长鸣,扬长而去。
好不容易走过路口,回身审视路口的交通状况。这是一条小街的丁字路口,南来北往的车辆行人大致不受红绿灯的控制,谁先到谁先走,过路口时,车辆的速度有所减慢。所有的规避动作都是在动态中完成的,即你行我走,算好提前量,互不等让,各安其事。刚才出租车之所以鸣笛,是因为如果我继续我的行程,那么刚好它不减速就能过去,我一站住,它不得不转向通过,是我违背了动态平衡的原理。
交通系统中的动态平衡的原理,在随后的日子里面,一幕一幕形象地在我的眼前上演,终于有一天,我这个中国交通菜鸟的胆子练肥了,在人潮车流中驾车出街了。此是后话。
街道两旁的旧式楼宇的窗外,高高挑起一根一根的晾衣杆,上面五光十色,旗幡招展。唉,上海狭小的居住面积,不如此,又当如何?中国已经踏上了现代化的坦途,然而横亘在前方的路程,还是很长很长。
不一时,来到一个农贸市场,上书“徐汇区漕河泾农副产品市场”,门口的马路边上,摆放着若干售卖鱼鲜的塑料盆,一些人在挑选着货色。
市场旁边的马路边上,水迹斑驳,我象小时候玩跳格子般地蹦着过去,菜市场内的百般味道,弥漫在空气中,既熟悉又陌生。
道路旁的早点铺子,飘散出一阵阵食物的香味,小笼包子,烧饼,油条,煎饼果子。。。妈呀,都是梦中想疯了的我的最爱!口水不停地在嘴里面打转,终于一屁股坐进一家早点铺子,求老爷子自己个儿买了早点拿回家去,我自顾大块朵姬起来。先来碗豆腐脑儿就油条,再来份煎饼果子,最后又要了碗豆浆顺进去俩小笼包!直娘贼,整个儿一饿死鬼转世。
早点铺子大都是路旁民居楼宇的底层,可能上下水的设施不足,柑水随意倾倒在路边的雨漏附近,渣水淋沥,甚为不雅。最不能理解的是,垃圾直接倾倒在店前的路边,等待着早晨的清洁工挨家挨户地用铲子装入手推车运走。
为什么不能给每个店家发放一个垃圾桶,内罩黑色垃圾袋,垃圾入袋,清洁工收取垃圾时,封闭袋口置入车内,以新的垃圾袋罩在垃圾桶上。如此,即快捷又卫生,还便于运输,如同北美任何一个公共场所的垃圾桶设计一样。
转念一想,或许店家配合不够,市政部门具体操作上有困难。可是,当我几天后来到浦东最新落成的世纪公园,美轮美奂的垃圾箱里,垃圾亦是直接投放于内,我实在大惑不解,广东话曰:定解?
早饭后,全家大小随姥爷去“桂林公园”遛早。“桂林公园”原来是旧上海闻人黄金荣的私家园林,名黄家花园。49年后为政府接管,因为园内遍植桂树,故更名为桂林,与广西桂林并无关联。88年始对公众开放。闲话一句,前40年都用于何种用途?
甫一进园,一阵二胡响处,传来了京剧旦角的唱段,低吟浅唱,极是韵味十足。步进二门,见半山一座晚亭之下,几位操琴老者正在摇头晃脑地为正中一位中年女士伴奏,那女士唱的是梅派的代表作《贵妃醉酒》中的一段,声音圆润甜脆,平和中正,深得个中三味。
正沉醉其间,几不能自拔当而,阿唐太一掌拍醒梦中人,“还不去追儿子?万维网上还没有唱够吗?!”
这一追,居然发现小小阿唐不见了踪影!夫妻二人大急,四处巡视半晌,终于在树丛深处,发现一位老妪正在逗引着小小阿唐,忙出声呼唤,小小转身奔了过来。老妪随后也从树丛中走了出来,满口的上海话对我们说个不停,大意可能是夸奖小孩子可爱之类。我们嗯嗯啊啊地应承着,心里却打着小鼓。
老妪离开之后,夫妻对望一眼,心中的疑惑重重:或许她只是真心喜爱小孩子,逗弄开心;或许她是一个骗子,企图诱拐幼儿。无论如何,将幼儿从父母身边逗引至偏僻小径,都是极为不当的行为。
公园修造的很是精巧,在不大的空间里面创造出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味道,遗憾的是,早起晨运的阿公阿婆占据了园子的角角落落,练气功,打太极,遛鸟,活动腰腿,跳健美操,不一而足,我们几个人在其间闲逛,显得颇为突兀。小小阿唐不甘寂寞,学着功夫老人们 打太极,倒是引来若干人驻目观瞧。北美长大的孩子,浑浑噩噩,浑不知什么是怕,何为不妥,四处流窜,到处惹祸,4周的中国之旅,很是令内子伤透脑筋。
太阳升起来了,地上影影绰绰地出现了影子,不知道是潮湿还是污染的缘故,一周的江南之旅,太阳总是惨惨淡淡。
初夏的天气愈加闷热,孩子们嚷嚷着要喝水,遂步进一个售卖饮料的大堂。堂内数百米见方,摆着数十张八仙桌,一些老人在围桌饮茶打牌闲谈。大堂的四面敞开,空气流通,很是凉爽。
孩子们拿到饮料,一蜂窝跑到一张空桌旁边坐定狂饮。服务员对我说,只有喝茶的人才可以占有桌子。我才明白,这是一个茶社。遂从价目表中,选择最便宜的黄山毛尖,要了3杯,合共60元。
国内新版的人民币大多数我都没有见过,查找零钱时颇费时间。这次回国前,阿唐太从箱底翻出了几张她当初出国时带出来的钞票,正好拿出来付款,收银员左看右看,折腾半天才惴惴收下。我心里那个得意:这些个新钞票我不认识,今天也让你认认旧钞票!
一家人团团坐定之后,孩子们要学著旁边的爷爷奶奶打牌,于是又起身去买来了扑克。一家人祖孙5口,围坐打牌,喝茶饮水,各得其乐。
美中不足的是,时有阵阵香烟味道飘散过来,颇令神经几分紧张。等到快要离开中国的时候,我对二手烟已经浑不知觉,甚至连一手烟还品尝过一二。唉,人若是退化起来,速度真是惊人。
三 大哉,上海科技馆!
午饭后,妻弟来接我们去游览上海科技馆。
沿着高架公路往浦东方向行驶,沿途的高楼林立,旧上海的标志建筑物,如黄金荣的大世界,俄式风格的展览馆,萎缩在一派高大的城市之林中,如果不是出于保护古老建筑的需要,这些个物什大概早已被推平了。
从隧道钻过了黄浦江,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那一片令人生畏摩天大厦旁驶上新上海的世纪大道,上海科技馆就座落在世纪大道的尽头。
驶近上海科技馆,这座2001年底正式对外开放的庞然大物给人的震撼是巨大的,除开气势磅礴宏大之外,其外形设计的后现代化风格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而矗立在后庭中央的浑天仪造型,又将现代的新巧和古老的拙朴精妙地结合到了一起。
门票是成人60元,小童20元,价格不菲。
目前对外开放六个展区:地壳探密展区、生物万象展区、儿童科技园、智慧之光展区、设计师摇篮展区、视听乐园展区;一个分馆:自然博物分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参观视听乐园展区,也没有来得及去欣赏IMAX立体巨幕影院、球幕影院以及四维影院。
我们首先游览了生物万象展区,如热带雨林,海底世界,动物世界等等。展区的规模之庞大令人咋舌。孩子们在洞穴里钻进钻出,在小径和吊桥上窜来窜去,忙得不亦乐乎。时不时地其中一个就不见踪影了,众里寻他千百度,那娃却在假山石后面探出头来,模仿虎啸狮吼。还好游人不多,对付着两个大人追踪一个。美中不足的是动植物标本太多,活物太少,游览时对心理上的冲击大大减少。不过转念一想,这又不是动植物园,侍候活物的难度可能太高了点。但是,馆内的盆栽都是假的,多少让人心中耿耿:大钱花了如许之多,缘何要省这仨瓜俩枣?
接着是地壳探密展区。一条曲折的隧道蜿蜒向下伸展,感觉上不停地往地层下面走。历经了火山暴发,地震等自然灾害,感官上的刺激还是令人难忘的。声光电和巨大动力机械的合成运用,给人以强烈地身临其境的感受,技法上非常类似洛杉矶的环球片场。60元的票价实在是非常划算。唯一的缺憾是地震现场的工作人员只有一人,他既要负责疏导游客又要操作机械,如此,在地震发动时,现场没有一个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地震的模拟是通过一个被强大动力机械操控的架空平台的上下左右摇晃来实现的,如果有人翻过栏杆,是有可能掉落数米深的动力设备中去的。以人为本的路是很漫长的。
然后是智慧之光展区。最好玩的是一组机器人跳舞,甚至还演出了一段京剧“三岔口”的武打片段!老实讲,机器人的动作非常生硬,欣赏单个机器人的舞蹈动作,并无多少美感。但是,戴上斗笠,披上舞装,排成阵列,经过人对动作的精心编排,配上背景音乐和背景画面,还真的有点那个意思!中国人的智慧真的没的说。
我最中意的还是设计师摇篮展区。小阿唐也很喜欢,他和机器人下了两盘5子棋,然后找到我,怏怏地说,Robot is super strong! I lost 2 times. 我大笑着带他去射箭。这个游戏的名称是和机器人较量射箭,箭靶在10米开外的墙上,箭头和箭靶后面的墙壁是特殊设计的,射出去的箭可以扎在墙上或靶上,轻易可以拔出以便再次使用。首先是机器人表演,箭箭射中靶心。利用程序上的设计和机械上的调整来达到这种效果,原不足为奇。然后是排在队列中的人类开始上场较量,一时间乱箭飞舞,整面墙上到处插满了羽箭。轮到我时,丁字步,拉开弓,对准靶,屏住呼吸,轻轻释放,居然一箭中靶!哈哈,三发三中,这可是俺平生第一次射箭哪!小阿唐在我后面跳脚大喊,“Dad, you are so great!” 轮到小阿唐,三箭之中居然也有两箭射到墙上,真是虎父无犬子啊!阿嚏!
在自然博物分馆里面,小阿唐尽情地在他喜爱的天文节目部分东窜西跳。其中一个节目是模拟人在太阳系的其它行星上能跳多高,当小阿唐来到木星上面,变成了一个大胖子,只能跳起不到10公分高时,他兴奋地不停地猛跳,试图从木星巨大的引力中摆脱开来。工作人员是一位来自大学的志愿学生,他不断夸奖小阿唐流利的英文。我们一直没有说破英语是小阿唐的母语,以免被人当怪物般地问三问四。回国期间,最大的困惑是不知如何回答诸如你是哪里的人一类的问题,在北京时,只好说是东北人,在外地时,只好说是北京人。甚至有一次带领少爷们在儿童乐园玩耍时,被人询问是否来自老挝缅甸?大概是因为小阿唐们被加州灿烂的阳光晒黑的肤色。
等到最后来到儿童科技园,小阿唐们欢呼雀跃地戏耍去了,我只身来到外面的大厅里休息。大厅的墙壁上装饰着一块块的镀铜铭牌,上面镌刻着自然科学史上的中外名人肖像,著名的科学公式和论断,科技史大事记,古籍的片断,古画等等,制作精美雅致,古色古香,点缀着充满现代气息的科技馆,实在是匠心独运,美不胜收。
正痴迷之间,闭馆的时间到了。一行人往外走的时候,小阿唐们嚷嚷着没有玩够,明天还要再来。我心中苦笑,下一次再来的时候,可能是好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阿唐强烈建议,去上海的朋友们,请你一定要去科技馆一游,而且请你一定要用一整天的时间来消磨在这其间。不然,你一定会后悔的。
拽着依依不舍的小鬼头们出了科技馆,驱车赶往浦西。妻弟和朋友在商量着要去什么地方吃饭,最后的结论是带我们去朱家角吃农家菜。我们对上海是两眼一抹黑,毫无概念,于是客随主便,听从安排。
上海的交通实在是不敢恭维,堵车非常严重,尤其是连接浦东浦西的桥梁和隧道,大约7点半时,才杀到上海的西郊,近8点才赶到朱家角,距离著名的水乡旅游景点--周庄已经不远了。早知道如此,我们说什么也不会同意跑到这么大老远来吃这一顿饭的。
劳累一天的孩子们,早就在车上睡的烂泥一般,抱小携大,走上三楼的雅间。
虽然号称是农家菜馆,店内的装璜却是极为艺术。店的前门脸是中国古典风格的画栋雕梁,店的内墙墙纸是一个一个大大的浅色汉字背景,龙飞凤舞,透着一股淡雅的气息。
不一时,菜肴端了上来,美味绝伦,其中的两款甚是难得,一是鸭舌,一是王八。鸭舌一共是8条,但愿那8只鸭子是宰杀之后才割下舌头的,阿弥陀佛。王八是6个,比人的巴掌小一点,整只地烹调好了,摆在盘子上面端了上来。
我不反对吃甲鱼,但是如此完整地食法,还是令人惊心动魄,咬咬牙,闭着眼睛吃了下去。阿唐太根本就没有动她的那一份,小阿唐们还蜷缩在椅子里面睡觉,事后也没有敢告诉他们,那可是忍者神龟啊。
图1 机翼下的上海浦东
图2 鱼鲜市场

图3 早点

图4 垂涎欲滴的烧饼

图5 摊煎饼

图6 摊煎饼的MM

图7 街道上方的旗幡招展

图8 金碧辉煌与破败低矮比肩而立
图9 桂林公园正门

图10 上海科技馆后庭

图11 上海科技馆外墙上的清洁工

图12 上海科技馆的儿童科技园

图13 上海科技馆内墙上的装饰铭牌

图14 上海徐汇区求知小学

图15 求知小学的塑胶跑道

图16 求知小学的铭牌

图17 彩带飘扬的房地产展销会

图18 街头的ATM

图19 自行车 parking lot
图20 双层巴士

图21 上海街头的交通协管员

图22 小区警卫
图23 远眺漕河泾旁的建筑工地1

图24 远眺漕河泾旁的建筑工地2
图25 远眺漕河泾旁的建筑工地3
图26 恬静淡雅的漕河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