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Dome攻略(图文) 4:45AM,起床,洗漱一番,吃了一个甜圈,把行李装上车之后,退了房间,匆匆上路。 驶出Yosemite View Lodge的大门,时针刚刚指向5:15AM,天光迷蒙,东方略略泛起淡淡的鱼肚白。140沿着山谷蜿蜒向东,河谷的上空弥漫着朦朦胧胧的晨雾,随着海拔的升高,渐行渐淡。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上,只有俺们一辆车行驶,车灯划破晨雾,恍若大海上的独行木舟,很爽的心情。 昨天下午,同伴鼓动俺做了一个Cathedral Lake往返7英里远足。今年加州雨水充沛,5月份的硅谷还下了两场雨,Yosemite一带山区也是积雪盈尺。一路之上,近半数的Trail为厚厚的积雪所覆盖,俺们只能依赖前人留下的脚印寻找路径。去程迷了一次路,回程又迷了一次路,而且是在同一个区域,实在是邪门的紧!俺们只好如林海雪原中的孙达德那般,在浓密的红杉林间,踏着厚厚的积雪,撩开长腿,沿着山坡横切。如果运气不好,一脚踏进雪洞,喀嚓一下就陷进去了,一直能没过膝盖。迷了两次路不说,在雪地跋涉了4个半小时之后,好不容易回到停放在120路旁的汽车时,却发现因为忘记关车灯,蓄电池没电了,打不着火了!只好站在路边截车,运气不错,截停的第二辆汽车就携带有驳接电缆线,总算把车发动起来。 Cathedral Lake的景致极有特色,四周是林立的绝壁,湖畔是水网纵横的沼泽,俺们费了很大的力气,方才绕到了湖边。6月的Cathedral Lake,风雪弥漫,冷风刺骨,俺们仅仅驻足了不到5分钟,就匆匆撤退了。高海拔山区的气候非常怪诞,短短3.5英里的路程上,蓝天多云和狂风大雪交替出现。一直到现在,俺也没有弄清楚,到底是局部小气候的缘故,还是高山气候多变的缘故。 Fairview Dome 未名Dome旁的沼泽 湖畔沼泽 6月结冰的湖面 此次的Cathedral Lake的收获有两个,一是,前往湖畔的一段路是在沼泽里面穿行,很多地段踩在脚下软软乎乎地,似乎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了,当年红军过草地,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二是,在从120前往140的途中,一束晚霞从天际的云缝投射在远处的Half Dome上,雨雾蒸腾之间,霞光漫射中,一壁绝立,当时俺们都被震住了! 雨后初晴 云雾蒸腾Half Dome 蓬莱仙境 言归正传,回到今日的攻略话题。 5:50AM,抵达Curry Village的停车场(A点)。俺在第一时间冲到WC,痛快淋漓了一番。出来的时候,外面居然排了好长的一支等待如厕的队伍,暗自庆幸早起的鸟儿有食吃,早起的人儿有坑蹲。 6:00AM,背上行囊,继续上路。俺的背包中,携带了矿泉水3瓶能量水3瓶,同伴少背一瓶水,但是多背了6罐酸奶。反正丫是牲口级别的,能者多劳吧,再说,谁让爬Half Dome是丫的主意,嘿嘿。 路线图 路牌 6:15AM,抵达山脚下Half Dome Trail的起点B。从这里开始,前往终点Half Dome的距离是单程8.2英里,往返16.4英里,一般人都是把这里计算为攀登的起点,包括公园的手册。按照公园方面的建议,Half Dome Trail全程约需10~12小时,是所有Trail中难度最高的一条。去年,同伴花费了12小时完成全程,今天看看俺们的记录如何。 开始的一段路是沥青路面,坡度不很大,轮椅也能上来。跨过一座木桥之后,步道分成两岔,东边叫Mist Trail,西边叫John Muir Trail。俺们选择了东边,一来近一英里多,二来景色好些。 Mist Trail沿着山谷在Vernal Fall与Nevada Fall下面和旁边穿行。顾名思义,这条小路平日因为瀑布溅起的水雾,变得很潮湿。今年的冬雪很大,再加上6月初是融雪季节,瀑布的水量是一年之中最大的时刻,隔着一个山崖就能听见轰鸣的水声,转过山口,远远地望见一根硕大的水柱悬挂在峭壁上面,这就是Vernal Fall。这个瀑布不是很高,但是分布的很宽广,河水从高空跌落下来,狠狠地砸进下面的深潭中,翻滚着朝下游倾泻下去。Vernal Fall所在的峡谷既高且狭,收缩成为窄窄一线。步道就位于山涧旁边的半山腰上,很窄,而且很陡峭,一个石阶接着一个石阶。好在险峻的地段,外侧加持了栏杆扶手,所以走起来除了累人之外,危险度不高。 上山的游客已经不少了,大部分是年轻人。亚裔不多,尤其是中年以上,零星儿几个也是韩国人,大老韩的确生猛。大家在步道上排成一线,慢慢往上走,遇到异常狭窄的地段,上行和下行的双方,需要其中一方站在路边避让。自从看到瀑布,水雾就飘洒在身上,随着慢慢接近瀑布,就像下起了小雨,很快衣服就被打湿。最糟糕的是,相机的镜头很快就被打湿,所有的照片都被加上一层水雾特技,而且缺乏色彩层次感。俺不知道其他人show出来的瀑布照片为何如此的美轮美奂,反正俺照的很难看。 上到Vernal Fall的顶部,很多游客就止步不前了。如果从浅尝辄止的旅游菜鸟角度,这里是一个很不错的折返点。 真的是“湿路”! Vernal Fall旁边峭壁上的小路 Vernal Fall Vernal Fall下的“潮湿路” Trail继续沿着小溪上行,很快就抵达Nevada Fall的底部,但是距离瀑布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从这个角度,很难体会出多少壮伟的美感。有人说,如果沿John Muir Trail上行,能够从正面观赏到Nevada Fall的全貌。这个说法没有经过俺的验证,因为返程俺们也是沿着原路走的。 Liberty Cap下的桥 Liberty Cap Nevada Fall Nevada Fall旁的小路 7:35AM,经过1小时20分钟的攀登,俺们登上了Nevada Fall的顶部,行程3.4英里,登高约2千呎。这是攻略Half Dome的第一阶段,一路上坡,坡度陡峭。 Nevada Fall的上下游都是Merced河,因此,从水量大小的角度衡量,Vernal Fall与Nevada Fall是Yosemite最大的瀑布。 Nevada瀑布上空的峡谷 沿着Merced河畔上行,路程极为平缓。天空湛蓝,俺们溜溜达达地走的很写意。在河畔休息了10分钟,顺便将6罐酸奶一扫而光。 瀑布上游 Little Yosemite Valley 北望Half Dome 8:10AM,过了Little Yosemite Valley不久,Trail沿着红杉密布的山坡盘旋而上,总的趋势是偏左转。前往Half Dome的Trail近似于绕了一个大圆,在水平地图上,最后的终点又转回到接近起点的位置,只是,只是海拔高出近5000呎!因此,从Yosemite Valley的角度看过去,Half Dome拔地而起,实在是因为在很短的距离内,海拔陡升的缘故。 9:10AM,终于走出了阴天蔽日的密林。踏上山脊,意外地发现,不知不觉之间,密云布满了天空。预报说今天有40%的降雨机会,居然准确不爽。 山脊的路程又一次转为平坦,因此从体力消耗的角度,Half Dome攻略还是很有节奏感的。 很快,Half Dome巨大的身躯就从山脊的远端展露出来。从这个角度看过去,Half Dome变得很不起眼,瘦瘦小小,小窝头似的。山者,远看近爬矣。 小荷才露尖尖角--Half Dome从馒头山后探出头来 Mount Clark 9:20AM,一座馒头状石质山峰横在路上,隐隐绰绰地能看见小蚂蚁般地登山者沿着往复盘旋的山径在往上爬。馒头山上零星地分布着一些针叶林,除此之外,就是大片光滑地裸露石片,整个山峰可以说是一整块石头,前人在约45度的石壁上开凿一条很粗糙地阶梯小径。这一段路程是整个路程中第一个吓人的地段,好几个人都是四肢着地爬上去的。 馒头山与Half Dome 攀登馒头山 馒头山上台阶 攀登馒头山的人们 9:45AM,终于爬上了馒头山,Half Dome毫无预兆地突然出现在眼前,说不上有多么高大,但是有两个地方震撼人心,一是悬挂在正面绝壁上的人链,二是两侧刀削般直立的峭壁,下面就是根本见不到底的深渊。 馒头山与Half Dome之间是一个窄窄的马鞍形的山脊,两侧还是深渊。站在山顶,远望200米开外的人链,感觉上是直上直下般地恐怖。俺绝对相信,有人千辛万苦地爬到悬梯前,掉头下山,放弃登顶。 站在馒头山上,浓雾即将笼罩Tenaya峡谷 馒头山上小憩 刀切般的山脊 Half Dome北侧 Half Dome全貌 Half Dome南侧 悬梯上的人链 准备好了吗,年轻人? 休息了10分钟,俺们走到悬梯的底部准备最后的登顶。很多人在成功登顶之后,留下自己的手套给后人使用,同伴从中选了一副合适的带上,俺携带了一副俺家娘子做garden的手套,取其小巧灵活之长处。 站在这个位置,抬头仰望悬梯,感觉上不像从远处看着那么吓人,坡度似乎也不很大,45度的样子,俺毫不犹豫地抓着铁链开始攀爬。铁链分为两根,构成一个宽约3呎的通行甬道,其上端固定在石壁上的,穿过一根根竖立的钢筋立柱的上端,与石壁保持约3英尺的距离。上下相邻的两根立柱的距离大约是2米左右,石壁上凿了洞,立柱就插在洞里面。左右相邻的两根立柱之间,连接着一块窄窄的木板,做为登山者踏脚之用。到了冬季,立柱和木板将被拆除,否则积雪会腐蚀铁链和钢柱。这个时候,铁链就会伏贴在石壁的表面,这也是攀登Half Dome最危险的时刻。据同伴介绍,曾有一位东湾女子因此坠崖身亡。 长话短说,最初的几米很轻松,45度的坡度,人能够站立在石壁上,利用腿部的力量上攀。很快,坡度增加到了60度左右,双手拽着铁链,站立在石壁上,人的身体无法保持90度角垂直,而是有些外仰,腿部的力量派不上多少用场,主要是要依赖手臂的力量把人往上拽。俺采用了毛毛虫运动方式:双脚在岩面上站稳后,双手虚握铁链,丄移至合适位置握紧,发力上拽,移动双脚上行,站稳后再次移动双手。当然了,俺这人比较耸,胆略不够强大,因此不得不采用这种笨拙的攀爬方式。这里,小老儿亟待诸位看官中,有运动大家指点一二,是否有更好的攀爬方式存在。 这条通天铁索的长度大约在150~200米,其中三处非常险峻。一处是在铁链交接处。铁链一共是三级,每一级的上端都是固定在岩壁上,攀爬至此,需要将手从渐渐接近岩壁的下方铁链切换到上方铁链,过程要快,以免脚下受力过大而打滑。另外两处则是在岩层的切换位置。Half Dome粗看起来是一整块石头,仔细端详,其实是一层一层的片状石头叠加而成,类似台阶状结构,当然了,台阶很大,上下级之间有二三十米的尺度,而且是反向台阶,一呎宽的台阶面是朝下的,因此,上下台阶之间的两个落脚位置,其角度甚至大于90度,完全要靠双臂的力量把整个人拽上去。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难点:一是穿越立柱,二是上下行的避让。在铁索穿过立柱的位置,手要松开立柱下方的铁索,绕开立柱去抓上方的铁索,这个过程要快,如果太慢了,身体会发生后仰,而且要左右手前后错开穿越。上行与下行交错的时候,如果对面来的是一个生猛的家伙,俺一般是蹲在右边立柱上的木板上,双手紧握头顶的铁索,等待对方从另外一侧通过;如果对面抢先停下等待,俺只好硬着头皮,拽着一根铁索通过。一般来说,上行让下行,因为下行比上行容易。 因为俺们的行程较早,攀登Half Dome的人还不是很多,铁索上的人链还不是很密集,一路之上,速度不慢。大约在15分钟之后,俺感觉到双臂酸麻,力有不逮。大概是因为俺家娘子的手套防滑性能平平,俺必须用力紧握方能抓紧铁索,体力因此消耗过大的缘故。那一时刻,心里真的有些惶恐,因为不知道接下来的路程还有多远,坡度还有多陡。人最大的恐惧,就是对于未知世界的茫然。好在最后1/4的路程,坡度转缓,得以顺利度过难关。 其间,在避让下行的时候,俺顺手用挂在胸前的相机照了几张相。现在看起来,坡度在45~50度之间。不过,俺可以负责任的讲,这几张照片绝对不是最陡的地方拍摄的,因为那个时候俺已经自顾不暇,根本就没有敢照相。 悬梯底部仰望。这个角度看上去,还不是很吓人。 终于爬上了悬梯 悬梯上 10:25AM,成功登顶。那一瞬间,居然有死里逃生的感觉。 Half Dome的顶部是一个巨大的马鞍形地貌,其面积远远超过想像,大概有两个足球场大小。俺粗粗测算了一下,上面有游人两三百人,星星点点地,还是显得很空旷。 Half Dome三面凌空,北侧是Yosemite Valley,南侧是Little Yosemite Valley,西侧是Glacier Point,这个全园最佳的观景台,现在却是矮矮地爬伏在角落上,毫不起眼。北侧的边缘,有一个鹰嘴地貌,巨石伸展出去,下部悬空,一些年轻人慢慢地爬上去,战战兢兢地站在石头的边缘,做绝壁凌风潇洒状留影。4千多呎的高空啊,年轻人的胆略还是很让人佩服的。倒退十几年,俺大概也会爬上去得瑟一把,到了如今这把年纪,压根儿就没起那个念头,呵呵。 黑的云,白的雾,已经不知不觉地点缀在Half Dome周遭的山峰与深谷,宛如一轴重彩的泼墨山水写意图,其意境与晴空万里雪山白云相比,又是不同。 最神奇的是,置身于Half Dome的顶峰,居然手机有信号!忙不迭地给家中的三老四少报个平安,让他们也分享分享俺们成功登顶的愉悦。 Half Dome上小憩 居然有人穿着筒裙就爬上来了! 悬崖边缘上的闲情逸致 鹰嘴上的二勇士 远眺Glacier Point 深邃的Yosemite Valley 站在Half Dome的西侧边缘,回望鹰嘴。 Half Dome顶部全貌 10:50AM,在山顶逗留了25分钟后,俺们开始下山。此时,游客渐多,铁索上的人链明显密集起来,等待避让的时间增多。甚至还有人因为害怕,停在半路上不敢动,以至于阻塞了整条道路,因此很有些大胆之徒,居然行走在铁索的外侧,绕过这些交通瓶颈。 比较而言,下行要容易很多。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面朝山下的方式下行,双手和双脚在身前,形成两个支点,起到支撑和刹车的作用,利用身体的重力,自然下行,整个过程基本上不需要费什么力气。 上行的时候,俺一直没有敢往山下看,生怕看完了,心里一慌,一麻爪掉下去。下行的时候,不得不往山下看。其实,真的看到了,也没有什么不妥,反倒是心里安定了许多。 走走停停,其间有人落下一个水瓶,那个半空的塑料水瓶乒乒乓乓地往下掉。当时俺还猜想,连接在馒头山与Half Dome顶峰之间的那道窄窄的马鞍形山梁,能不能接住这个瓶子。没有接住,瓶子滑过山脊,继续向山下跌落,一路之上,不停地制造出乒乓的声响,渐远渐弱。。。这一坠落过程有多长,3分钟还是5分钟?不知道,反正感觉上极为漫长。如果有人从铁索上坠落,大概过程也是同样如此。 准备下铁索了,一不小心,就会融化在白云里。。。 堵在半截道上的偷拍 最后回望铁索 回程的路,相对轻松。除开下山节省体力的因素之外,主要还是心理上放松。一路逶迤而下,迎面而来的,则是气喘吁吁的上行者。登顶的愉悦与攀爬的艰辛,在上行与下行的两股人流的脸上,一览无遗地展露出来。 登山者以年轻人为主,其中又以白人居多。忝居北美十几年,从来就没有在同一个时间点同一个空间位置,见过如此众多的年轻白MM,真格是要条有条,要盘有盘,于是一路之上,大饱眼福不提。 15:00PM,返回起点。上山,6:15~10:25,4小时10分钟;下山,10:50~15:00,正好也是4小时10分钟。如果从停车场计算,加上顶峰的滞留时间和一路上的休息时间,6:00~15:10,全部的时间是9小时10分钟,至少是破了同伴的12小时记录。 至此,Half Dome攻略告成。下一个目标,将是7月中旬的Mt. Whitney攻略,祝福俺们吧。 回家路上--580旁边的风力发电装置(同伴所摄,特为剧团奉上)。 视频:Half Dome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