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南欧纪行(6)死寂的佛罗伦萨,喧嚣的比萨
游轮的第三站,本旅行团的第二站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一大早,大队人马下了船,在码头上唱名集合,然后眼巴巴地企盼旅游大巴的到来,足足等了近半个小时后,预订的大巴方才姗姗来迟,意大利人散漫的时间观念,果然名不虚传。
黑头发的司机兼导游是个帅哥儿,一边开车一边胡侃,英语水平相当的不错。丫的甚至忙里偷闲,半真半假地与一位女团友开玩笑,问人家是否结婚?拉丁男人的似火热情,真的不是盖的。
在意大利西部的原野上奔驶了大约1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大巴抵达佛罗伦萨。车子停在半山腰上的一个广场,回家后查资料方知唤作什么“米开朗基罗广场”,是观赏佛罗伦萨全景的最佳位置。在欧洲历史上,这米开朗基罗的名气十分之大,著名的“大卫雕像”就是出自其手笔。从欧陆游历回家之后,方才知道俺家旁边的一条大街就是以米开朗基罗命名的,只是当初见到Michelangelo那几个英文单词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将之与米开朗基罗联系在一起。英文烂仅仅是原因之一,最主要的是,俺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世界历史的根底都是当年在国内打下的,出国后如果不是刻意追求,很难有机会再从英文的角度重塑一遍。
广场的一角,摆着一个大卫雕像,后来在城里的市政厅广场又看见一个,这些当然都是拷贝的赝品,真品据说放在佛罗伦萨学院中一个什么地方保护起来了。
站在广场上望下去,眼前是一个宽阔平坦的山谷,阿尔诺河横贯谷底,河的两岸是一片高高低低的中古建筑,这就是佛罗伦萨--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祥地。
老实说,非常壮观,完完全全地一座中世纪古城,视野中甚至找不到哪怕一座现代建筑。难道说,几百年来这帮黑头发的意大利人就不曾盖过一座新楼?
俯瞰过佛罗伦萨全城之后,大巴拉载吾等一干人众下山,停在了河边的N个桥头中的一个。一大帮人下车,开始了佛罗伦萨古城的步行之旅。记忆之中的路径是,圣三一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市政厅广场,韦基奥桥和皮蒂宫。
与尼斯相比,佛罗伦萨的街道还是要宽上一些,当然,同样也是弯来拐去的鸡肠路,没有一条街道能够一眼望到头。欧洲的古城街道基本上都是这种格调,鲜有笔直宽广的大道,此次欧洲之旅,只有巴黎的若干街道是横平竖直的棋盘大道。这一现象据说是海权国家与陆权国家差异的标志之一,在大陆上称王称霸的国度,一般而言,其国都与大城的街道都是直的多一些。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古代中国,哪怕是一个县级小城,也是两条大街,纵横南北,中间的交叉点是一个钟鼓楼,四个端点则是城门。
佛罗伦萨的街景其实很适合远观,真的走进这座古城,感觉上就会变得很怪异。城内规模宏大的建筑,都是与宗教有关的教堂和钟楼,其尺寸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走近之后,一定要仰着头地左顾右盼,如此方能勉强地一览全貌。而佛罗伦萨的街道也实在是够窄够弯,两侧的中古民宅也经常是几层楼高,走在街上,时常有一种坐井观天的闭塞感觉,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下一个地标还有多远,转过街角,突然之间,那教堂那钟楼一下子矗立在自己的眼前,突兀得吓人一跳。
尼斯的小巷,有花店有食馆有礼品店,充满着人情味道的温馨;佛罗伦萨的小街,则是渺无人迹的一片死寂,除开游客,不仅没有行人,甚至也没有多少店铺,走在其中,鬼城似的古怪。相反,如果走到一个游客众多的景点,譬如说圣母百花大教堂和阿尔诺河上的著名“房桥”--韦基奥桥,唔央唔央地满街都是人,这其中有游客,也有在街边摆摊的意大利人。似乎整个佛罗伦萨市民的日常生活就是围绕着旅游打转转。
佛罗伦萨的景点中,最为著名的是圣母百花大教堂,两个特点不得不提,一个是大,一个是颜色的搭配很有新意,是用绿白红三种颜色的大理石镶嵌而成。仅此而已,谈不上多少美感。相反,后来游历罗马时,对于梵蒂冈大教堂则印象深刻,其前广场足够宽广,游人在进入教堂之前,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观赏建筑的全貌,壮阔的美感得以充分展现。
成群结队的游客在圣母百花大教堂前排成长队,在细雨纷飞中等待入内参观,队伍排出了有一条街远。教堂内有几幅极为著名的壁画作品,却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机会入内一观。

佛罗伦萨全景远眺(团友zj摄影)

佛罗伦萨远眺(团友老包摄影)

圣三一教堂(团友dw摄影)

裸体的大卫(团友老包摄影)

阿尔诺河(团友老包摄影)

韦基奥桥(团友ew摄影)

韦基奥桥近景(团友老包摄影)

向日葵面具(团友ew摄影)

佛罗伦萨小街(团友dw摄影)

圣母百花大教堂(团友dw摄影)

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 (团友老包摄影)

圣母百花大教堂局部(团友千年老二摄影)
在佛罗伦萨前后逗留了近3个小时,典型的蜻蜓点水形式的走马观花游历。记得黑人肥皂剧“考斯比一家”中,考斯比的小儿子有一次参加了游欧洲的旅行团,回家后抱怨说,行程安排的太过紧凑,上车就睡觉,下车就照相,然后对着比萨斜塔惊呼两声:哦,它真的是斜的!然后转身上车接着睡觉。
俺们在从佛罗伦萨回程的途中,顺路拜访了一下比萨斜塔,行程也是很紧凑,只有短短的一个钟头的参观时间。
据说是出于保护这座千年古塔的目的,游客停车场设在半英里之外,所有的游客都要在此下车,花费一个欧元乘坐旅游巴士前往参观。
下车伊始,一大群黑人兄弟把俺们一行人前后左右地围住,手里举着,嘴里喊着:便宜!便宜!一个两块!两个三块!这不是俺的翻译,是黑人兄弟的原装汉语叫卖,而且字正腔圆,阳平阴仄地一点儿都不含糊!卖的东西,无非是太阳眼镜,贝壳手链和一些廉价的纪念物品。
好不容易冲出了黑人小贩的包围圈,走进了前往斜塔的长长甬道,却又一次陷入了小摊贩的天罗地网,走道的两侧全是密密麻麻的露天摊商,贩卖的物品与外面的黑人小贩相差无几,唯一的不同就是没有上前纠缠。穿行在摊贩之间,听着他们用英语和其它不知什么语言在长声叫卖,实在是有一种回到中国的时空倒错感,而且比中国景点的小摊还要凌乱!那一刻,俺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洋洋自得,呵呵。
甬道的尽头,就是进入斜塔景区的大门,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实在想不明白这一个小时的时间怎么会够?!
站在比萨斜塔前的草坪上,匆匆忙忙地给家人留影纪念。盘桓片刻,便到了打道回府的时间了。忙里偷闲,忍不住发一声感慨:800多年前的一个选址错误,却造就了它千年不朽的名望,正所谓“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奇妙。
等候回程巴士的游客人山人海,而且也没有什么队伍,意大利似乎就是欧洲的第三世界,嘈杂喧闹中透着些许散淡悠闲。俺们最后决意步行回停车场,前后也就花费了十来分钟的时间,显然要比坐巴士来的快一些。
走回停车场,俺又一次被黑人小贩拦下,没奈何,花费5个欧元买下了他手中叫价10欧元的太阳眼镜,因为俺的眼镜刚刚坏掉。当然,现在说这些还是没有什么用了,几天以后,西班牙人就把这个来自意大利比萨的太阳眼镜偷走了,呵呵。

比萨斜塔(团友老包摄影)

比萨斜塔全景(团友dw摄影)

比萨斜塔上的游客(团友千年老二摄影)

比萨斜塔下的黑人小贩(团友千年老二摄影)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relicc |
|
留言时间:2011-05-02 14:05:09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