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领导的级别还不够设专职的秘书,我们单位也没有秘书科,我记得当时只有两个科,一个叫综合科,一个叫调研科。
综合科和调研科的业务分工也不十分明确,反正都是为领导服务,工作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大家也都不分彼此。
写材料有很多事要做,需要两个科的全体干部分工合作,但最终得有一个主笔来统稿,我就是主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敢说我是领导的秘书。其实组织部给我任命的正式职务是调研科副科长。
写材料之前,领导会把我们几个人叫到一起开个短会,叫做“碰材料”。
“碰材料”要解决材料怎么写,由谁主笔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之后,领导还要对非主笔的其它人进行分工。
分工有两大类,一类是留在办公室搞内勤,协助处理文字工作,另一类是离开办公室跑外勤,向下属单位调取写材料要用的最新数据和典型事例。
先说说内勤的工作。那时候还没有电脑,中文打字机还是手工的,每一个打字机都配有一个铅字盘,每打一个字,都要打字员睁大眼睛在字盘表中找字,找到了,敲一个键,打字机的机械装置就将盘中的铅字抓起来砸在蜡纸上。
在那个年代,很多生僻字还不能用,因为写材料的秘书即使用了,打字员也打不出来,字库里没有对应的铅字,当某些字库里没有的生僻字非用不可的时候,就只好刻钢板,把蜡纸放在钢板上,用铁针笔手工写。
打好字的蜡纸还要校对,发现错漏,修改也非常麻烦,要用小毛笔沾上蜡油抹在蜡纸上有错字的地方,等蜡油干了之后,再将蜡纸插进打印机重打。
蜡纸打好了还要油印,油印是用滾筒糊上油墨手推,印一张推一张。印好的初稿才能送给领导审阅,领导是不会在秘书的手稿上审阅或修改的。
内勤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我写好一页,就有专人专程送去打字室打印(市委及政府大院内有通宵值班的打字员),写一页送一页,我写完了,打字员也打完了,打好了之后要校对,校对之后要修改,等材料印好,通常天也快亮了,这时候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会情不自禁的笑起来,因为我们一个个手上满是油渍,有不小心的,油墨还弄到脸上去了。
油墨是很难洗干净的,洗不干净干脆就不洗。因为等会儿领导上班了,还要来审阅材料的初稿,到时候领导肯定还要改,领导改了还得重新打印,所以洗了也没用,洗了还会弄髒手和脸,还不如不洗。
跑外勤的更辛苦,白天下属单位有人上班还好说,如果下了班,给下属单位打电话没有人接,就得跑到下属单位相关人员的家里去要。如果他们的数据不在家里,就又要一起回到下属单位的办公室去取。数据及典型事例要回来了,送到办公室来交给我,由我来做技术处理。
我写材料,是从来不等数据的,因为时间来不及,写的时候预先留有空格,等数据回来了,就直接填到预留的空格里去。数据跑不回来就自己拍脑壳编,反正形势肯定是一年比一年好,正面指标年年增长,环比或同比,增幅还不能低;负面指标则相反,年年减少,环比或同比,降幅也同样不能低。如果下属单位报送的数据和典型事例与本材料的中心思想和领导的意图不合,我就会弃之不用或直接将数据给改喽。
有人会问了,既然你可以编数据或改数据,那为何还要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朝下属单位要数据呢,你自己直接编好了。
是的,我每回写材料或多或少都要编数据,但我们还是要朝下属单位要数据,道理何在?明天再接着讲。
|